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她去寻他 他喉间酸涩的疼(2/2)
千里之外又何妨!纵隔千里之遥,亦能抵达!
温曲儿心意已决,要奔赴京城找寻苏玄染,当下脚步便变得轻快起来。她先是在镇上购置了此番行程所需的一应物品,便径直朝着租赁马车的地方走去。
这是温曲儿第二次乘坐马车,可回想起第一次坐马车时晕眩不适的糟糕感受,她心底,仍不可避免地泛起些许紧张与不安。
待她坐上马车,车子刚一晃动,她便感觉一阵晕眩袭来,脑袋也变得晕乎乎的。
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初次与苏玄染同乘马车时的情景,那时她也是这般晕眩不适,苏玄染因她晕眩,而露出的担忧神情以及自责的模样,也清晰浮现出来。
那时,是她第一次依偎在苏玄染身上。他身上独有的温暖与沉稳气息,将她包裹其中,让她在眩晕的不适中寻得了安心之所。
此刻回想起来,那股温暖与安心依旧清晰可感,化作满心的甜蜜在心底缠绕。
沉浸在这些回忆的温柔乡中,她心底的紧张慢慢被抚平,那令人难耐的眩晕不适感也随之减轻了许多。
既已下定决心奔赴京城,温曲儿回到家中第一件事便是,立刻着手写起了第二封信,快马加鞭送出。
她在信里着重叮嘱苏玄染,务必要安心攻读,切不可再写书信回来,一定要全身心投入到学业中,她定会在家中静候他高中归来的喜讯。
在之后的几天里,温曲儿为了能顺利前往京城,便每日在镇上来回乘坐马车,如此连续尝试,她竟也很快适应马车的颠簸。
在此期间,她还把自己糕点制作手艺,悉心传授给林大婶。虽说林大婶之前也曾跟着做过一些糕点,但毕竟还有部分技巧没能掌握得十分透彻。
林大婶察觉到,这两日温曲儿像变了个人似的,整个人变得乐观又开朗,全然没了之前苏玄染离开后那种时常暗自挂念、愁眉不展的模样,心中不禁泛起疑惑。
温曲儿向林大婶表明,要去京城寻找苏玄染,并打算把糕点摊子全权交给林大婶打理,林大婶得知心中满是感动。
温曲儿此去京城,路途遥远,约需十天左右。林大婶回家后,心中一直惦记,翻来覆去反复思量后,便与林大叔商量起来。
林大婶缓缓说道:“当家的,咱们在这小村里生活了一辈子,可如今曲儿那孩子要孤身一人去京城,我实在放心不下。咱不能眼睁睁看着她独自涉险,何况她对咱如此信任,把糕点摊都托付于我。”
“再说,咱们家小弟也快到成婚年纪了,如果能去京城站住脚,总好过一辈子窝在这小地方。”
“咱那两个女儿都已嫁到隔壁镇上,生儿育女,婚姻美满,姐妹彼此也个照应,家里也没太多可牵挂的。这次去京城,说不定是个改变咱家命运的好机会。”
林大叔一开始顾虑重重,忧心家中诸多事务无人料理。毕竟,一家人在这小地方生活多年,方方面面都需要操心。
不过,经林大婶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尤其是提到林小弟已满十五岁,若能在京城站稳脚跟,婚姻大事也便有了更好的着落,林大叔最终还是默许了此事。
林大婶告诉温曲儿,她打算带着林小弟和温曲儿一道去京城,让林大叔留在家里照料诸事。
温曲儿忙不叠推辞,林大婶却爽朗地回应说,自己一辈子都窝在这小乡村里,正好借着这个契机去京城开开眼界,何况家里有林大叔照应着,想回来随时能回。
而且林大婶对她们糕点摊的手艺信心十足,坚信即便到了京城,也能把生意经营得红红火火、顺顺利利。
听了这一番真挚诚恳的话语,温曲儿内心满是感动,经过一番仔细思量后,满含感激应了下来。之后便着手和他们一起踏上前往京城的行程。
明日,便是启程前往京城的日子。
临行前,温曲儿在苏家院子里,一丝不茍地收拾着行装。她将每一件物品都分类归整,目光扫过院子的每一寸角落,心中暗自思忖:此去京城,归期难料。
她认真清点着必须携带的物件,力求万无一失。待一切收拾停当,温曲儿取出那些银票,妥善收好。
在苏家的院子里,温曲儿脚步驻足,目光中饱含缱绻与眷恋,再度将这座院子深情凝望。
这里,是她穿越过来一年多来,赖以遮风避雨的安身之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角落,都承载着她与苏玄染数不清的珍贵过往。
她目光轻柔掠过院中那片菜园子,此处,是她每日悉心打理的地方,往昔,她与苏玄染一同俯身摘菜的画面,清晰浮现眼前。
她视线落在那棵老树上,粗壮的树干,繁茂的枝叶,树下是她常坐的地方,度过无数个闲适的午后,她也曾与苏玄染于此树下,摆上一盏清茶,茶香袅袅中,促膝而谈。
她转而望向院子中央,忆起曾与苏玄染在皎洁月光下品茶、尝月饼、围炉涮锅,在烤炉前的种种情景。
回想起彼时坐在他身旁,那些看似平常的琐碎日常,从她口中悠悠道出。她的语气不自觉轻柔,声音里满是眷恋,那些未曾宣之于口的绵绵情思,就隐匿在她的每一个语调、每一处停顿中。
最后,她的目光定格在苏玄染的屋子上。那扇紧闭的门扉后,藏着两人无数回忆。
曾经,他们在这里促膝长谈,夜深人静时,同榻而眠,那些相伴相守的日子,平淡且温暖,如走马观灯般在她脑海逐一闪过。
回忆汹涌袭来,她唇角露出一抹浅浅的、带着甜蜜与苦涩的微笑,眼眸里已泛起晶莹泪光。
良久,她深吸一气,拿起那把略显陈旧的锁,将院子门锁好,锁芯转动的“咔嗒”声,似也锁住了她此刻复杂的心绪。
她深深看了一眼紧闭的院门,脚步迟缓,转身登上马车。眼神依旧透过车窗,痴痴凝望着那渐行渐远的院子。
此次前往京城,考虑到路途遥远,行程需耗费十日左右,温曲儿特意租了一辆颇为舒适的马车。毕竟,漫长旅途,唯有乘坐舒适,才能减少疲惫。
与她同行的,还有林大婶和林小弟。所幸,母子二人此前都有过乘坐马车的经历,并未出现晕车等不适状况,一路上,三人的行程颇为顺遂。
京城周府
暖煦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地上洒下细碎的光影。
苏玄染一袭月白色锦缎长袍,上面绣着的暗纹在光影下若隐若现,更衬出几分清贵气质。
他正襟端坐于雕花书桌之畔。他手持狼毫毛笔,笔尖在洁白的宣纸上自如游走,静谧屋内墨香四溢。
墨竹轻手轻脚走进房里,微微欠身,恭谨地将手中所持书信递向前,压低嗓音禀道:“公子,有您的信笺,是从家乡寄来的。”
沉浸在书写中的苏玄染,听到这话,手中的笔陡然一滞,一滴墨汁洇在宣纸上。他迅速擡起头来,眼眸中闪过惊喜,原本沉静的面容,浮现出难以抑制的期待。
他从容却又带着些许急切,放下手中之笔,动作优雅却又略显匆忙,擡手轻柔接过那封厚实的书信。
信封上的笔迹猝然跃入眼帘,那是一种全然陌生,却又莫名透着亲切的字迹。落款处“温姑娘寄”四个大字,笔锋稚嫩,却透着倔强,清晰闯入他的视线。仅仅是这四个字,便使得他的心一颤。
他静静凝视着那信封片刻,手指摩挲着信封表面,睫羽轻颤,须臾片刻,动作细致而审慎地拆开信封,从中小心翼翼抽出一沓厚厚的信纸。
待那密密麻麻、大大小小,且字迹歪歪扭扭的内容呈现于眼前时,期间还有夹杂些许需要揣测含义的字。
苏玄染不禁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抹诧异之色,他唇角极其轻缓地向上勾起,一抹清浅却意蕴悠长的浅笑悄然浮现,笑容里,满是化不开的温柔与宠溺。随着目光在信纸上游走,那抹笑意愈发清晰。
他似透过这些稍显稚拙的字迹,看到了温曲儿在那一方小小的书桌前,略显局促地执着毛笔,另一只手努力压着信纸,眉头微皱起,双眸全神贯注地盯着笔尖,一笔一划努力书写着的模样。
她的动作,或许带着几分笨拙,可那份认真专注却透过信纸传递过来。
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往昔的画面,他无意间,提及问询她是否有意练字,她却气呼呼地一口回绝,那副娇俏嗔怒的模样跃然心间,令他嘴角的笑意又加深了几分,眼神中满是对她的怜爱与宠溺。
苏玄染逐字逐句,细细品阅着这份厚实的书信。渐渐地,他嘴角那抹浅笑,悄然融入更多复杂的情愫。
信上,并未直白诉说对他的思念,只是细细描绘着日常摆摊的诸多趣事,还叮嘱他安心攻读,莫要挂念其他事,字里行间,像极了他们相处时闲聊的那些琐碎家常。
可那句“安好勿念”,“念”字被晕染成一团墨渍,他手指轻复上那模糊的字迹,指尖摩挲着,似触碰到她落下的泪。
喉间,忽然泛起酸涩的疼,千般情思涌上心头,他深知,这被泪水洇染的字迹中,隐匿着她无法言表、深沉绵密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