第134章 134 段之缙春耕之前回……(1/2)
第134章 134 段之缙春耕之前回……
段之缙春耕之前回到了南诏总督衙门, 看着家里的段一撮顿觉这只十五斤重的肥猫也小巧玲珑了起来。
而且它还能干得很,比娇娇那只胆小的猫儿伶俐许多。
而沈白苹也已经得到了章明夫人的封号,她这些日子都是喜气迎人, 连段诠调皮捣蛋都没有多说几句重话。
诰命夫人的称号往往是家中的男丁有功绩, 女性因而得到的荣誉,而夫人的称号则是因为其本身对朝廷有功, 才能够得到朝廷的恩赐。
除了皇帝的乳母之外, 只有皇太子或者是格外受宠的皇子的乳母得到过, 本朝并没有对一般的官员家眷赐过夫人称号,沈白苹也算是开了先例。
现在的段家虽不敢与那些百年氏族相提并论,但也是朝政说得上号的人家了。
段之缙和沈白苹回到后衙的卧房中, 七岁的锁儿站在父亲跟前背书。
说起来,他既不如柳师爷的那个儿子, 也不如京里的珠珠,不长的诗词背得也有些费劲,不知是因为不太聪明还是平日里不用功的缘故。但在段之缙看来却很好,在京里边滚了一遭, 他才真正明白了那句“惟愿孩儿愚且鲁, 无灾无难到公卿”的份量。
段诠能平平安安地长大即可, 至于功名利禄,他父亲一等公的爵位是早晚的事情, 世袭罔替, 他自己还需要再做些什么呢?
还有俗话说的好, 不怕二代败家,就怕二代创业,他自己不干人事被处置了倒是活该,只是连累了家人怎么办?
因此, 瞧这孩子背书背得磕磕绊绊,倒也不觉得失望,反而叫他出去玩耍。
段之缙从带回来的行李中拿出了一匣子玩具,这都是从京城带来的,皆是母亲精挑细选装进去的。
其中有一个自行虎段之缙觉得很有趣,是用了西洋传来的发条装置,只要一扭老虎的尾巴,它就能自己“哒哒哒”跑起来。
除了自行虎之外,还有其他的自行动物。
段之缙将一整个匣子全都捧给了儿子,吩咐道:“明儿带着去学堂分一分,别自己个吃独食。不是还有那个小柳哥哥吗?多给他拿几个。”
段诠嘿嘿一笑,抱着匣子跑了,段一撮肥大的身子倒是灵巧得很,几个大跳,跟在段诠身后回了小院。
沈白苹似笑非笑地看着他,叫段之缙忽得打了一个寒颤。
“他倒是亲香你了,你倒是好人,我成坏人了。又是送玩具,又是嘘寒问暖。瞧他书背得那个样子,怎么好意思的?”
段之缙讪讪一笑,“何苦去强迫着他呢?只要遵纪守法,不作奸犯科,能当一个傻子,也是一个快乐的傻子。像我们这般,我倒是觉得累得慌。”
沈白苹却道:“你倒是说得好,他现在是个小孩,什么也不知,正是需要人管束的时候。现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等着他日后想要上进,那时候底子已经很薄了,跟也跟不上,岂不是耽误了他?若是他什么东西都懂了,待人接物也明白了,经过深思熟虑,仍然是不想走这条道。那随便他,反正已经有了一等功的爵位。”
段之缙叹服:“是,是,你说的极对,是我想差了。那我现在去把他抓回来?”
沈白苹又瞪他一眼,“你真是吃了吐,吐了吃。都叫人跑了,还去为难他做什么?等着明天再说吧,你也回来了,给他好好的立立规矩……”
两个人絮絮叨叨说了些教育孩子的事情,这才安生地睡下了。
既然已经回到了南诏总督衙门,现在段之缙最主要的事情就是指挥。
汉地摊丁入亩的事情已经基本上完成,夷地摊丁入亩的政务也该趁热开展下去。
这是汉、夷的情况不同,有些事情得因地制宜才好。
夷民们普遍比汉人贫困,生活环境也更为恶劣,他们土地若要摊丁入亩,不能征派太多的银子。而且刚刚臣服的土司也应该怀柔安抚,不能一开始就抠一大批银子出来。
因而这一笔钱收得极低,起征点也设得更高。
期间并非没有土司降而后叛的,只是秋后的蚂蚱不成气候,很快就被平息了下去,也没有牵连太多人。
段之缙对吴家的承诺也有好好安排着实行下去,他们家新任的县令都集中在岺州一带,人生地不熟,和本地的土著相互猜忌,又相互配合,朝廷在其中调解,达到了最难得的平衡状态。
两省的治安前所未有得好,只要能够一直保持此种状态,汉人和夷族相互同化之后,哪还有汉夷之分,华夷之辩?
至于穹迦高地上,朝廷已经派了大臣监管,在小活佛回到高地之前,由朝廷全权掌控这片土地,兴建佛寺,传播佛教,清缴扰乱人心的邪说异端。
既然西南的事情已经完成,方叙墨、苏橙二人也该回京去,苏奋也已经接到了朝廷的调令,军队重新由段之缙、向古全权掌控,而他回京中述职,皇帝会给他重新安排差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