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会报答你 发大财的机会你都不要?……(2/2)
“二姐,你是说已经给三哥办好了留学手续?以后三哥也在米国留学读书?”
“是。”看着小妹高兴得不可置信的模样,林二玉也牵动嘴角跟着笑起来。
看来这个决定是正确的,一家人在一起,比什么都高兴。
林小堂的确很高兴。
仿佛又回到当初一家人挤在纺织厂旧职工宿舍楼那栋拥挤狭窄的老房子里的时光。
贫穷且相互扶持。
富贵容易迷人眼,如今家庭条件已经比往日好出太多,一家人却也没因为富裕产生隔阂,还是原先那样相亲相爱的氛围。
这点很是难能可贵。
几人在餐厅高高兴兴解决晚餐后,林小堂回了学校,林三满也去了自己学校报道。
至于林二玉和洛克,忙着在米国安置。
两周后,林二玉来学校找她。
很是郑重地提问:“小妹,我想在这里做生意,但是发现很多都不太懂,你有什么建议没有?”
嚯哟,这才过了两周,二姐就按捺不住了?
林小堂笑道:“你不先适应适应环境?”
两人走在学校的操场跑道上,林二玉擡眸看了一眼四周朝气蓬勃的大学生,“我已经适应了,我就只想着要怎么搞钱,但是我观察一周,发现这里和咱们国家不太一样,做什么生意比较保险呢?”
“为了更加妥当,要不我还是做老本行?这里的服装市场竞争力大吗?要是有搞头,我看我还是做这一行比较好。”
林小堂默默听着,没发表意见,只将林二玉拉到一旁的草坪上坐下。
“二姐,你来了这边,观念得要变一变,这里有一种更快更高效回报率更大的赚钱方式。”
林二玉一听,双眼一亮:“真的吗?什么赚钱方式?”
这要说起来可就话长了。
林小堂斟酌片刻,长话短说,“二姐,这么说吧,你以前从事的服装行业,那是实体行业,在米国有一种金融行业,是不生产东西的……”
话还没完,林二玉纳闷:“不生产东西,怎么赚钱呢?”
林小堂继续解释:“比如,有一些初创公司想要发展,但是没有足够的发展资金,这个时候你手上有闲钱,就可以借给这个公司发展,公司发展得好,那么你也就跟着赚钱,这个概念二姐你能听懂吗?这就是风险投资。”
林二玉似懂非懂,“你这话的意思我能明白,但是具体操作起来是怎样呢?我为什么可以赚钱?是和放贷收利息一样吗?”
“比方说,我把钱借给别人,我可以打欠条,然后加点利息。那我把钱借给公司去发展,到时候也是靠着利息赚一笔?”
“不是不是。”林小堂连忙解释,“你这投资的钱,是要去买公司的股份,这个股份就是……”
得,真要细细解释起来,怕是很难理解。
毕竟国内连股市都还没发展起来,人们对股权股份股票的概念几乎没有。
以前所有的工厂都归国有,哪有什么股份构成。
林小堂想了想,“是这样的,二姐,比如你现在有一家公司,你想扩大生产规模,把公司做大做强,但是又没有那么多的资金去建厂房、买设备、搞研发,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发行股票,向公众筹资金。”
“别人如果看好你这个公t司以后的发展,就会买你的股票,如果以后公司发展好了,股价上涨,他们也会跟着赚钱,反之,如果公司发展不好,股价下跌,他们就会跟着亏本。这样就是和公司一起承担风险,分享收益。”
“我说这么多,只是给你一个基础的概念,你如果感兴趣,不妨多看看相关书籍,然后去华尔街证券公司找份工作,实地了解一下股票的运转,这样学得更快。”
……
林二玉一下子来了兴趣。
“这简直和赌没两样嘛,都是高风险高收益,不过我喜欢!”
尽管对于这个行业还是一知半解,林二玉已经憧憬起赚了大钱的未来。
人生嘛,就得搏一搏。
以前在国内存的那些老本就当是新地方的练手资金,要是输光光,她就回港城让大哥养!
林二玉顿时浑身充满干劲,“行,我就先去华尔街找份工作吧。”
看着她跃跃欲试的模样,林小堂忍不住泼冷水,“二姐,你先别这么乐观,华尔街的证券公司招人要求不低。”
“再高又能怎样,他们总不能招一个清洁工也要哈佛毕业吧?我就算去做清洁工,我也要混进去!”
林二玉放下豪言壮志,雄赳赳气昂昂地走了。
看着她远去的背影,林小堂哭笑不得。
还别说,她二姐这个性子,的确可以去华尔街去拼一拼。
以前大家都规规矩矩地进厂上班,二姐就能偷偷摸摸去卖手工品,接收新概念新事物,对二姐来说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让她去折腾吧!
林小堂目送二姐走远,才慢慢收回视线。
刚才一番谈话让她想起国内股票市场的发展,回到宿舍后,她拨通一位老熟人的号码。
对面接通,林小堂熟稔地打招呼:“最近怎样?适应剑桥大学的生活了吗?”
“嗯?难得啊,今天怎么想起我来了?”宁志杰惊讶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
这是他来剑桥后,林小堂的第一通问候电话。
可惜他太了解林小堂的性子,这人肯定不是简单来问候一句。
“说吧,什么事?你没事肯定不会打电话找我闲聊。”
自从两家没做成亲戚,宁志杰对此很有意见,要是当初林小堂的二姐和他小叔叔在一起,两人关系不知道有多好呢。
好在现在也不差。
看,林小堂还能时不时主动找他。
这也够了。
“其实也没什么事情,只是想着过不了几年,国内应该会发展起股市,你家人不都是在沪城么,我看国家要发展股市,肯定先在沪城试一试,你要不要让你家人往这个行业先发展发展?”
“嗯?怎么突然提起这个?”宁志杰听着一脸懵。
林小堂笑笑,“没什么,就是提醒你一下。”
90年沪城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一批人靠着这个风口发了大财,宁志杰的家人正好都是沪城人,能抓住机遇最好不过。
“怎么,发大财的机会你都不要?”
“要,当然要!”宁志杰咧嘴笑了,尽管心里不太相信,嘴上依旧许下诺言,“要真发了财,我会报答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