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122 皇帝听着眼睛一眯,“对,……(1/2)
第122章 122 皇帝听着眼睛一眯,“对,……
皇帝听着眼睛一眯, “对,你说得对,他们这种诽谤国政的风气的确该止一止, 很该叫朝臣一块儿看看这封信, 叫他们也明白明白。”
“说起风气一事,纪明与俞石明在四平街争路的事情, 他的侍卫、奴才有没有和你说?”
长乐王赶紧跪下请罪:“一回家就报给臣知晓了, 是臣之过, 没有管教好世子。”
皇帝任他跪着,也实在是气得头昏。
自立朝以来总经五帝,莫说是宗亲世子, 哪怕是皇子也没有敢与尚书在大街上争路的!
何况也不是争路,俞石明的马车早已让开, 这个畜牲还硬是怼着人家撞,再叫人给他让路!
“你那个好世子!大街上那么多人看着!哪一个不是朝堂里叫得上号的?他才十二岁就敢大庭广众之下拔剑,把人家的马夫给杀了!你若不想要世子这个恩典朕就给你撤了!”
因定了降等袭爵的规矩,皇帝一口气废了所有的世子, 此后世子更有一层含义, 为世子者被默认这一代不降等袭爵, 是莫大的恩典。
结果纪明身为宗藩之中唯一的世子竟敢当街杀人,把皇帝的脸面置于何地?
“朕早就说过纪明性子不定不宜册立为世子, 煜儿才是最好的人选, 可你非要给这个畜牲加恩……唉, 叫朕怎么说你。”
他怒了没多长时间,见长乐王在下边抹起了眼泪,绥王也有些受惊地瞪大眼睛,语气又和缓下来, 叫苏橙把绥王抱走,又跟长乐王提议:“这一回给你换成煜儿吧。”
长乐王捧着帕子擦眼泪,求道:“世子到底年幼,千错万错都是臣教导不善的错,望陛下念他是初犯不要废了他,臣将他圈禁在家中定不会再生事端。”
“朕就不明白了!他非嫡非长有什么好的?偏叫你歪了心思地宠爱他!”
长乐王回道:“世子五年前丧了母妃,皇上的恩典将他抱到潜邸抚养,惠慈眷顾一如臣年幼之时。臣母妃为罪臣之女,皇考虽无牵连之意但母妃有愧疚之心,自缢身亡。臣见弃于皇考,若非陛下扶持哪有今日?臣望世子,正如陛下望臣,总不忍心他吃苦受罪……”
先帝嫔妃之事并不如他话中所言,只是事涉先帝他只能避讳一些。
当时外祖获罪、母妃失宠,后宫是倾轧之所日子怎么会好过?当时四哥刚丧了第一子,如今的东宫太后,当时的皇后娘娘伤心欲绝,根本不管后宫之事。
母妃脾气烈,不会茍且偷生,且外祖之罪尚有疑点,她就想以此种方式叫陛下重查案件。
结果她猜错了,她万万想不到一个好面子的皇帝是如何无情。
而一个小孩儿,没了母妃庇佑又如何活得下来?
幸得西宫太后怜惜他,把他养在身边寥作慰藉,也幸得皇考与他还有几分父子亲情在,虽不管不顾,倒也没有刻意作践。
十四岁嫡妃进门,没过两年就染上疾病去世,此后皇考也未管他,十余年未有嫡妃,家中一应事务都是侧妃打理,与他同甘共苦多年,唯留有一子,叫他如何割舍?
此时不断提起往日之事,也是为叫皇帝怜惜。
谁知皇帝冷嗤一声,“朕抚育过的孩子多了,太子也是朕身边长大的,礼王、和王的小哥儿也在宫里养育,他们可都没封世子,朕也从未因情废法。”
“且他在朕跟前也不过一年,煜儿在朕身边足有五年,惠爱眷顾非你的王世子可比,若要这样论,该给煜儿封世子才对。”
长乐王见他不为所动,只低着头不说话,想着实在不行就去求母后,皇帝却觉得没意思起来,到底松了口,“这回儿是马夫也就算了,把他圈禁在家中以示惩戒,倘若再有下次就废了他世子的称号。”
长乐王这才露出了笑模样谢恩,皇帝又问:“一直叫你管着尚书房,方叙墨荐上来的席翺怎么样?能教得了奴奴吗?”
“席翺本就是进士出身,教导奴奴绰绰有余,他还真有两把刷子,上来就给了奴奴下马威,把他前些日子闹出家的事儿好好说了一通,臣瞧着小王爷真是知错了。”
“他的学问也是好的,臣带着小王爷来的时候问了点儿诗书,句句都答在点儿上,比他早启蒙的兄弟也是不差。”
皇帝这才展颜一笑,“那方叙墨此次还算有功。”他吩咐人给方叙墨带些赏赐去,自己从案边的抽屉中取出一个黑漆描金小匣,从其中撚了一颗丹药入口,囫囵吞了。
长乐王担忧道:“陛下用药也太频繁了,总是些对身子不好的东西,少用为妙。”
“西北的阿速勒往穹迦逃窜还没堵住,西南改土归流刚成摊丁入亩又受阻,东南和外夷的贸易、东北开荒的事宜,朝堂上这些事儿不处理完朕怎么睡得着觉?”
“还得管着你们这些不争气的东西,当街杀人的,闹着要出家的,偏爱儿子的……但凡叫朕少操点心,也不至于用这么多丹药。”
长乐王赶紧请罪,皇帝摆摆手叫他退下,出了乾清宫的大门郑楒琅赶紧迎上来,问道:“王爷,陛下可问咱们世子的事情了?”
“能不问吗?这个杀才,造下这么大的业障,他怎么敢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