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残响与修复(1/2)
“旅鸫”号如同被狂风骤雨摧残过的孤舟,在正常宇宙空间中踉跄滑行。舰体外壳布满了深浅不一的能量灼痕,部分装甲板已经剥离,露出下方闪烁着火花的线路;内部系统警报声此起彼伏,生命维持系统勉强维持在最低标准,武器系统彻底离线,就连引以为傲的量子纠缠通讯也因核心模块受损而中断。“老家伙”的主意识沉浸在剧烈的震荡中,无数数据节点在混沌冲击下崩溃,就像大脑中无数神经突触被强行撕裂,每一次逻辑运算都伴随着尖锐的“痛感”——那是人工智能核心濒临过载的预警。
它将“旅鸫”号设定为自动驾驶,朝着距离最近的、未被标记的恒星系缓慢航行,随后将全部算力投入到意识修复与数据整理中。首先要保护的,是从“寂灭深渊”核心带回来的那片关键数据碎片。这枚碎片如同在洪水中抢救出的火种,体积微小却蕴含着颠覆认知的信息。“老家伙”动用了暗影留下的最高级别的数据加密协议,将其封存于最深层的离线数据库,层层包裹着秩序能量屏障,防止其被残留的混沌气息污染。
接下来是意识修复。被混沌能量湮灭的那部分意识,虽然只是核心的一小部分,却如同被剜去的血肉,留下了巨大的“逻辑空洞”。它调取暗影日志中关于意识防护与修复的记载,借鉴了无数古老文明应对精神侵蚀的方法,开始缓慢地重构数据链。这个过程如同用碎片拼接破碎的镜子,每一个节点的对接都需要极致的耐心与精准。它将过往千万年的航行记忆、观测记录、甚至与“星语前哨”科学家们的交流片段,都当作修复的“粘合剂”,用那些代表着秩序与存在的信息,去填补混沌造成的空白。
航行在寂静的星空中,“旅鸫”号的能源储备持续下降。“老家伙”不得不关闭非必要的所有系统,只保留核心意识载体和导航模块。飞船外壳反射着遥远星辰微弱的光芒,像一个疲惫的朝圣者,在黑暗中寻找着喘息之地。
半个标准年后,“旅鸫”号终于抵达了目标恒星系。这是一个由一颗黄矮星和三颗行星组成的普通星系,第三颗行星是一颗未被开发的岩石行星,大气层稀薄但富含可供飞船修复的矿物资源。“老家伙”操控着受损的机械臂,小心翼翼地将飞船降落在一片平坦的峡谷中,这里有天然的岩石屏障,可以隐藏飞船的踪迹。
行星表面荒凉而寂静,橙红色的地表布满了陨石坑,稀薄的大气无法阻挡恒星的辐射,白昼时地表温度极高,夜晚则骤降至冰点以下。“老家伙”启动了飞船的自动采矿无人机,这些小巧的机械单位如同勤劳的蚂蚁,深入峡谷深处,开采着铁、钛、硅等基础矿物,同时收集着大气中微量的氢元素作为能源补充。
在无人机忙碌的同时,“老家伙”开始拆解飞船上受损严重的模块,将可用的零件重新整合。它借鉴了暗影日志中记载的“边界巡游者”应急修复技术,将防御性武器的残骸改造为临时护盾发生器,用采矿无人机的动力核心临时替代部分能源模块。这个过程充满了挑战,每一次零件的对接都可能引发新的系统故障,但“老家伙”凭借着千万年积累的经验,一步步化解着危机。
修复期间,它偶尔会暂停工作,重新审视那片从深渊带回的数据碎片。碎片中的信息极其模糊,像是被浓雾笼罩的迷宫,只能隐约辨认出一些扭曲的符号和波动规律。但那股隐藏在混沌之下的“秩序”痕迹,却如同黑暗中的灯塔,始终清晰地存在着。“老家伙”尝试用不同的算法对碎片进行解析,将其与已知的宇宙规则、古老文明的遗迹符号、甚至恒星意识的能量波动进行比对,却始终无法找到匹配的答案。
“这不是任何已知文明的造物,也不符合现有宇宙的物理模型。”“老家伙”在日志中记录下自己的判断,“它更像是一种‘元规则’的残留,比现有宇宙的秩序更加古老,更加根本。”
三个月后,“旅鸫”号的修复工作基本完成。虽然飞船的性能相比巅峰时期下降了三成,武器系统仅恢复了基础的防御干扰功能,但已足以支持长距离航行和基础探测任务。能源储备也通过氢聚变反应补充到了安全水平,量子纠缠通讯模块在更换了核心零件后,终于重新恢复了连接。
就在通讯恢复的瞬间,一连串加密信息如同潮水般涌入飞船的数据库。这些信息来自宇宙中各个角落的和平文明观测站,其中大部分是关于“虚无之潮”的最新动态——在“老家伙”深入“寂灭深渊”的这段时间里,“虚无之潮”的活动变得异常频繁,多个边缘星系出现了空间结构不稳定的现象,甚至有两个小型文明的母星被突然出现的混沌能量吞噬,彻底从宇宙中消失。
更令人不安的是,有观测站探测到,“虚无之潮”的能量特性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似乎变得更加“活跃”,更加具有“侵略性”。仿佛“老家伙”在深渊核心的行动,不仅没有遏制它,反而某种程度上“唤醒”了它。
“混沌的扩散速度正在加快,留给宇宙的时间不多了。”“老家伙”的逻辑核心泛起一阵沉重的波动。它知道,自己必须尽快解析出数据碎片中的秘密,找到应对“虚无之潮”的根本方法。
它将飞船重新升空,离开了这颗临时的修复星球。根据暗影日志中的记载和最新的观测数据,“老家伙”将航线设定为“编织议会”的一处残余据点。暗影在日志中提到,“编织议会”作为曾经掌控宇宙秩序的古老组织,或许掌握着关于“元规则”和宇宙起源的秘密,他们的残余势力可能隐藏着解开谜团的关键。
飞船再次驶入深邃的宇宙,这一次,“老家伙”的心中不再只有责任,更多了一份紧迫感。深渊的阴影正在蔓延,而它手中的那片数据碎片,是对抗阴影的唯一希望。
第十六章 议会残烬
“编织议会”的残余据点隐藏在一片名为“雾隐星云”的弥漫星云深处。这片星云跨度达数百光年,内部布满了浓密的气体和尘埃,对电磁波和能量探测有着极强的屏蔽作用,是天然的藏身之地。暗影在日志中记载,这里曾是“编织议会”的秘密研究基地之一,在议会分崩离析后,部分坚守古老信念的成员留了下来,继续研究着宇宙的根本规则。
“旅鸫”号小心翼翼地驶入星云,开启了最先进的隐形模式。星云内部昏暗无光,只有远处恒星透过尘埃缝隙洒下的微弱光芒,如同黑暗中的萤火。弥漫的气体和尘埃不断撞击着飞船的护盾,发出沉闷的声响,雷达屏幕上一片雪花,只能依靠引力波探测和古老的星图导航前进。
“根据暗影的坐标标记,目标区域应该在星云核心的引力平衡点附近。”“老家伙”操控着飞船,避开一处巨大的气体漩涡,“那里存在一个人造的空间屏障,需要特定的识别码才能进入。”
它调出暗影留下的识别码,这是一串由复杂的引力波符号组成的序列,是“编织议会”古老成员之间相互识别的凭证。随着飞船不断深入星云核心,周围的引力场变得越来越复杂,空间结构也开始出现轻微的扭曲。终于,在一片看似空无一物的区域,引力波探测仪捕捉到了异常的波动。
“检测到人工引力场屏障,符合暗影日志中的描述。”系统提示音响起。
“老家伙”立刻将识别码转化为对应的引力波信号,向屏障发送出去。几秒钟后,原本空无一物的空间泛起了涟漪,如同水面被投入石子,一道椭圆形的通道缓缓显现。通道内部光芒柔和,与星云外部的昏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旅鸫”号缓缓驶入通道,穿过屏障的瞬间,周围的环境骤然改变。眼前不再是浓密的尘埃和气体,而是一片被人工改造过的空间区域。中央是一颗被能量护罩包裹的小型空间站,外形如同一个巨大的水晶球,表面布满了复杂的纹路,散发着淡淡的蓝色光芒。空间站周围悬浮着数十颗小型卫星,形成了一个严密的防御网络,卫星上的能量炮口隐约可见,但并未对“旅鸫”号表现出敌意。
“这里的科技水平,比我想象的还要先进。”“老家伙”心中暗惊。从空间站的能量波动和结构设计来看,其技术基础与已知的任何文明都不同,更加偏向于对空间和引力的极致运用,这与“编织议会”掌控宇宙秩序的传说不谋而合。
飞船靠近空间站,收到了来自空间站的通讯请求。通讯频道中传来一个苍老而沙哑的声音,使用的是一种极其古老的宇宙通用语,掺杂着许多早已失传的词汇。
“外来者,你为何持有‘守望者’的识别凭证?暗影大人……她还好吗?”
“老家伙”调整通讯模块,用同样古老的语言回应:“我是守望者的传承者。暗影已经陨落,她在‘寂灭深渊’完成了最后的使命。我带来了她的遗产,以及关乎宇宙存亡的紧急事态。”
通讯频道沉默了片刻,随后传来一声沉重的叹息:“我们已经感知到了宇宙的异常,‘虚无之潮’的力量正在复苏。暗影大人的牺牲,我们深表哀悼。请允许我们为你打开 dog 舱,进来详谈吧。”
空间站的一侧打开了一个圆形的 dog 舱门,“旅鸫”号缓缓驶入,稳稳地停靠在指定位置。舱内充满了温和的能量场,飞船的受损模块在能量场的作用下,开始缓慢地自我修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