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一网打尽(1/2)
灾民们固然没有处心积虑的地主、富商精明,可他们也不至于傻到被人坑了都还把对方视作好人。
可在走投无路、别无他法的情况下,他们就算知道对方居心不良,却也还是不得不选择与虎谋皮。
谢莞娘能够理解他们的无奈和心酸,所以即使力量微薄,她也还是想要尽可能地多做一些。
只不过她的行善方式,明显不同于那些响应当地官府,打开自家库房,拿出米粮定时定点施粥送药的当地乡绅富户。
那些人给予灾民们的米粥、药汤是免费的,灾民们只要拿着户籍册子去排队即可无偿领取,唯一的缺点就是监管不到位,很多家里根本不缺吃喝的殷实百姓,为了占便宜,也会跑去领取米粥,然后拿回来喂狗、喂猪、喂鸡。
他们才不会去管自己的这做法,会不会让很多领不到粥的百姓饿死,而那些施粥的乡绅富户,他们每天施粥的数量却始终都是定好的那些,并不会因为有人还没领到,就多熬一两锅甚至更多。
而谢莞娘的商队这边,因为他们给予灾民的所有物资都是要收钱的,虽然价格不算贵,但也不是人人都能随意拿取,所以反而不会造成浪费。
来找他们的人,都是实在没有其他办法的人。
他们领不到免费的粥,在野外又找不到其他吃的东西,于是就只能想方设法高价购入。
这种时候,货品价格最低廉,并且还从不缺斤短两的谢莞娘的几支商队,自然就成了灾民们的上上之选。
尤其他们还不像当地的某些黑心地主,借粮给灾民不仅只接受灾民们用田地来抵,而且还故意把田地价格压得很低。
谢莞娘派去的人不仅接受以人易物,而且还愿意在灾民们只能卖人卖地的时候,给灾民们准备一张单独的契书,允许他们在三年内用原价把人或田地给赎买回去。
自然,他们也不会在契书上埋下陷阱,仗着这些灾民基本都不识字、不会算复杂的账,更不懂律法,就坑他们在不知不觉间签下利滚利的高利贷。
灾民们或许见识少、没那么精明,但他们又不是傻子,慢慢琢磨总还是能够琢磨出谁好谁坏的。
自然,来找谢莞娘商队诸人的灾民,就也渐渐多了起来。
再加上当地官府赈灾也算得力,灾民们虽然没能种下庄稼,也没能像往年那样,挖野菜、摘榆钱贴补口粮,但日子倒也勉强过得下去。
反倒是那些原本打算发灾难财的当地富户和外地商队,所得利益远远不如预期。
但他们除了咒骂几句,却也没有其他办法可想,毕竟如今可是大魏的开国皇帝在执政,在灾区相对安稳,并没有爆发民乱的情况下,他们可不敢触皇帝的逆鳞,随随便便出手杀人。
他们不高兴,谢莞娘却是高兴的很。
商队频繁传回好消息,受灾地区不仅局势安稳,而且还已经接连落了一大一小两场雨,灾民们可以趁此机会,抢种一波生长周期短的作物和蔬菜,日子也算有了盼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