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妾室日常:茶茶茶茶茶茶茶爷超爱 > 番外 张若雨铭珩2

番外 张若雨铭珩2(2/2)

目录

她想起拜别娘娘的时候,娘娘跟她说的。

她现在要做的,是功在千秋的事情。

不管用什么手段,只要有女子受到了教育,那就是好事。

“哦?那就好!”铭珩是真心为她高兴。

张若雨抬头时眼睛发亮,“不收束脩,还管饭食,愿意来读书的姑娘,每月再发五十文钱。”

“等夜校的女学生稳定了,我再扩大范围去招......”

就像皇后娘娘说的那样,希望她能让每一个女子都能有读书识字明理的条件。

希望她们不是生来就干家务带弟弟,到了年纪被卖了换一笔彩礼。

然后就不停的生孩子,生个三四个,为他们做牛做马一辈子。

女子不是必须要生孩子的,她们也要有可以选择的权利。

半月后,“知薇学堂” 的匾额在春雨中挂起。

张若雨亲自站在学堂门口,为每个来报名的姑娘递上崭新的粗布书包。

这些姑娘都来自附近的工厂,她们因为能做工赚钱,在家里其实是有一点儿话语权的。

不然读书这个决定,家里也不会有人支持。

消息很快传遍扬州城。

起初,大家都当是京城贵女一时新鲜,来发发善心做做好事。

毕竟不管学没学到知识,至少她们每个月的钱领到了,晚上去上课还管一顿饭。

这顿饭说起来也不简单,有肉有菜,比大多数人家过年吃的还好。

凭着这点子实惠,女工们一个个都咬牙坚持了下来。

知薇学堂的油灯,在扬州的夜幕下一盏接一盏亮起,宛如璀璨星河坠入人间。

半年光阴转瞬即逝,学堂里的女工们,仿佛被点亮的星辰,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来上课的女工,明显成长许多,惹得其他人都动了心。

曾经连自已名字都写不好的绣娘,如今能流畅地给远在家乡的父母写信,信中细腻地描绘着扬州的风土人情。

随着学堂的声名远扬,不仅工厂的女工们趋之若鹜,许多贫苦人家的少女也纷纷前来求学。

学堂的教室一扩再扩,从最初的一间小屋,发展到如今占地半条街的宏大院落。

清晨,朗朗读书声穿透雕花窗棂,与街边小贩的叫卖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扬州城独特的晨曲。

夜晚,学堂内灯火通明,女工们下工后匆匆赶来,顾不得擦去额头的汗水,便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

当女子恩科正式推广的消息传来,知薇学堂瞬间沸腾。

那些曾经被认为只能困于灶台、绣绷的女子,眼中燃起了炽热的希望之火。

张若雨亲自挑选了几个好苗子,作为参与科举的苗子,将自已多年的所学倾囊相授。

这几个弟子说是她的学生,其实更像是她的孩子。

其中张知梅是个父母双亡的孤女,被宗族吃了绝户,差点还要卖到远方做童养媳。

她自小聪慧,愣是从知微学堂的消息里,琢磨出了一条生路。

从蛰伏、逃跑,到拼命闯进学堂,报名成功。

见到张若雨的那一刻,她知道——得救了!

从此,她就住在了学堂,打定主意跟着夫子,一辈子伺候夫子,再也不回那个吃人的地方。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