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127 县令看着底下的几个刁民牙……(2/2)
如果把这些稻子都移回南诏现在的总督衙门,怕是要死一大半。
琢磨一番,段之缙最终决定先在当地种一波,而后将水稻种子带回去。
打定主意,他一个鹞子翻身又趿拉着布鞋出门,本想叫王章和他一起,但看看外室里王章都睡得打呼,可见是累坏了,于是自己出门,把县令的房门敲得砰砰响。
县令从床上起来,烦躁地搓揉两下头发,大声喝道:“若不是着急的事儿我非扒了你的皮!”
他本以为是自己的随从,结果开门一看是总督,穿着中衣就跑了过来,朝着他笑眯眯道:“打扰你睡觉了?真是对不住,但本督实在是有急事吩咐。”
县令赶紧让开叫他进去,自己慌慌张张地找衣服穿。
段之缙道:“明天去外边找个有经验的老农来,给我的稻子授授粉。还有审讯的事情,你也知道事关本督生死大事,本督决定亲自审讯,明儿给我预备个椅子。”
“下官记住了,部堂可还有什么吩咐?”
“其他的事情倒没有了,不过我对着那个夫杀妻的案子好奇得紧,跟我说说是个什么案子吧。”
县令对此印象深刻,不光是县里几年也出不了一起凶杀案的原因,也是因为那男人的嘴硬得很,就是不吐供词,一声声全叫冤枉。
“嗐,就是他杀了自己的媳妇还不承认。”
“可有人证和物证?”
“部堂把下官想得太坏了,若没有人证物证下官也不敢那样用刑啊!凶器是在他家猪圈里找到的,他的邻居出来作证,说是听到了小两口打骂的声音。本来这案子是不用处决的,但他母亲因为儿子杀儿媳上吊死了,这才问成了死罪。”
段之缙了悟,原来除了杀妻,还有不孝的罪名在,不过这凶器和所谓的人证这样不充分,如何能上刑?
“你怎知那凶器是他埋的,邻居说的是真话?”
县令笑答:“这人是个屠户,凶器又是杀猪刀,仵作验尸后说死者为一击毙命,这一刀正正好好捅在了心脏上。大人有所不知,那杀猪刀又大又厚,他媳妇又瘦又小,一刀下去肋骨裂了两根,别说是女子了,就是一般力气小的男子都做不到。”
“且因着他家养猪多气味太大,声音太吵,所以住的地方较偏,只东边有一户邻居在,还是一个鳏夫带着独子,那鳏夫瘦得像豆芽菜,能一刀捅死谁?”
“万一是在他处杀了又搬回他家中陷害于他的呢?”
“一具人尸搬来搬去,哪能不发现呢?”
说得有道理,段之缙沉思起来,如果是这样的案情就算今年秋审也得问斩。
只是奇怪了,他都敢杀人怎么又愿意受这么大的苦不招供?
县令也看出来了他是以为自己搞了些冤案出来,搞不好以为自己配合着劣绅土豪宰白鸭了!可自己这点儿操守还是有的,宰白鸭这种断子绝孙的事情他可干不出来。
县令主动开口道:“大人若是有什么疑问大可再审此案,虽说当时知府大人催得急下官办案也有些粗糙,可除了人犯之外,谁也找不出第二个能犯案的人。”
段之缙也知晓当今办案的难处,朝廷要求命案必破,下边的官员审案子便只能找最有可能的凶手,只要是可能性最大又不能翻案,那这就是板上钉钉的真凶了,至于真真假假谁又在乎呢?
能做到这一点,这世上又没有那么多的疑难案件,自然能算得上是清官能臣,可以接受褒奖。
段之缙回道:“这个案子先放一放,先审手头的案子。”他转头往外一瞅,天边擦亮光,于是叮嘱道:“记得给本督找人,本督先回去歇歇,你该办的事儿办起来,一个时辰后我去牢里审案。”
县令把段之缙送出去,黑着脸叫差役找个能给稻子授粉的老农来,又去牢里边布置。
牢里这四个人被吊了半个晚上,现在可老实多了,再没有那副“英勇就义”的嘴脸,县令问两句都颤抖着嘴唇,刚要说话又憋了回去。
这畜牲!
县令本就睡眠不足烦躁得很,若今日无事该好好睡一觉才对,若是全天守在这里非得昏厥过去,厉声喝道:“给他们的凳子撤了!”
青年壮小伙,一百四、五十斤的体格,看着都不是家里太穷的样子,要是撤了凳子全身的重量就全压在两根腕子上了。
就在牢头上去撤凳子的时候段之缙打着哈欠来了,“不是说了不让用刑吗?你瞧瞧你又沉不住气。”
县令赶紧把他请到主位上,自己侍立在一边,汇报道:“方才下官问了几次,仍然是一句话不说,但看样子像是松动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