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开局给周幽王剧透烽火戏诸侯[历史直播] > 第80章 第八十章 三合一

第80章 第八十章 三合一(1/2)

目录

第80章 第八十章 三合一

有的时候真的很难想象, 为什么有人的直觉可以那么的准。

欧阳修对梅尧臣无比精准的第六感的感叹已经快要超过他对自己的关心了。

即便天幕说他可能会受到王安石变法的影响。

梅尧臣赢了,其实早在他来找自己的那天欧阳修就觉得,他早晚会赢, 不得不说在看人方面,他确实很有一套。

只不过, 欧阳修也不认为自己就是输。

一个人的优秀从来不仅仅只体现在他能够完美的周旋于每一种环境或者身份之类。

或者说,真正吸引欧阳修的正是苏轼那种,无论如何也在坚持自己看法的执着。

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都是人云亦云的, 所以在新党势力日益强盛的时候,苏轼因为信念不同看法不同,不愿意与之共伍,这是他的坚守以及骄傲。

而在新党覆灭,旧党卷土重来之时,苏轼仍旧不愿意在欲海之中沉沦, 坚持认为全盘否定王安石变法存在弊端, 这是他的赤忱。

苏轼不是不适合做官, 只是不适合利益交杂的官场。

但对于国家以及百姓而言, 真正需要的就是苏轼这样,内心纯净的大臣。

所以欧阳修也毫不怀疑天幕说的那些, 苏轼在儋州杭州所做的那些事迹。

在这些事情的肯定下,他更加的认同自己看人的眼光。

差不多快到年下了,明天开春, 苏轼就该从眉州回到京城。

欧阳修知道,他一定会和之前一样十分的看重苏轼, 并给他,从前自己计划之内的所有帮助。

至于那个会影响到他们的王安石以及王安石变法。

说实话,欧阳修还是有几分担忧的。

天幕里说了, 从立场上来看,他与苏轼其实属于同一阵营,他也是不支持变法的“旧党”之流,最终会迫于无聊选择离开京城。

至于最终他会有什么结果,落得什么下场不得而知。

但大宋没有斩杀士大夫的先例,他也不是一点也不懂的回旋之人,所以他认为自己应该不会太惨。

欧阳修对王安石没有什么过于偏执的看法。

怎么说呢,如果王安石真的和天幕里介绍的那样是个一心只为国家的人,那他在见证了自己变法的失败之后,应该不会再执着的将这种不完善的计策向陛下呈上了吧。

然而欧阳修却低估了王安石的执念。

......

王安石从天幕之中得知了自己变法的失败经历了很多种心情。

先是震惊,再到失落,然后到崩溃,最后已经有点麻木了。

为什么是麻木呢?

王安石一开始确实很难接受,但慢慢的似乎从一种难以接受的心境里面走了出来,随后就变得比较释然以及坦然了。

变法和改革总是不易的,他在设想之时也曾想过这件事情最终会走向失败,首先是朝中旧党的阻止,人和人的信仰以及思想大有不同。

有人认同变法就一定有人不认同,所以变法在推行之时,一定会感受到阻力。

其次是变法本身的问题。

就如同天幕里介绍的那样。

与苏轼之间的分歧并不是他们两个人有多大的矛盾,实则是观察世界的眼光有所不同。

王安石只能看到变法带来的好处,苏轼却能看到好处之下的弊端。

但是,他本来就不是一个能够安于现状的人,既然看到了国家应该改变的方面,就一定要想办法去改变,这就是王安石的世界观。

因此,当天幕得出他的变法行不通的结论,他的第一反应不是放弃而是改变。

但应该如何改变,又可以怎么改变,却是一个困扰了他很久很久的问题。

变法的雏形以及具体措施他思考了数年至今还未完成,但现在的问题是这个雏形的方向很有可能是错的。

提起变动十分容易,但真正的改变却是难上加难,否则在新政推行的时候,朝中就不会有那么多反对的声音了。

王安石有点嫉妒天幕为什么谈了那么多关于苏轼的内容,如果他多谈一些关于自己的内容那该多好。

关于那个以具备完全体系的变法究竟是什么样的,有什么可以保留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可以保留的地方,一一告诉他,再由他来负责改变。

王安石看着天空中那个又一次恢复平静的天幕,渴望着它能给自己一些又用的指引。

但天幕感受不到王安石的想法,仍旧如一轮清冷的月一样挂在哪里,很久很久都没有变化。

其实在很久以前,王安石就知道天幕后台的个人主页有能够与之对话的功能,但因为之前的盘点与他毫无关系,可以说是一点也用不上,所以王安石也没打开过。

他也没有想到,突然就能够用上了。

说是巧合也好说是缘分也好,总而言之,王安石决定试一试。

怎么开口问呢?

问她变法的具体措施,还像不太准确,问她变法在推行之时具体出现了那些问题,或者应该怎么改进?

王安石肯定了自己的想法,于是也随之打开天幕准备询问。

王安石t可能是大宋这些人中,对天幕最不关心的,从前忙于各种事情,闲暇十分还要思考改革之事,所以在此之前他也从来都不知道有没有人和他一样的问过什么问题,或者有没有收到天幕的恢复。

对他而言,这个莫名其妙出现的光屏,除了打扰他的日常工作与生活,其余的可以说是百无一用。

他没有想到,有一天这上面会出现关于自己的事,更没有想到,他还会有求于它。

虽然不知道会获得什么样的答案。

但,按照现在的情况,似乎也只有死马当作活马医了。

于是王安石把自己在头脑中组织好的语言写在了天幕的对话框里。

轻轻点了发送的按键之后,他突然注意到了屏幕上的打赏功能。

王安石虽然没有发送过私信,但他是去听过评书看过唱戏的,有特殊的要求需要给人一点特殊的打赏在情理之中。

所以,他想都没想就充值了50个“钻石火箭”,然后先送了二十五个出去。

等了很久王安石也没有等到回复,他以为是天幕嫌弃自己的打赏太过寒酸,所以便又把剩下的二十五个也送了出去。

问出的问题石沉大海,给出的礼物肉包子打狗。

这种结局让王安石十分的不适。

他觉得如果天幕里头说话那人能有点礼貌的话应该出来和他说两句话,而不是默默的收了钱但是一言不发。

天幕的对话框没有“已读”功能,所以王安石并不知道自己发送出去的信息有没有受到采纳,但如果有这个功能的话,王安石大概就不会那么的生气了,因为他可以看到的是,对方根本没来得及读他的私信。

更别谈什么回答或者不回答了。

可惜王安石没有那么多的耐心,本来询问天幕就是没有办法之中的办法,既然得不到回答,他就只能将最后的希望寄托于自己的努力之中。

变法的蓝图还在书写和建造之中。

王安石不是一个容易被生活打倒的人,但他只要一想起最终的成果是失败,他依旧难以接受,甚至彻夜难眠。

不是唯一的一次彻夜难眠,他已经失眠了好多天了。

所以,他问天幕不仅仅是想得到指点,更多的还是希望得到肯定,如果天幕之中的人能够给出建议,那就说明他的变法还有救,如果没有......

没有再说吧。

潜意识里,王安石是不愿意就这样放弃的。

......

赠送了礼物的人的对话框会被显示在没有赠送礼物的人的上面。

这并非是叶小枝的设置。

只是这个势利眼的系统所做出来的选择,把给了钱和没给钱的观众,割裂的分成一上一下的两批,叶小枝每次在选择私信来回答的时候,都觉得很麻烦。

只不过,她还没有找到改动的按钮,所以也只好和系统一起势利眼。

但是不回答王安石的原因却十分简单,就是叶小枝没有看到而已。

王安石的运气很不好。

本来叶小枝每天醒着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守在电脑旁边,要么查资料、要么剪视频,只要他发送了私信,并且赠送了礼物,她无论如何都是可以看到的。

更何况,系统还给礼物送的多的人单独绑定了提示的声音。

但偏偏就是今天,叶小枝没有守在电脑面前,她出门了,先去处理了一下房子的装修问题,然后和林宁约饭,最后去了一趟图书馆,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半夜了。

时间太晚,叶小枝随意的洗漱了一番,随即爬上床睡觉,等她看到王安石的问题时,已经是第二天,一个清新怡人的早晨。

和苏轼相关的这个视频做的比较长,叶小枝猜测,在古代的播放应该也已经接近尾声了,所以她选择了继续制作视频。

而一打开电脑,王安石的问题就直接弹了出来。

叶小枝没有在第一时间选择看王安石想要说的话,而是看了一眼右下角收到信息的时间。

她对自己的这项工作一直打着十二分的精神,不敢有丝毫的怠慢,有什么问题也会尽量在第一时间回复。

手机上的网址与系统共通,按照道理来说,她应该在第一时间就收到这条私信的,但手机后台却没有弹出来,这让叶小枝有些费解。

于是,她下意识打开手机准备再次登录,登录之后,却惊讶的发现里面的钱没了。

上个月的收益叶小枝还没有全部提现,说实话她现在确实有一点懵,她不是没有想过这个系统早晚有消失的一天,但却没有想过这一天回来的这么的快。

等等,好像还有哪里不太对劲。

叶小枝放下手机,重新去点击电脑后台,电脑上的系统还是绑定的状态,也就是说解绑的只有手机?

她确实弄不明白这个煞笔系统的机制,于是只好默默的选择先把还可以使用系统的电脑后台里的收益提出来。

按照这个系统来去匆匆,随时抽风的德行,也许明天就能直接消失,将叶小枝赚的钱全部卷走。

虽然她靠着系统的捷径已经赚了很多了,但是摆在眼前的收益,她还是不希望就此消失。

在做完了一切之后,叶小枝终于想起来有可能还在默默等待的王安石,于是她点进来对话框,想看看他到底在说什么。

【变法推行之时遇到了那些问题,变法之中包含了哪些弊端,我应该如何改变呢?】

三个问题,叶小枝读完之后,估计王安石没把自己当人,应该是把自己当神了。

怎么改进王安石变法,这是她一个小小的历史博主能够知道的事吗?

哪怕生活在千百年以前的她拥有的视角类似于上帝视角,然而这样的事情仍旧不是她能够指点的。

因为变法产生于北宋,也推行于北宋,没有实地感受,就不可能完全了解北宋的风土人情,以及律法国策。

现代人哪怕经历无数次的考古,在人们的面前尽可能的呈现一个真实的北宋,实际上都无法做到真正的真实。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理由、原因在书本上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但如果把那些历史学家放在王安石的位置上去推行变法,就一定会成功吗?

不能。

因此,叶小枝也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鼠标在关闭的页面上点了又点,她知道自己若不回答等待在另一个世界里的王安石必定万分焦急。

可自己若是回答了,又如同一盆冷水浇在头上。

但是说到底,她也只是个视频制作者,不是专业的答疑者,就算没有回答这些问题,那又怎样呢?她并不需要为此有什么负罪感。

外头的阳光越来越亮。

白色的窗帘被清晨的风睡得晃荡了起来,在地板上映衬出一道又一道斑驳的影子。

可能是早上系统的突然解绑给叶小枝带来了不一样的心境,所以她在面对王安石的时候,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感受。

仿佛这些随时可能出现在对话框里与她说话的古人,也会在一个平静无比的清晨,毫无征兆的消失。

叶小枝叹了口气,最终还是选择了默默的回复王安石。

她不是一个很富有同情心,或者很善良的人,只能说是百感交集吧。

哪怕只是给他一个确定的答复,让他不再寄希望于别人,默默的去耕耘自己准备了很久的变法也是件很好的事情。

......

果然,王安石在收到回复的时候,从来没有一刻,像现在这样,笃定天幕之中的人,确实是个活人。

想如果不是活人,不可能那么堂而皇之的在回复的对话框里打出:【对不起,我不知道。】这几个字。

神仙就更不肯可能了。

王安石所了解的神仙大多神通广大,如果显灵了出来给众生解惑,绝对不可能在这个时候说出自己什么都不知道这种鬼话。

所以最后的结论就是,她确实什么也不知道。

当然,这样的结果不能怪天幕里的那个人,王安石自己本来也没有报太大的希望,只不过在未来他在思考变法的内容时,就无法得知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了,到有些难办。

王安石还没有决定要放弃,既然想定了的事情就要坚持去做,因为天幕的三言两语否定自己的思想,那是愚蠢的行为。

就连政敌苏轼都不曾觉得变法全然没有可取之处,他为什么要这样觉得?

天幕之前给出的信息里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两点,一是变法推行的过程中,有人员任用不善的问题,二则是收尾两短难以完全顾及。

王安石决定先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如t何解决人员任用,以及如何在满足国家需求的同时满足人民需求,成了变法改革的重中之重。

想到这里,王安石又觉得仿佛世事难料。

他的变法还没有推行,现在要变的居然是这个还没有提出来的变法,实在是有点好笑。

但他又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万事要靠别人是靠不住的,尤其是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比如,他昨天晚上选择的,信任了一次这个天幕,结果白白浪费五十两,得到了一个不知道的回答。

王安石为什么一定要坚持变法,实际上是因为他看到了大宋朝廷之内难以消磨的矛盾。

虽然这些矛盾还没有完全的展现出来,但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财政、兵制,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拿给国家带来的灾祸将是后患无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