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与宿敌之子成婚后 > 第80章 死灰 这章有点吓人

第80章 死灰 这章有点吓人(1/2)

目录

第80章 死灰 这章有点吓人

冷元朔看着冷元初涨红的脸, 握住她攥紧衣角的手,语气急促:“我带你走!佩兰,你与蘅姑换下衣服, 快!”

佩兰急忙拉着小姐到暗处,互换了二人的穿着。

好在她们身高相同, 佩兰把冷元初头上精细的钗环钿头全部取下,插上一只昆仑玉雕的墨兰簪。冷元初快步走出来时自行戴了遮面, 与冷元朔点了点头。

冷元朔急言:“你先走屋后那个旁门,我带佩兰上轿把宫里人引走后,你快些到怡园等我!”

“是。”冷元初小心翼翼走出铜门, 沿着潮湿的楼梯离开地下暗室。至亮处揉了揉被光线刺痛的眼睛, 步到庭院,踩着无人打扫的枯枝烂叶走到侧门,使劲推开生锈的铁皮板——

温行川正站在门外,冷寂寂看着她。

冷元初彻底断了呼吸。

房檐滴挂的冰棱整根掉下来,折了那道照在冷元初面颊的光线。单纯的面如死灰已不能形容冷元初的神色,偏门、旧衣,以及一双哀莫心死的杏眸,足够告知过慧尽妖的温行川, 她想逃。

温行川一言不发上前一步,握住冷元初的手, 拽着她沿着发霉的墙角向巷子外走。

冷元初被石头绊了一下, 温行川并没回头,握紧柔荑的手更用力地拽紧。

肩膀被男人饱含愤怒的拉扯抻得痛, 但冷元初不敢出声,由着温行川带她到正门。

龙虎卫那些着赤色铠甲的男人,正围做一圈, 用长矛对准冷元朔和被他护在身后的佩兰。

龙虎卫是从前郡王府的侍卫和暗卫整编,最忠于温行川,只等一声令下,立即将二人斩杀于此。

除了叶骏。

“陛下。”叶骏看到帝后二人走近,立即曲膝拱手。他担忧佩兰安危,可想到冷二爷算是陛下除了父母最敬重的长辈,微微松了口气。

“来人,把他和她,拿下。”温行川凛冽的目光扫过伤口尚未痊愈的得力干将,落在神色自若的冷元朔身上。

他侧了下头,看到冷元朔身后那个丫头,穿着他为冷元初精心准备的羽衣蝉裙,冷笑一声。

“你不配穿,脱下!”

“温行川,你让他们碰一下试试!”冷元朔怒火“腾”地升起,走向外甥,却被温行川一把抽出腰侧的长刀,对准鼻尖。

“愣着做什么?拿下!”温行川怒吼。

“温行川!”冷元初骤感头皮发麻,立即握住温行川高擡的手臂,言辞恳切:“这都是我的想法,与二爹无关,你不能……”

“你叫朕什么?”温行川侧首,寡淡言道。

“……陛下。”冷元初半垂下眼睫。

温行川喉结轻滚了一下,转回视线,看向冷元朔,凛道:“朕曾被好姨父骗过一次,怎会再被骗第二次?既然你贼心不死,朕连这四年遭受的,一并和你算算,来人,把他拷上,压到天牢!”

冷元朔早料会有今日,漆黑的脸色镇定如常,睨了眼叶骏,道:“蘅姑,你不必拦,保护好你自己,但是温行川,你不要伤到佩兰,我告诉你,没有她,就没有蘅姑今天!”

温行川拧着剑眉瞥过佩兰,只刹那间便收回疑虑,“我不对女人动手,她自有去向,叶骏!拿下!”

“慢着!”紧张的气氛被远处高昂的声音打断,温行川侧身,看到冷元朝大步而来。

温行川盯着这位重臣的鞋尖直到近处,才擡眸,好整以暇看着盛满怒色的首辅。

“你放了我二弟。”

“不放。”

“温行川,我没有和你说笑的意思,放了他!”

温行川气定神闲收刀,把躲在他身后的冷元初拽到身前,贴着云鬓,咬着槽牙道:“若没有你们,朕不会和皇后有这么多的矛盾,依朕看,是给你们太多的权力,让你,让整个冷氏族多活了这么些年。”

“冷元朝,你别忘了,在前朝时处处挤兑我父亲的是你,杀先帝的亦是你,而今你为了保命,竟又想方设法让蘅姑成为你的女儿?

冷元朝,这权臣奸臣佞臣忠臣,你是都想当?干的是遗臭万年的活,端的是名留青史的好名声?”

冷元朝沉眉怒斥:“温行川你不要胡搅蛮缠!”

“既然想做国丈,这首辅的位置,就别坐了。”温行川勾下唇角,指示叶骏,“扒了他的官袍,一并押走。”

“陛下!陛下!不行!”未等叶骏领命,冷元初环住温行川的腰,仰着头看向温行川,琉璃眼瞳复上一层水雾,“你……”

温行川颔首看她,倒也不气,擡手刮了一下她的鼻尖,“秋蘅,你一点都不傻,还知道抱着朕,想让朕看在宠你的面子上饶了他们。”

“但蘅蘅,朕不能松给你这个口子,这是你在朕面前口口声声说爱冷元知的惩罚!叶骏!还愣着干什么!”

“是!”叶骏没再废话,站在冷元朝身前。

“陛下,陛下!”冷元初哭了起来,扶着温行川的身躯就要跪下,又被温行川一把拉起。

温行川既然说过不想妻子跪向她就不会让她自甘下贱,却又怒极反笑,端住冷元初的下颌恨言:“你不要总觉得自己委屈!四年前抛弃朕的时候,可有想过今天!”

冷元初委屈地摇头,那时就要死在行殿里,她能怎么办,需要他的时候,他又不在!

“我还能怎么做,陛下,你饶了他们好吗?我进宫,我不想观堂了……”冷元初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握着温行川镶嵌玉牌的腰带,肩膀颤颤巍巍地抖。

就连数十被训练得无情无义的龙湖卫士,也被他们皇后娘娘哭声所心软。

唯有温行川,一动不动,居高临下看着冷元初的头顶。原本为她亲手设计的那么多头面,被她弃如敝履,戴在旁人头上。

她从来都不在乎他。

到现在,她还在唤那冷元知的表字,他在她这张诱人的朱唇里,只是毫无礼貌的大名或是被迫的一声陛下!好,很好!

温行川呼吸很重,胸腔起伏,周身散发的寒意让冷元初渐渐止住哭泣。她不明白事情何至于此,握着他的手逐渐松开,无力地垂在身侧。

前日突然得知冷元朝是她的父亲,今日才得知佩兰是她的恩人,现在,他们都要被温行川抓走。

温行川在剥离她所有的亲人,是要她孤零零在那个让她胆寒的黄门红墙里,与世隔绝。

“陛下。”冷元初麻木唤他,“我不想活了。”

“孩子,蘅姑,你!”冷元朝正与叶骏对峙,听到女儿的话突觉耳鸣,推开叶骏走到温行川眼前,短暂的凝滞后,撩起衣裾向他跪了下来。

“我不要这身官服,只想我的女儿,幸福快乐。”冷元朝取下头顶官帽摆在温行川的鞋前,随即主动解扣脱下正红鹤补官袍,只着洁白的中单。

从未向谁折下脊梁的冷元朝,此刻为了弟弟,和尚未理清关系的秋蘅,向温行川叩首。

“岳父放心,朕会给她想要的幸福。”温行川语气里有着拒人千里之外的凛漠,又似乎是在家臣面前留有一丝客气,俯身触了一下冷元朝的肩膀,一如在朝堂之上君臣和合。

可讲出的话,直教已被拷住手腕的冷元朔心寒。

“整个冷氏家族,该给百姓一个交代了。朕的妻子不需要是什么冷氏女,冷元朝,就算她是你的亲女儿,朕也不认。

她就是秋蘅,所谓后盾,有朕足矣。至于你们,还有穗德钱庄,朕早整理罪证,是时候处决了。”

温行川说罢,环着冷元初的腰要她贴近,在她额头深深留下一个吻,语气缠绵:

“随朕回宫,册封后,朕有很多事情要和你讲。”

-

今日在宁五品以上的官员全部来到太和殿,只是这册封仪式比他们想的晚了些许。

诸位官员压着嗓子议论纷纷时,听闻一太监高喝“陛下驾到——”

纷纷止言,分成两列面对面跪在地上,恭迎陛下进殿。

寻常早朝,诸位大臣要用余光看着蘅元帝绣着暗龙纹的锦靴走过眼前,再听他登上须弥台坐在龙椅上的声音,才会默契起身,与陛下一同完成周而复始的例行公事。

但今日,蘅元帝稳重的脚步声,被一串拖沓的声音打乱。

独属于帝王的香气,混杂着清幽的花香,但叫着庄严的太和殿里多了几分新鲜。

通道边缘,位居五品大理寺寺正的施无为,第一时间看到绣着金牡丹的裙摆自他的手背飘过。他侧头小心看,惊见皇后随着陛下一并登上须弥台。

玲珑的背影似有些撑不起一寸千金的袆衣霞珮,但那裙摆之上高昂头颅的金凤,正在用红珊瑚做瞳的凤眼鄙夷扫视堂内所有男人。

“这……”苦读十载诗书的臣子心中细微地不舒服,大抵是因为,后宫妇人出现在这男人们议政的太和殿,总有些……不妥吧?

近来大理寺几乎全部人马都在为娘娘当年的遇刺下毒案忙碌,这位薛寺正寻常是没有资格上朝的。

今日第一次见这位皇后,他涌出很多念头,最终还是吃劲克制压了下来,避免节外生枝。

坊间这几日突然冒出更多流言蜚语,他的顶头上司赵叡未经领命即迅速查出,是苏日娜走时故意找人散布的。

晨间一道皇命,九十九个造谣者枭首于三牌楼外,尸身七日内不得收敛。

施无为摇头叹气,看起来陛下势要为了这个女子,和黎民苍生作对了。

待帝后稳坐高台,小公主一步步走到大殿正中跪向父母。

掌印太监邓邴之清了清嗓子宣告——

“民女秋氏,生而端慧,性秉温恭,恪修妇道,夙娴礼则。仁德后爱,卓为坤仪,今授以金册金宝,立为皇后,位陛下之侧,享万民敬仰。

自今日起,宥免刑狱,刑部、大理寺速审在押轻罪囚徒,情可矜者,减等发落;老弱病残者,许保释就医。五品以上官员母妻,加封诰命!

另,皇长女熙安公主子凭母贵,自襁褓之际便灵秀非常,及长,聪慧敏达,温良恭俭,德才兼备。今册熙安公主为皇太女,钦此——”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千岁千千岁!恭喜公主殿下,贺喜公主殿下,殿下千岁千千岁。”满殿朝臣面向龙椅三拜九叩,山呼万岁。

“平身。”

“谢陛下。”

待到众臣起身,惊诧看到那个连日搅动内外朝廷不得安宁的小女子,毫无神采坐在蘅元帝的身旁,一点欢喜的神色都没有。

有几位知道内情的大臣不约而同用目光扫视,没见到首辅身影,心里一沉。

他们知道皇帝这些年都在想方设法让妻子与冷氏家族割席。再见须弥台上目光呆滞的皇后,不由得生出些许怜悯。

世人总道红颜薄命,自前朝起,这帝王枕侧虽是热闹,多是王侯将相乐意献女入宫,哪怕只是女官,也要用来巩固家族稳定换几代繁华,市井百姓,是不愿送女入宫的。

至于后宫争斗,没有哪户人家会阻止女儿争宠,纵使死了,也得压住哀伤草草埋了,有时甚至,还要谢主隆恩。

如今过去这么多年,像是甘干李鹤一众老臣早被温行川清除在外。有臣子想延续前朝旧俗,靠送女入宫巩固地位,都因蘅元帝对亡妻执着的思念或主动或被动地止住想法。

如今能知道这帝王身侧坐的是旧人的官员已经不多,多数见之于君的中坚新臣,已经在心里嘀咕起:这秋氏又是何许人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