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玉水明沙(十一) 她怪他太狠,太忘情……(1/2)
第131章 玉水明沙(十一) 她怪他太狠,太忘情……
甫一进入寿宁宫寝殿, 卢月照只觉温暖如春,而后,便是浓重的药味。
内室寂静无声, 可以说整个寿宁宫都分外宁静, 一路进来,宫女太监都没见几个,陈设简单, 丝毫没有大魏最尊贵女人与其身份地位相匹配之华贵。
卢月照心口突突地跳着, 她微微垂首, 只敢用余光看向前方,几步外, 一位衣着素色宫装的侍女正在接过一个白瓷碗, 而后将小瓷盘中的蜜饯递给了榻上女子。
“母后。”裴祜走上前去,“儿臣携妻来向母亲请安。”
旋即, 裴祜牵着卢月照跪在了床榻前。
欣枝赶忙放下手中的药碗, 向地上的女子看去, 满是好奇。
“快起来。”徐纾意说道。
卢月照被裴祜扶起, 她依旧垂首, 只觉面前有一道温柔似水的视线投向自己。
“瞧殿下这心急的样子, 方才给娘娘请安时可说的是‘携妻’来着!”欣枝玩笑道。
“姑姑又取笑我。”裴祜笑道。
“好孩子, 上前来, 哀家看看。”徐纾意嗓音温柔,如春风拂水,了过无痕。
卢月照上前一步, 缓缓擡首。
那是一副纤弱的身子,面色泛着久病才有的苍白,可一眼看去, 卢月照依旧屏住了呼吸。
她从未见过这般美丽的女子。
唐代裴铏所书传奇《孙恪》有云:一女子光容鉴物,艳丽惊人,珠初涤其月华,柳乍含其烟媚,兰芬灵濯,玉莹尘清。
原以为这样的女子只会出现在纸本中,如今卢月照便在这人世间见到了这般神仙模样,饶是岁月在她眼角眉梢留下细微痕迹,可卢月照心下只觉惊艳。
只不过,那双凤眸为何难掩伤悲,仿若秋水含烟,雾霭连天。
而如今,这双眼眸竟渐渐氤氲了泪水,滴落进了卢月照的心头。
痛,心好痛,卢月照不明白自己为何会这般伤愁,她秀眉微蹙,剪水眸竟也蕴了泪,盈盈进了对面女子的眼眸。
徐纾意也不知自己为何会这般,欣枝也紧紧盯着卢月照的面庞看,良久才回过神来,她捏着锦帕将徐纾意面上的泪珠擦拭干净,细看去,欣枝竟也红了眼眶。
“好孩子,再过来些。”徐纾意撑着瘦弱的身子想要起来,可身上没什么力气,欣枝赶忙扶着她靠坐在床榻上。
卢月照擦了擦眼泪,走上前去,而后,自己的双手被包裹进了冰凉的掌心之中。
她垂首看去,为何这双手竟也这般瘦弱呢?
卢月照心下倏然酸楚,却忍不住反握住面前这位太皇太后的手,将自己掌心的温热传递给她。
徐纾意自是感受到了,她含泪而笑,看了看裴祜,又看了看卢月照。
“好,真好,祜儿眼光极好,是个好孩子。”
裴祜闻言,亦是眼眶泛红。
“母亲是儿臣于这世间最后的亲人,我和梨儿的婚事能得母亲应允见证,儿臣很是欣喜。”
他言道。
“你父皇和娘亲在天之灵,亦会和我一样,祝愿你们能够一生和顺美满。”徐纾意说道。
不过,她突然很是好奇,就连她身旁的欣枝也满脸不可思议。
“好孩子,你叫……梨儿?”徐纾意问道。
卢月照点头,“回娘娘的话,我姓卢名月照,小字唤作梨儿。”
“卢!”欣枝惊呼出声,然后和徐纾意对视一眼。
“母亲,怎么?”裴祜上前开口问道:“也怪我,之前没能将梨儿的情况告知母亲。”
而后,裴祜简单将卢月照家世背景告诉了徐纾意。
“十八了……”徐纾意喃喃道:“若是我的小梨儿还在世,也是这般年岁……”
话音未落,两行泪水自徐纾意脸庞滑落。
“是啊,若是小姐还在世,再有一个月便满十九了。”欣枝眼眶含泪。
“母亲莫要伤怀,妹妹她……只是失踪,总有一日会找到的。”裴祜开口道。
“只不过,”他犹疑一瞬,继续道:“再有一月也是梨儿的生辰,梨儿生于十一月十五。”
“什么?”欣枝震惊道:“难道这世上真的会有如此巧合之事?”
“梨儿,你……我知晓这样问太过于冒昧……你可是你祖父之亲生孙女?”徐纾意问道。
卢月照摇了摇头,眼眸中也是不可置信:“祖父在临终前将我的身世告知了我,我并非他的亲生孙女,而是十八年前康王之乱时,自一可怜女子怀中托孤救出的。”
言及那个身世可怜的女子,卢月照心脏骤痛,泪水滑落。
裴祜震惊不已。
梨儿竟未向他提过。
难道?
裴祜心中疑问越来越大,可是很快心中突然出现了一个回答。
“难道那女子是……昭节夫人?”
他问道。
“楚楚……我可怜的楚楚……”
徐纾意突然情绪大恸,神思恍惚,连带双目都无神了起来,伤痛之下,四肢痉挛,只泪水不停。
欣枝手疾眼快,将怀里瓷瓶中的药丹送至她口中,而后端起裴祜递来的温水送服,又擡手给徐纾意顺着气。
良久后,徐纾意才镇定下来。
她强迫自己平静,继续追问卢月照:“她可有留给你什么东西?”
“有……一方丝帕和一块玉佩。”卢月照哽咽道。
“丝帕上绣着梨花和‘梨儿’两字……玉佩上亦雕刻有梨花,对吗?”徐纾意唇瓣颤抖,泣不成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