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神箭传说 > 分节阅读 468

分节阅读 468(2/2)

目录

“主公,刘虎派人送来一封信。”朱时俊风尘仆仆地赶来,脸色似乎有些忧虑。也不知道朱时俊到底是幸还是不幸,当初郑氏多次拉拢他,甚至郑南雨还与他颇有交情,可是他却鬼使神差地毅然投向了赵长河。征北之战让他风光了整整十年,可是上天却给他开了个天大地玩笑,本以为凭着赫赫战功可以取代章盛,问鼎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地大将军之位时,赵长河却被封了个高高的爵位,然后丢回老家养老去了。

好不容易因为章盛以其制衡三家而再度出山,但却一下子把三家给逼反了,连赵长河自己也因平时太过跋扈而遭小皇帝忌恨,只得背上反叛之名企图在乱世中浑手摸鱼。不过这鱼却并不好摸,杨诚不到两个月便将关中地混水给澄清了,赵长河还没来得及进一步发展势力,便失去了坐山观虎斗的位置,直接面对来势汹汹的刘虎。

朱时俊这一生随着赵长河,也算是尝尽了起落的滋味。他也算是个有些才华的人,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赵、史两家虽是世族,却在三家打压下挣扎求存,既无自己坚实的领地,也没有多少交往的世族,至于私兵,那更是少得可怜。朱时俊几乎竭尽全力,也无法阻止赵长河走到今天这样的窘境。想起那几难好转的前景,他这个赵、史二族的首席智囊也不禁黯然。

“刘虎”赵长河显然有些意外。赵史二家说起来和刘虎还有些渊源,刘虎能从一名小兵成长到今天的地位,若不是当初史达贵的赏识,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可惜赵史二家的实力远不如三家,自然也不可能像潘家那般将杨诚推上封疆大吏的高位。是以刘虎一到长安之后,便再与赵史二家没有了瓜葛,甚至在赵长河再度出山后,坚定地站在了陈博一边,与其对抗。而现在,双方更成了战场上的敌人,再无转换的余地。

朱时俊点了点头,神色凝重地说道:“据我们的密探传回的消息,刘虎得潘家之助,轻易便平定了渭北。可是他之前故意与潘家演双簧,让他们以为他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平定渭北。实际上,他早已屯兵冯翊,随时都可能进攻并州了。”

“潘家这个消息倒还真是有趣,只是不知道可以在郑南风那里换到多少东西。”赵长河露出一丝苦笑,撕开了信封。他在并州虽然并不好过,但却一直关注着关中的形势。以他的眼光,早就觉得潘家的两次逃跑颇有些蹊跷了,以前还道潘氏想要暗中保存实力,却没想到竟然投靠了朝廷。也不知道潘氏阀主潘泽林是怎么想的,莫非他真是老糊涂了竟然天真的认为这时倒戈便可以让潘家得以保全吗对于陈氏的风格,他应该是非常清楚的吧。

“洛阳城易守难攻,郑氏若真拖垮了杨诚对我们并没有好处,到时恐怕还会两面受敌。主公不会真的想把这个消息告诉郑氏吧”朱时俊皱眉道。他们这次可是要打郑氏的主意,只要做出此事,双方便再没有一点再度化解的可能。郑氏的衰落无疑对他们来说是个好事情,若是其度过这个难关,他们的日子便不好过了。

“当然”赵长河笑了笑,展开信纸一看,不禁呆住了。

第七卷 第一百二十一章 决战洛阳十五

第七卷 第一百二十一章 决战洛阳十五

明将至,一个站在洛阳城楼高塔上的士兵正如鸡啄米睡,间或又突然惊醒,紧张的探查模糊的周围。洛阳城的岗哨每日六轮,每一轮士兵只负责警戒两个时辰,这对他们来说算得上是相当轻松了。不过值夜仍然对绝大多数士兵来说都不是一件快乐的事,特别是黎明前那一岗,很少有人能精神十足的站满这两个时辰。只是孙尧安对于偷懒的士兵惩罚极是严格,即使再疲倦也没有人敢明目张胆的在岗楼上睡觉,就算如这明士兵那样打打瞌睡,那也得小心翼翼,一旦被发现,轻则一顿板子,重则连小命也不保。

“咦,那是什么”一名士兵惊奇的声音隐约传来。洛阳城墙上这种临时搭起的高塔每隔数十步便有一座,仅一面城墙便有上千座之多。即使是一百座里只有一个机警的士兵,任何人要想靠近城墙都极难不被发现。由于塔与塔之间的距离,不要说呼噜声,就算是稍稍大声一点的嘀咕,也容易被临近的高塔上的士兵听到。负责警戒的士兵从各部抽调而成,孙尧安又故意将其打乱,绝不会有同营士兵相临的情况出现,甚至每一次负责警戒,临近的士兵都极少相同。一来士兵们相互陌生,不会因闲谈而误事;二来孙尧安又设下重奖给举报的士兵,每座塔楼不仅得监视好自己所负责的范围,还得提防或者监视着临近的塔楼。

打瞌睡地士兵一惊,立即挺直了身板。虽然他只打了一会瞌睡。但若是被旁边的士兵举报,日子也绝不会好过。当然,一般临近塔楼之间互相举报的情况并不常见,这样的举报根本难以隐藏自己地身份。一旦被人获知爱打小报告,那在士兵中便难以立足了。“什么呀”装模作样地打量了一下四周,已经完全清醒过来的士兵却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不由疑惑地向旁边的士兵问道。

那名士兵却并不回答,只是指了指城外,一脸的震惊。“不会吧,这是什么呀。”有了同伴的指引,这名士兵终于发现了异样,当下不由倒吸了口冷气,脸上浮现出与那名士兵相同震憾的神色。在洛阳城五里之外。一夜之间竟然又凭空出现了一道城墙虽然因为距离太远只能看到个大概,但那长达数里,突出地面近丈的东西,若不是城墙,又会是什么呢

随着天际那一缕金光射来,越来越多的岗楼发现了这道突兀的城墙。所有见到的人都露出难以置信地表情,毕竟头一天那里还是一片平坦的原野。甚至有的人惊疑之下,忍不住怀疑自己是记错了还是眼花了,不住向旁边的士兵询问。一时间城楼上议论之声四声,往日最为清静的黎明时分。竟然出现了鲜有的热闹。

“呜”一名士兵似乎有些忙乱,竟然拿起号解便吹了起来。不过这种情况却让他有些蒙了,吹得竟然是敌人来袭的警报。

“你不要命了”左右两座高塔上的士兵闻声一惊。几乎异口同声的向他骂道。按孙安立下的规矩,发现敌情而不报,当斩这其中一种情况,便是当周围有士兵发现敌情并鸣号时,而你却没有及时地鸣号。当然,若是谎报军情。那更是死路一条。

见到这名士兵吹响了号角。其他两名士兵都有些手足无措的模样。这当然应该算得上是敌情。但是除了那堵突然出现的墙外,连敌人地一个人影也没有。若说是敌人来袭,似乎又有些不恰当。不过既然出现了这堵墙,那么毫无疑问,敌人必然就在其后。按孙尧安的规矩,十里之内出现敌人便要以敌袭视之。

“呜”同样感到惶惑的士兵显然不在少数,但在听到有人吹响号角之后,他们便有些慌张起来。别人吹了号自己没吹,事后追究起来,那可是死罪呀。无奈之下,便有不少人跟着吹响号角。这样一来,其他人显然也不敢再作犹豫,一时间之间号角之声大作,上千号角齐奏,就连城中央的大郑宫也清晰可闻。

“怎么回事”孙尧安披着一袭睡袍冲了出来,一夜的饮宴并没有让他的精神有丝毫地萎顿。终日饮宴不过是他向郑氏表达不满地一种手段而已,他自己只是做做样子,根本就没有真地喝醉。长期领兵的他当然知道阵前饮酒是何等地危险,又岂会犯这样低等的错误。当然,那些将领们倒有不少是真醉了。对于这个,孙尧安倒是毫不在意,甚至还有意识的加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