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情满四合院—你的心声有开关完(2/2)
夭夭看着陆峥眼里的认真,点了点头。
岁月在实验室的灯光和清晨的豆浆香里溜走,瑶瑶鬓角染了霜,陆峥背也驼了些,当年特种兵留下的暗伤,像埋在身体里的定时炸弹,到老了终于开始发难。
他躺在军区医院的特护病房里,呼吸微弱,夭夭坐在床边,握着他枯瘦的手,那双手曾为她拎过无数次保温桶,挡过无数次麻烦,此刻却凉得像冰。
医生进来,低声说:“赵老,陆老他……我们尽力了。”
夭夭挥挥手,让所有人都出去,病房里只剩他们俩,静得能听见窗外的风声。
她看着陆峥凹陷的脸颊,想起年轻时他堵在走廊告白的样子,想起他毒舌赶走渣爹时的决绝,想起这么多年。
他总在她熬夜时默默煮一碗面,在她获奖时比她还激动地红了眼眶,没有轰轰烈烈,却像温水煮茶,慢慢渗透了一辈子。
陆峥艰难地睁开眼,浑浊的目光牢牢锁着她,嘴唇翕动着,声音轻得像叹息:“遥遥……我走了,你……你别太拼……按时吃饭……”
“我知道。”瑶瑶俯下身,摸了摸他的头,像安抚一个孩子,“你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你走了,有国家呢,还有哥哥们的孩子,我不会孤单的。”
陆峥的眼角滚下一滴泪,想说什么,却没了力气。
他盯着她,像是要把这张看了一辈子的脸刻进骨子里,最后缓缓闭上眼睛,手从她掌心滑落。
夭夭静静地看了他一会儿,轻轻为他掖好被角,然后脱了鞋,躺在他身边,慢慢靠过去,把脸贴在他胸口。
这么多年,他们总是这样相拥而眠,他的心跳曾是她最安稳的催眠曲。
“我陪你走。”她轻声说,“国家的事,年轻人接得上了,我这一辈子,赚的功德够了,该歇歇了。”
当警卫员和夭夭侄子们不放心推门进来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画面:
两位老人并排躺在床上,手还牵着,像睡着了一样安详。
阳光透过窗帘缝隙照进来,在他们银白的发丝上镀了层金边。
几天后,国家新闻联播用了十分钟,公布了赵思遥(夭夭)数十年来的研究成果。
从改良枪械到精密机床,从防弹衣到微型传感器,每一项都深刻影响了国防与民生。“她用一生,践行了对祖国的承诺。”
出殡那天,街道两旁站满了人,有她带过的学生,有受她研究成果庇护的军人,有素不相识的百姓。
大侄子捧着遗像,照片上的夭夭穿着白裙子,笑得明亮,陆峥的照片贴在旁边,穿着军装,眼神温柔地望着她。
风拂过花圈,送来阵阵松涛,人们说,这两位老人,一生为国,一生相守,活成了最让人敬佩的模样。
而他们留下的,远比生命更长久——是挺直的脊梁,是温暖的相守,是照亮后来者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