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083 端王之子(2/2)
段之缙就扶着沈白苹,抱着孩子上马车,马车上沈白苹还笑:“端王的两个儿子好玩得很,那个小的叫我抱着,嫌弃死他哥哥了,还偏偏要和他哥哥在一块儿。只可惜身子弱了些,连下地走动都不愿意,玩了一会儿就要人抱起来。”
段之缙给她捏捏胳膊,把方叙墨的抱怨说了,听得沈白苹啧啧称奇,“许是孩子聪明所以才显得顽皮,你没怎么听见三公子说话,口齿清楚极了,小嘴说起来不停,他应该才两岁吧?”
“的确,今年才两岁。”段之缙看看自己玩累了睡过去的小孩儿,还是觉得这个好,摸摸脸蛋,“太聪明的不好带,锁儿这样的就很好。”
“谁还说不好了吗?”
马车转悠悠地到了紫阳宫,山路前挤满了领粥水的贫民,几口大锅不停地熬煮着,因为粥很厚实,煮粥的人得不停地搅拌,避免糊底。
段之缙指挥着家丁把后边马车的米扛下来,与道长施礼,“道长慈悲,今日盆盂兰节,家人不忍贫者饥馁,且佛道本为一家,愿奉十石白米于三清座前,广济饥寒。也请叫我夫人为贫者舀粥,积累福报。”
道长回礼,“福生无量天尊,善信仁心可昭日月。只是本观受了灵寿郡主的托付,今日只能叫王府派来的人舀粥,为王爷祈福。但居士与夫人有此心即是积累福报。”
夫妻二人也无法,将生米放下,回到家中。
第二日照常去内阁当差,头一天便又是他值班,熬了一宿,第三日还多呆了一会儿,帮刘中堂核对了西南土司的事情才散班回到家中,琼香急忙禀报道:“二爷,方大人来了,正在堂中等候。”
段之缙惊讶,“他来做什么?”
“奴才也不知,方大人还带着两个小孩儿。”
段之缙顿感不妙,去了正堂一见,果然是王爷的那对双胞胎。
方叙墨幸灾乐祸地迎上来,笑道:“段大人好忙啊,怎么如今才散班?”
段之缙还没答话,明灯就跑上来拽他的袖子,“段大人,锁儿弟弟在哪里?连科猫在哪里?我想和他们玩。”小孩子缠人,拽着段之缙的袖子摇摇晃晃,叫人喜欢得心肝疼,只好叫丫头领着明灯去,奴奴还是那个样子,一见他哥要走就吵着下来,被哥哥牵着去了后院。
两个孩子走了,段之缙亲手给方叙墨倒上了水,警惕地问:“你带着这两个宝贝疙瘩作甚?郡主如何舍得叫你带出来?”
方叙墨一笑:“你不是说我有福气吗?现在这福气轮到你了!前日明灯回家后睡了一会儿,非要来你这儿玩,他姐姐怎么劝都不好使,回去请示了王爷,王爷竟然许了!这哥哥来了,弟弟也得来啊,他们的奶娘保母我都带来了的,就在你们家西门候着,只要你松口,我立刻领进来。”
段之缙真急了,“他们是宗亲,王爷的儿子,我是内阁的臣子!非亲非故、君臣有别,怎么能养在我这里?再说了,他们王府难道没有猫狗吗?来这里玩个什么劲儿?”
方叙墨却不管那么多,“我该说的也都说完了,你要是不愿意就去跟端王说,看他许不许你把这两个祖宗送回去。”说完脚底抹油就要走,脸上俱是解脱的笑容,段之缙生拉硬扯都拽不住。
段之缙唉声叹气,叫西门两个皇孙的奴才进家门,把东边的一个大院子收拾出来给他们两个人住,这才去书房和宋征舆讲书。
西南的事情了结,也该叫他好生准备一番。
宋征舆早早就来了,并没有撞上方叙墨一行人,此时正在书房内读书,见段之缙来了上前拜见,段之缙又拉着他对坐,问道:“西南土司之事你可曾知晓?”
“此前王爷说过,朝廷的意思是先平叛,仗还没有打完,王爷就染上了热伤风回王府修养,后来的事儿我就无从得知了,只是听说战事结束虽快,但是过程极为不顺。”
“是了,这还多亏了西南军的苏奋将军反应快,见势不好赶紧同驯服的土司沟通联络,这才速速结束了战事。”
宋征舆见他说起了西南战事,问道:“二哥可是觉得明年殿试会以此为题?”
段之缙把房里的冰盆子往案上移,转身回道:“这我可不敢说什么,但三年前西北的战事拿出来出题,明年拿西南出题的概率不小。”
“那二哥以为,明年会不会以如何平叛或是如何管理西南土司为题?”
“西南的情况,肯定还是要了解的,但是如何平叛,如何治理西南土司应当不会拿来出题,因为这件事已经在议了。苏奋从西南启程,下个月就能到京,殿试之前一定能拿出来办法。我的意思是,你得想一想改土归流之事,或抚或剿,土司的土地和人口收归之后,如何去设置流官。”
宋征舆记录下来,却仍有疑问,“二哥,西南的事情我了解不多,但也知道土司是朝廷设置,虽为世袭也得朝廷颁旨确认,若一直驯服,何必改土归流?”
段之缙答道:“他们不向朝廷纳税也已经叫当地的汉民十分不平了,何况还不是一直驯服。即便一代驯服,但世袭之官,子孙数传,往往擅土自雄,尾大不掉,终生反叛之心。”
“且西南之地,最可怜的就是被土司控制的夷人。朝廷的汉民鄙弃他们,轻易不与他们接触。他们的土司呢,茍有枭雄之姿,各支夷势力不及,则举其性命,一供其宰割,为奴为仆,何其可怜?倘若能够改土归流,也算是一个解脱。”
西南的土司制度,说是裂土封疆也不为过,土司们掌控土地和人口,夷人服劳役向他们服,种地放牧给他们纳税,犯了罪也只有土司能够惩处,这还能说是雍朝的领土吗?
段之缙道:“改土归流是一定要推行的,你要好好想想,如何去设置流官。”
宋征舆应下,天也大晚了,准备收拾东西回家,此时门被砰砰敲响,明灯古灵精怪的声音就响了起来,“段大人,你看我抓到了什么!”
霎时间,宋征舆睁大了眼睛,“不对吧,我好像听到了三公子的声音!”他急着开门,果然是端王的儿子明灯,小孩儿手里拿着一只小罐,瞧见宋征舆也跟着睁大了眼睛,亲亲热热地抱上去,“宋先生,你怎么在这里?”
他这一抱,宋征舆的衣裳上就是两个黑手印,但宋征舆在王府也习惯了,手臂环住明灯的腿窝将他抱起来,回道:“段大人是我的妻兄,我来拜访。”
明灯该是很喜欢他,把自己的蟋蟀递给宋征舆看,罐子一掀,段之缙就眼睁睁地看着那蟋蟀跳到半空,跳进了自己的书房,宋征舆把孩子放下,催道:“公子,你看它跑了,快去抓啊!”明灯就气势汹汹地爬过门槛进书房逮虫子,段之缙被宋征舆拽出来说话。
“二哥,他俩怎么在这里?”
段之缙惊奇道:“你怎么知道兄弟两个都在我这儿?”
宋征舆哼笑:“我看着他俩长这么大,三公子在这儿,四公子一定在!三公子精力旺盛得很,王爷都熬不过他,你有的熬了……二哥,我教你个法子,你领着他读书,读书的时候可听话了,只要他学会了一点东西,你就狠命夸,越夸越听话。”
正说着呢,宋征舆余光一扫,明灯好像已经找到了虫子,鼓着腮帮子伸长手去抓,跟着他的奴才一个劲儿打气,眼看就要抓到,宋征舆赶紧跑路,等着明灯喊一声:“宋先生,我抓到了!”再一回头,哪里还有宋先生的影子?
不过没了宋先生,还有段大人,明灯兴致勃勃地把蟋蟀拿给段之缙看,“段大人,这是我抓的蟋蟀,明天把他给锁儿弟弟和奴奴玩!”
热情难却,段之缙掀开一个小缝装模做样地看了几眼,赞道:“好威风的蟋蟀,公子给它取个名字如何?”
明灯狠狠“嗯”了一声,拽着小罐看一眼,“叫大元帅!”说完就要拽着段之缙再出去抓一只,被段之缙抱住,“好公子,我带着你读书吧,读三字经如何?”
明灯回过身看着他,脑袋一歪,“我读过了。”
“那我们讲讲三字经的故事,这人之初……”
“父王也给我讲过了。”
“那弟子规如何?”
“这个是姐夫给我讲的。”他似乎知道自己小小年纪知道这些东西很了不起,胸膛高高挺起来。
段之缙苦笑蹲下,先带着他净了手又擦干净脸,又回头问跟着明灯的奴才,“你们主子接下来该学什么了?”
他的奴才一问三不知,只道:“大人,我们不是侍书的奴才,只是照顾公子起居的。”
好吧好吧,段之缙只能抱着他找点有趣的东西,从书架上拿下来一本《山海经》,这会儿叫明灯安静了下来,津津有味地听段之缙念,深更半夜才睡在了段之缙怀里,被抱回东院,这时分,家里人早就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