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1/2)
第84章
那是一个发生在一百多年前的故事。
随着纳西妲的讲述, 众人的思绪皆是沉浸于那个故事……那个悲伤的故事。
“迦毗鸠师!迦毗鸠师!”学者们在智慧宫高喊他的名字。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他的星星。而在一切以智慧为上的须弥,妙论派的迦毗鸠师便是无数学者心目中至高无上的“神明”。
“他是智慧的化身,理性与疯狂的完美结合。我们坚信, 他能够改变须弥的命运!”他的崇拜者无比狂热, 以能够加入他的学术研究团队为荣。
“他是个疯子, 但偏偏是个无人能及的疯子。他的研究已经超越了伦理的边界,可谁又能阻止他?”他的对手对他如此忌惮——即便在他眼里这根本不算威胁。
即便是须弥的公众,再提到他时也只能发出赞叹:“我们不得不承认,他的研究改变了须弥。哪怕教令院的一些学者说他疯狂, 但谁能否认他的伟大?”
他是须弥教令院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天才。
不仅是妙论派的知识, 无论是生论派的自然、明论派的星空还是妙论派的机关……教令院的六大学派他均有所涉猎——当然涉猎只是自谦的表述。事实上只要是他感兴趣的领域,就没有他不精通的。
与天才相伴的是同等重量的骄傲,他从不关心他人的注视,而是独自一人前行在追求极致知识的道路上。
“哇, 这个叫什么罗什么师的家伙真的是好厉害啊!”派蒙搓着小手,转而又有些疑惑地看向纳西妲,“可是为什么纳西妲你突然讲起了故事?”
“嘘——”荧按着派蒙的头, 示意她噤声,“安静听故事。”
在品味语言之妙处、探索元素之奥秘后, 某天,这位试图掌控一切的天才对一直流传于须弥民间传说的中的[兰那罗]产生了兴趣。
于是他来到了名为为维摩的村庄,在这里探寻着[兰那罗]的踪迹。
然而,这位从未失败的学者, 却在这里第一次感受到了失败的滋味。
他搜遍了须弥的民间传说, 问询了每一个声称见过[兰那罗]的孩子, 甚至翻阅了无数古籍与手稿,却始终一无所获。
那些孩子们口中的“兰那罗”, 仿佛只是他们天马行空的幻想,无法被现实所捕捉。
“或许,那只是那些孩子虚构出来的幻想伙伴罢了。”他站在村庄的边缘,望着远处的森林,“就像是教令院最新研究的‘集体潜意识’一样,不过是人类共同幻想出的产物。”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自嘲,仿佛在嘲笑自己竟然会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传说而浪费如此多的时间与精力。
“我就说嘛,”派蒙拍了拍胸脯,“我记得纳西妲你曾经说过,只有心灵纯净的小孩子与神之眼的持有者才能看到兰那罗。”
随即她又皱了皱眉头:“可是像他这样的天才,竟然也没有神之眼吗?”
“我们自从来到须弥后见过的人里面,无论是艾尔海森、赛诺还是柯莱……”派蒙掰着手指开始数起来,“他们都有神之眼,我还以为在须弥只要是学术够高的人就会有呢。”
“……大可不必将柯莱算进来。”荧敲了下派蒙的脑袋,“在稻妻时影曾经说过,获得神之眼这件事与神明的意志无关,最重要的还是人的愿望。”
但是派蒙还是有些疑惑:“对学术这么执着的迦毗鸠师,竟然没有那么强烈的愿望吗?我记得丽莎的神之眼获得的就很随便——她想研究神之眼,被‘啪——’的一声出现在桌子上。”
纳西妲摇摇头:“天空岛对于神之眼的赐予,我也没有头绪。”
“但对于迦毗鸠师而言,他不能允许这世间有自己未解的谜题。”
在内心的深处,迦毗鸠师依旧无法完全放下对[兰那罗]的执念。
作为一名学者,他无法容忍这个世界上还有自己无法解开的谜题。
每个人都曾经是孩子。
迦毗鸠师在遥远的过去,同样曾是森林的孩子。在森林为他们构建的梦中乐园里,他与其他孩子们一同欢笑,追逐着蝴蝶,聆听着风的声音,感受着大自然的温柔与神秘。那时的他,眼中充满了对世界的好奇与热爱。
但当孩子成了人,梦便散了。
世界的尺度与命运的浅薄最终令人失望,于是他抛却了最初的幻想,将他留在了童梦的深处。
就像是树木会将自己度过的每一载时光都刻在年轮之上,也有人会生出妄想,将自己比作年轮,试图切割开每一载的时光。
十岁的天真、二十岁的执拗、三十岁的傲慢、四十岁的疯狂……
他将自己的童梦切片,试图用与那些得见兰那罗的孩童一般的视角,去观察世界。
“唔,切片!”派蒙抱着自己,“我有种不祥的预感。”
纳西妲点点头,继续讲述着故事。
就像是《哥林多前书》第13章所说得那样:“我作孩子时,话语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意念像孩子。既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丢弃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