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皇贵妃 七月,长岁新纳的汉军旗格格刘……(2/2)
别的主子的奴婢总盼着自家主子能让人省心些,行事不要太任性,她有时候却希望自家主子也能稍微任性一些,不要老是这么为了别人委屈了自己。
宋玉瑶看了眼小兰,眼神很温和,轻轻拍了拍她的手道:“我并没有觉得委屈。”
小兰的眼神更心疼了,让宋玉瑶看得有些无奈。
这话可不是宽慰小兰之言,她真没觉得有什么委屈的。这些年她也没觉得有怎么委屈过自己,不过是很多事她并没有像大家想的那样在意罢了。
就比如这皇后之位,在现在后宫里没有人比她的位份更高的情况下,这皇后之位得不得的也就是个虚名而已。
不得,谁不觉得她委屈、识大体。得了,到时候不知道多少人会拿放大镜看她,一举一动都被放大,时时处处拿“贤惠”二字要求自己,可比现在做个皇贵妃要难受得多。更别说还关系着前朝呢!能躲躲懒,还是再躲躲懒吧!
晚上,胤禛来了,陪她一起用膳。饭后,他看着她怜惜地道:“皇贵妃之位还是有些委屈你了。”
宋玉瑶则温柔地道:“臣妾不觉得委屈,能有您陪在身边就好了。”
即使这个年纪了,她说这话的时候,眼神还是亮晶晶的。
胤禛的眼神更温柔了,他抱了抱她,认真地道:“两年之后,你不要再拒绝,朕想你做朕的皇后。”
至于这中间的阻碍,他自会去解决。
“好,到时候臣妾不会再拒绝,做您的皇后。”宋玉瑶回望着他,点了点头。
宋玉瑶的皇贵妃之位被定下后,没等多久,册封礼便低调地办了,她正式作为皇贵妃代皇后职权。
太后也没说什么,要是胤禛立宋氏为皇后她会劝阻,但只是立宋氏为皇贵妃,她就没什么好劝阻的了。依宋氏的资历和功劳,一个皇贵妃之位,她确实是有资格做的。皇后没了,后宫也确实需要有人代皇后之职。
她也老了,身子也不太好,想来是活不到孝惠章皇后那个岁数的,不是什么大事,没必要和胤禛对着干。
宋玉瑶就这样开始了皇贵妃的生涯。这事倒也并不是太复杂,在过去这一年中,宫权本就主要掌握在她手里,现在不过是更名正言顺了罢了。
至于妃嫔请安的事,也自有前例可循,皇后缺位,贵妃、皇贵妃代管后宫时,后宫妃嫔只需要每月初一、十五两日过来请安就可了,宋玉瑶依例行事,并不为难。
因年氏的身子弱,之前二人又同为贵妃,宋玉瑶就主动和胤禛说了,免了年氏初一、十五这两次的请安礼。
这也是有前例的,康熙朝时惠妃、宜妃,一个因康熙的看重,一个因康熙的宠爱,也曾在皇贵妃代管后宫时,被康熙特地免过每月朔望的这两次请安。所以她和年氏的关系,现在也算和睦,并没因为这升皇贵妃之事就生了龃龉。
时间悠悠过着,宋玉瑶执掌后宫,基本依照前例行事,并不大改,仅在部分不太完善的地方进行优化、微调。
她讲究的是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同时,由于她谨慎的性格,走一步常常能算两三步,所以后宫之事在她手中一直井井有条,不比皇后在时差,反而很多地方还更好了。
后宫众人看在眼里,前朝之人也看在眼里,对她的能力基本都是服气的。
宋玉瑶也并不觉得劳累,身为修炼之人,对她来说,真的是五十来岁的年龄,二十来岁的体质和精力,并不觉得有什么累的。
她打理后宫,也不是要将所有事务都捏在自己手里,而是广用贤才,她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让合适的人帮她管事、分担,自己的压力和忙碌自然就减轻了。
而她自己,不仅落得了清闲,依然有时间修炼、看书、培养良种、养小外孙和逗孙子孙女,还得了不贪权、简拔贤才、知人善任的好名声,可比胤禛天天累死累活、有时候还不太讨好要强多了。
“论起用人上,朕倒是不如你了!朕管前朝,你管后宫,朕每日早起晚睡、日日勤政、累得不行,你却看起来游刃有余、轻轻松松。这皇贵妃之位,你之前也未曾当过,却做得好像和在这个位置上做过多年一样好!”胤禛眼里满是赞叹,还有点小嫉妒,又有点不服气。
宋玉瑶谦虚地笑笑,道:“前朝千头万绪,整个大清都在您的掌管之下,臣妾却只管着后宫这一亩三分地,到底是不一样的,哪能放在一起比呢?”
“你总是那么谦虚,不过朕也该多选拔些贤才,还有长岁他们几个,也该多让他们给朕多分担分担了。”看着瑶儿管理后宫的做法,胤禛也若有所悟。
一个管理前朝,一个管理后宫,他总不能还不如瑶儿这个小女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