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炮灰如何配享太庙(科举) > 第36章 036 永明府知府

第36章 036 永明府知府(1/2)

目录

第36章 036 永明府知府

那门军说完, 冯胜就抽抽嗒嗒哭了起来,慌里慌张地问段之缙:“大哥,俺娘不会……”

这叫段之缙如何说?剩子的娘亲原本就是凶多吉少, 现在看来, 回了玉平府也是生死难料。只是这话能跟孩子说吗?跟他说他的母亲生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叫段之缙如何忍心。最后拍拍孩子的脑袋承诺道:“无论如何,哥哥一定给你一个交代。”

秦先生瞅一眼段之缙, 问道:“你现在要如何?还要去玉平吗?”

段之缙也在犹豫, 大灾之后有大疫, 这是封建王朝脱不开的事情,尤其是古代的医药水平,在现代一管抗生素就能治好的病放到如今不知会死多少人。段之缙不敢拿自己的生命冒险, 也不敢用这一行人的生命冒险。

可是剩子的娘亲还得寻找,万一她逃出生天, 不仅回到了玉平还躲过了疫毒痢呢?况且除去母亲的银票首饰不能碰,自己身上还有一万两银票,若能捐赠给玉平府,想来也能救活不少人命。

思考了好一会儿, 段之缙说道:“先生, 我们先进府城打听打听情况, 然后再做决定吧。”

秦先生点点头,大伙上马的上马, 上马车的上马车, 浩浩荡荡进了城。

这条道宽敞得很, 只是路上才几个行人,街边空荡荡连个叫卖的小贩都没有,可段之缙回想起起城外葱茏的麦田,心中难免奇怪。

这一路也进了不少的府城、县城, 不说每一个都是繁华热闹之景象,到底人口繁盛,不会如此萧条。今年山东降水又正常,府城外的庄稼长得也好,为何城内却是这一副模样?

车马声粼粼,最后停在一个客栈前,众人推门而入,连个招待的人也有没有。

段之缙大声喊道:“有人吗?!”

声音一路往上升,震荡了三层小楼,桌子上的灰也纷飞下落,一个灰袍老汉儿带着细窄脸小子一路跑下来,看见他们这一伙人惊得张大嘴:“俺的亲娘哎,这老些人!”

然后想想现在的时局,先把脚边的条凳扛起来护住身子,哆哆嗦嗦地说:“恁几个不是来砸明火的吧?俺可把话撂这儿,知府大老爷剁响马就跟削瓜似的!”

秦先生叫身材魁梧的镖师们先往后撤,只身上前解释道:“我们都是住店的良人,这是我的路引,若是您还不放心,其他人的路引您也可以看看。”

掌柜接过路引一看,放下心来:“恁几个真格儿是来住店的?”

“这还能有假?”

“那敢情好...六子,麻溜儿领着客官上楼!”掌柜放下条凳,喜笑颜开,叫身旁的儿子领着大家上楼,又看看落着灰的桌凳,歉意道:“实在对不住,叫这饥荒闹的,俺们这店也老些日子没开张了,埋汰得很。小老儿姓孙,您叫我老孙就成。”语罢朝着楼上大喊:“孩儿他娘,甭躲楼上了,下来拾掇拾掇桌子板凳!”

一个老妇人先抻头抻脑地在楼上观察了一番,这才拿着抹布下楼收拾,嘴里还说个不停:“您甭往心里去,俺们这几年年头不好,大家伙心里都怕着呢……恁们一看就是好人!”

段之缙笑笑,跟着秦先生一块去柜台那边,孙掌柜打着算盘问道:“客官打算住几天啊?”

“您先给我们算一天,但是这也说不准,若是缺了银子我们再补。”

掌柜盘算一番回道:“要搁平时,这事儿指定不中,俺们做买卖的,迎来送往都得有个成算。可您瞅瞅这年景,两三个月了,今儿个才开张头一遭。就依您说的办吧。俺们这儿有两间上房,五间下房,还有两溜大通铺。瞅您还牵着牲口,赶着大车,俺这儿有草料棚,能伺候。就是这价钱嘛……”

“你要多少钱?”

掌柜嘿嘿一笑:“不是俺做买卖的心黑,去年那光景,永明府城外头都啃上草根子了,城里头掺沙子的麦子比往年雪白的精米还金贵。今年刚缓过劲儿来,喂牲口的草料也不贱。这么着吧,甭管一天造多少,一天给俺二两银子,中不?”

这是抢钱啊!不过他也不算是狮子大开口,马这类的牲口还和旁的不一样,得□□细的牧草,否则不好上路,段之缙答应下来。

孙掌柜乐呵呵一打算盘,又说道:“要是叫俺们管三顿饭,还得添些银子。恁带的人马不老少,可俺们眼下也支应不起啥好嚼裹。黑面馍馍、大锅熬菜管够,一天三顿,一个人三钱银子,中不?旁的实在是拿不出来了。”

三钱就是三百个铜板,往常年一斤猪肉才四十个铜板上下,如今吃点粗面馒头都要三百文。

段之缙犹豫着,秦先生哈哈一笑:“吃!就吃这个!”他转向段之缙道:“你该是没吃过黑面馍馍,可香着呢!”实则心眼坏得很,想叫这个娇生惯养的孩子知道知道什么是年景不好。

于是孙掌柜一家三口人喜笑颜开地帮着大家收拾,打量着这一回能挣不少钱呢!

这一趟一直收拾到了傍晚,被褥也整理齐刷,都是浆洗过的干净褥子,老板娘也在后厨做好了饭,大家也不讲什么规矩,都是凑在一堆儿吃的。

熬菜里边什么都有,长豆角、黄瓜、茄子,还有一小块豆腐,配着一点点肉片,全叫老板娘舀出来送到了客人碗里。

她把手在抹布上擦擦,扯出来一个笑:“这些个嚼裹都不容易得,还是往年晒成干儿攒下来的,现在全紧着种麦子,谁也不敢种点菜。还有这么点子肉星儿,也都紧着客官吃。”

说着,又捡了两筷子豆腐送到六子碗里,自己就生啃黑面馍馍。

秦先生咬一小口馍馍细细地嚼,段之缙把馍馍拿在手里看了好长时间也没看出来什么奇特之处,现在也是真饿了,一口咬下去,一阵牙酸。

那一口搀着沙的面在口里含了好久,脖子一抻直接往下咽,嗓子都疼。

先生笑着拍他的背,叫他喝一口菜汤直接顶下去。

“这东西好吃吧?”

段之缙当着做饭人的面也不好意思说不好吃,尴尬地看向秦先生,孙老板却不介意,啃着馍馍笑道:“恁几位一打眼就是大户人家的做派,怕是没吃过这路粗食。去年那光景,连这都捞不着吃呢。”

段之缙把手里那块黑馍馍一点点撕着往嘴里填,又想起白日里看见的葱茏麦田和空旷的街道,不由地问道:“孙掌柜,不是玉平受灾吗?为何永明府也是这般的光景?”

孙掌柜“嗨”一声,把自己碗里的菜都倒给媳妇吃,又把零星的肉捡给小儿子,哀叹一声:“流年犯太岁,咱山东十府两州没个囫囵地界。龙王爷瞎么糊眼的,连个喷嚏星子都不带打的。前年勒紧裤腰带还能将就,去年又是旱魃作祟又是蚂蚱遮天,连杨树皮都啃秃噜了,人还能嚼裹啥?说是玉平受灾,其实一连串的地界都没见着雨。”

“朝廷不是发了赈灾钱粮吗?永明虽然也困难些,但也不至于再饿死人,为何玉平出了疫毒痢?”

掌柜挤眉弄眼,声音放的老低,几乎是用气音来说:“这还用得着掰扯?那赈灾的银子粮食打老远运来,押车的丘八爷爷们拿走头一份!”

老板娘也气不打一处来:“要是干等着朝廷的赈灾粮下来,俺们这些人早就饿成干儿了!”说着,撕一口馍馍:“算俺们命好,摊上个敢扛事儿的府台老爷!去年蚂蚱过境后,俺们老爷就破了常平仓的封条。虽说喝的是照人影的稀粥,好歹没饿死了去。后来朝廷拨的赈灾银子,全换成高粱谷子填回仓里,开春当粮种撒到地里,这才支棱过来了。”

这就更奇怪了,永明府有常平仓,玉平府也有常平仓,怎么就这儿的府台能开仓,玉平的府台干什么去了?

掌柜从鼻子里哼出声气儿:“这话俺可不敢浑说……听讲玉平府的常平仓,里头能跑马咧!”

“空仓?!”

段之缙眼瞪得跟铜铃似的。

常平仓可是保命的根本,年景好时官府籴粮擡高粮价,防谷贱伤农,荒年开仓平粜救急。再说了,买粮的银钱大半是户部划拨,地方上不过添个零头,怎么可能出现空仓!

秦先生冷笑一声:“还能为啥?玉平知府现在该满地找头了!”

掌柜一拍大腿:“叫您老说着了!去年眼瞅着要祭灶了,叫人按着进了京,听说是斩立决!俺们府台老爷也差点挨了砍,多亏万岁爷圣明,最后画了赦罪的朱批。”

段之缙看看秦先生:“开仓放粮,救活无数生民难道还有罪处?”

“常平仓放粮讲究个章程定额,不是你想开就能开。像去年闹了蝗灾,粮食紧缺,恐怕整个儿的粮仓都要放干净,不上奏放粮是死罪,更何况将整个粮仓都放空……”

说到这,秦先生转向掌柜:“你们府台是谁啊?”

“来了好几年了,好像是叫童什么,童禀……。”

秦先生接道:“童禀声?”

“对对!恁知道俺们大人?”

秦先生尴尬地摸摸鼻子,何止是知道,熟得很呢……但是那些往事渊源也没必要讲出来,还是先说点别的吧。

紧贴着秦先生的段之缙也在脑子中回想起了这个知府的信息,实为猛男一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