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民间借贷暗流(2/2)
苏棠从袖中取出三页绢纸。第一页写着\"禁利滚利\",第二页写着\"禁以人抵债\",第三页却是一片空白。她将空白那页对着烛火,渐渐显出淡墨写的八个字:\"官设钱庄,以解民困\"。
烛花又爆了个响。这次火星溅到了赵恒袖口,烧出个小小的焦痕。皇帝却笑了:\"好一个'以解民困'。\"他转向萧夜,\"你怎么看?\"
铁甲将军单膝跪地:\"臣在泉州时见过番人的'银行',存钱反给利息。只是......\"他犹豫了一下,\"要动那些人的钱袋子,恐怕......\"
\"恐怕有人要狗急跳墙。\"赵恒接话,目光落在苏棠发间那支素银簪上。三年前她就是用这支簪子,在宫变那夜刺穿了叛军首领的喉咙。
次日五更,当严续带着十三名御史跪在紫宸殿前\"死谏\"时,赵恒正在寝宫为苏棠描眉。画到眉梢时,他突然问:\"那寡妇的女儿,安置好了?\"
\"在臣妾的绣坊学手艺。\"苏棠将一盒口脂推到他面前,\"用的是陛下私库的银子,没走宫中的账。\"
皇帝蘸了点胭脂,在她唇上轻轻一抹:\"皇后这些年,到底用私库救了多少人?\"
苏棠笑了,这个笑容让她眼角的细纹变得生动起来:\"不多不少,刚好对得起当年陛下在洞房里说的话。\"
他们都没提那晚赵恒说过什么。但此刻窗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接着是萧夜压抑的声音:\"陛下,登闻鼓院那边......\"
赵恒放下眉笔,看见铜镜里映出苏棠骤然绷紧的下颌线。她飞快地将那支银簪塞进他手里:\"带着这个。\"
当皇帝的身影消失在晨雾中时,苏棠转身打开暗格,取出一本蓝封账册。扉页上写着\"永济钱庄\",落款却是三年前的日期。她指尖抚过某个名字时,窗外突然传来乌鸦的叫声。
紫宸殿上,赵恒看着跪了满地的朝臣,突然笑了。他举起那本《两浙路民间钱引录》,当众撕成两半:\"即日起,民间借贷月息不得超过一分二。各州设官办钱庄,息不过八厘。\"
严续猛地抬头:\"陛下!这会引发......\"
\"引发什么?\"赵恒走下御阶,靴底碾过地上的账册碎片,\"挤兑?骚乱?还是......\"他突然弯腰,从严续袖中抽出一张纸条,\"这个?\"
纸条上只有五个字:\"子时,烧账本\"。
朝堂死一般寂静。突然,殿外传来急促的鼓声——是登闻鼓!接着是撕心裂肺的喊冤声:\"草民要告江宁钱庄逼死我娘!他们连棺材都要抢去抵债啊!\"
赵恒转身时,看见萧夜押着个五花大绑的人进来。山羊胡掌柜面如死灰,怀里掉出本账册,翻开的页面上赫然写着某位尚书的名字。
雨又下了起来,这次是倾盆大雨。苏棠站在寝宫窗前,看着雨幕中匆匆来往的禁军。她手中握着一枚玉佩——是今早从赵恒枕下找到的,上面刻着\"同舟共济\"四个小字。
女官匆匆进来,递上一封火漆密信。苏棠拆开后微微蹙眉,信上只有一行字:\"北边来人了,带着珍珠。\"
她走到妆台前,将银簪缓缓旋开。中空的簪身里藏着一粒药丸,在烛光下泛着诡异的蓝色。窗外的雨声中,隐约夹杂着马蹄声,由远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