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7(2/2)
南边所指,便是杨诚所在的交州了。见问到自己,杨诚立即回道:“这些年南越、山黎、安南等族均与我大陈和平相处,其族人多向往大陈文化,很多人已与大陈百姓无异。想来只要不生变故,他们是不会对大陈怀有异心的。”杨诚出任交州剌史后,一改以前拼命打压夷族的做法,改而与他们平等相处,是以这几年各族与交州没有起任何地争端,相处极是融洽。
章盛赞赏地点了点头,对杨诚的做法显然极为满意。“刘虎,你呢”
“我”刘虎微感诧异,因为他与三人相比,均是不同。三人均主一方之军政,而他之前不过是神威营地副统领。匈奴既灭,西域又已归服,中原他又不熟悉,一时便觉得自己无话可说一般。
“中心这颗黑子,说不定就是你呢难道你就没什么可说的”章盛淡淡的问道。
“啊”震惊之余,刘虎地眼中不由放出喜色。“那小子斗胆,京畿虽然只有二十万军队,但却为我大陈之精锐。这支精锐只要一朝不在各大家族手中,那他们便不敢妄动”
“好,好。”章盛连连说好,起身向外走去。四人诧异之时,章盛的声音远远传来:“谭渊,来我书房一会,你们三个稍等。”
四人相视一眼,若刚才只是试探,现在恐怕就是要单独面授机宜了。想着自己能被章盛选中,每一个人脸上均一些期待和激动之色。
第五卷 第十六章 纵论大势
第五卷 第十六章 纵论大势
诚哥,该你了。”刘虎一脸得色的从章盛的书房出来大声说道。
“大将军和你说了些什么”杨诚站了起来,略有些紧张的问道。不知章盛有意还是无意,竟让他最后一个进书房。谭渊和南乘风从书房出来后,均是急匆匆的离去了,显然急着去办章盛交待的事情。
刘虎咧嘴一笑,道:“快去吧,晚上再说。”
杨诚瞪了刘虎一眼,当下也懒得与他计较,整了整心神,向章盛的书房走去。看着那栋古色古色的屋子越来越近,杨诚心中却说不出是什么感觉。听章盛的口气,这一次找他们四人,似乎是在安排后事一般。或许真如他所说,他已经捱不到明年了。想到支撑着大陈数十年的大将军章盛,在不久之后便会撒手而去,杨诚心中当然有着说不尽的悲伤。但死亡,却是任何人都不能避免的。特别是像他们这样,在战场上经历过无数次生死体验的人,早已将个人的生死,看得淡了。
暗自吸了口气,杨诚举步向房门踏去。前脚还未落地,杨诚脸上突然现出惊讶之色。在那一瞬间,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杨诚突然之间,觉得一直放在身边的小黑,竟然“活”了过来一股异常清晰的感觉从小黑身上传来,虽然明知它只是一把弓箭,却仍然感觉到它在动一般。
“你怎么了”杨诚伸手拿出小黑,竟情不自禁的低声问道。低头审视着手中的小黑,杨诚不由面露惊讶之色。此时小黑的弓身上,正泛着一种淡淡的光彩,那一道道优美地线条。似乎也在不住跳动一般。就在那一瞬间,杨诚感觉到小黑的欢快。不错,就是欢快,那种久别重逢的欢快的感觉,正从杨诚手上不断传来。这种感觉,也只有当初康铁生剥去柯里撒覆在小黑之上的那层黄金。重回到他手中时,才感受到过。而这一次比上一次更为强烈,杨诚甚至产生一种错觉,小黑似乎在挣扎着要脱离他的手,自己冲进去一般。
杨诚猛地摇了摇头,似乎想把这个诡异地幻觉甩掉。努力克制住自己想要松开小黑的念头后,杨诚深吸一口气,将小黑放入怀中。虽然他也觉得自己的感觉有些不可思议,但他却深信。章盛的书屋之中,一定有什么与小黑关系极为密切的东西,才会令得小黑如此。
带着一肚子的疑惑,杨诚轻轻的踏入章盛的书房。“过来坐。”章盛低沉的声音顿时传来。杨诚探眼望去时,后者正躺在一张竹制地长椅上,双眼微闭,神太安详。
杨诚一边依言走去,一边打量着屋子里的情况。章盛的书房比潘泽林的书房还要大上不少,不过与之不同的时,整个房内。除了章盛身后的一张长桌上堆着两摞业已发黄的书以外,其他地方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兵器。与其说这是书房,倒不如说是一个兵器库。不过这倒正合章盛的身份,章家本就不是什么书香门弟之家,章盛被皇帝赏识之前。也不过是个守门的小官而已。
“怎么样。是不是觉得我这书房名不副实啊”章盛缓缓地睁开双眼,一边坐起来一边笑着说道。
杨诚笑了笑。恭敬的回道:“大将军的书房,确实与众不同,若是一屋子的书。末将反而会感到奇怪。”
“那你是说,我这糟老头子不过是个粗人喽”章盛故作责问的说道。
杨诚歉身一礼,正色说道:“大将军戎马一生,见闻广博,岂会拘泥于书本。天下能入得大将军眼地书,恐怕已以了了无几。”
“我还以为你是个老实人,哪知道和刘虎那小子一样,只会挑好听地说。”章盛乐呵呵的说道,指着旁边地一张椅子,未意杨诚坐下。
“哪里,末将也只是”杨诚脸色微窘,说到拍马屁,他可比刘虎差远了。
看着杨诚那样子,章盛不由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脸皮这么薄,以后怎么指望你和三大家族斗啊”
杨诚唯唯喏喏的点了点头,像模像样地端坐在章盛面前。“大将军这么说,难道三大家族真的会”
章盛叹了口气,正色说道:“大陈从立国到现在,一直多灾多难。从高祖起兵夺取前朝江山直到少帝在位,百余年间竟难有数年的安稳。说起来,大陈的五任皇帝,虽然称不上圣主,但也无一昏君。你可知道,却为何一直无法摆脱内忧外患,积弱不振吗”
“末将不知。不过我大陈这些年连平匈奴与西域,国力已远远超出周围各族,声威大振,应该谈不上积弱不振吧”杨诚疑惑的问道。
章盛摇了摇头,沉声说道:“国若强,四夷怎么敢轻易挑衅”
“这”杨诚一时语塞。章盛所说也并非没有他的道理,大陈连战连胜,却仍然是危机四伏。匈奴与西域才平,乌桓又起,虽然实力比起前两者均要弱,却是野心勃勃,一旦有机可乘,却未必不会挥军进犯。而且大陈经过这些年的不断征战,虽然涌现出几支战力极强的
但国力却是大为损耗,人口钱粮,几乎是在逐年递减
“说起来,这祸根要追溯到大陈立国之时了。太祖本是前朝镇守一方之大将,虽然才能出众,但威望却并不足以服天下。之所以能夺得天下,不过是借着靠近帝都,趁着天下大乱之机,一举攻下帝都,成就帝王之业。为了让帝位稳固,太祖对当时的各大世族,均是极力笼络。对于不顺从的,又任意杀戮,不知埋下多少祸根。”章盛叹气说道。
对于这些陈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