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民国大小姐不作啦17 我有一个计划!……(2/2)
这也是宋弦歌变相加薪的一种方式。
目前工人薪资太低,连基础食宿都无法保证,如何保证产出?
但也不能盲目全加薪,只加给能创造更多产出的人。
考虑到工人大多数是不识字的,考试也不必写卷子。
那样也太脱离实际。
考试分为口试和实操两个部分。
只要听安排,认真学,基本不会太难通过。
工厂学校要实现,最核心的是鹿逐,好在她是愿意的。
如果鹿逐能带出出色的徒弟,正如她所说,她不但自己不必事必躬亲,这些人还能成为下一阶段工厂教育的老师。
这是工厂教育的部分。
再来说,工厂后勤。
说白了就是工人福利。
宋弦歌不但要让自家的工人不会起来跟风罢工反抗,还要让所有工人以成为丰隆的工人为向往。
工厂学校让工人子弟入学,便是其中一个手段,双方均能受益。
提升工人薪资也是,也按照技工等级制定相应的工资等级。当然,这部分,尤其是技工等级划分和标准还要鹿逐商议细节。
再有就是工人的吃住和医疗。
工厂都在郊区,地皮便宜,起房子做宿舍食堂并费不了多少钱,请几位医生也不难,但却能解决工人们生活中的大部分的问题。
宋弦歌也不是纯发善心,只是在她看来,只有解决了生活上的问题,才能更好的为工厂工作。
这便是她这段时间以来,她拜访外国人,走访工人,与那位执着报道工人生活现状的记者深谈,再加上自己的理解做出了所有计划。
她絮絮和何渡声说,起初他还带着陪她过家家的玩味笑意。
听她讲述之后,表情神态逐渐严肃。
时不时还问她一些细节问题,这些事宋弦歌已经在脑中盘桓许久,她能想到的诸多困难都预设了解决方法,回答起来并不困难。
“我知道这些计划多少有不切实际之处,落实起来肯定有困难。不说别的,只说工人培训考试和工头改革这两项足以对目前的工厂运转带来巨大震荡。轻则影响生产,重则运转瘫痪。只是这些是我理想中的规划。纵然困难,咱们当做目标,一步步慢慢地,总能实现。”
她絮絮说着 ,一时激动,一时感叹,一时苦恼。
再看何渡声,眼里盛满赞赏,惊叹。
“行,我们就这么办。”何渡声手扣住那叠资料,“辛苦你了,是我做得不好,让你忧心了。”
他同意她的方案,宋弦歌高兴自己的成果被认同,真能帮上他。
只是他应得如此爽快,她反倒不乐意了。
“哪能说风就是雨,你好歹提提意见,我没有参与过生意上的事,肯定有我想得不到位的地方。”
“不是哄你,这样才好。”何渡声和她说,“你道改革突然,恐工人不接受,我倒是认为如今时候最好。并了许多工厂进来,正是大刀阔斧的时机。我着几个靠谱的人来,你吩咐他们去做就好。只是得辛苦你劳神了。”
宋弦歌:“放心,我会顾念身体的。”她抚上圆圆的肚皮,玩笑说,“这小家伙还在娘胎里时妈妈已经带着动脑了,生来定然聪慧。”
何渡声附上她的手,一起感受着孩子。
“我不求这孩子聪慧,只要不健康听话,不让妈妈劳神就好。”
“啊……”宋弦歌惊呼一声。
她分明感到孩子在肚子里动了一下。就在肚子右侧,明显得很。
“动了,动了。”
何渡声的手贴得那么近,自然也感受到了。
他很满意:“看来孩子这是在回应我,是个听话的好孩子。”
宋弦歌可不同意:“才不是,我倒觉得是在反驳你的话呢,它在说,咱们聪明着呢。”
何渡声叹气:“怎么和妈妈一样,这还没出生就开始让我不省心。”
讨得宋弦歌一番好打。
两人腻歪一阵,何渡声执起笔,在宋弦歌计划书的最末为这计划添了一个部分。
三、国营机械厂。
宋弦歌惊了。
她知道他有野心,却不想在此时他已经想得这般大胆。
“你想自己办机械厂,自己生产机器?”
敲着那几个字,何渡声道:“这才是摆脱外国资本辖制的根本,我们不能永远仰仗外国人的技术,漂洋过海和他们买机器。”
宋弦歌是知道这个人,但凡他说出口的话,定会践行到底。
此番他能为这计划书添上这一笔,想来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思忖良久,本就放在未来要做的计划里的。
她懂他的决心。
“我会帮你。”
“好。”何渡声揽住她,“我知这并非一日之功,现在,咱们有了子弟学校,多少也算迈出了第一步。”
这一刻,两人的心离得是那样近,比从前任何时刻都要近,近到好似他们正在铭刻彼此的灵魂。
往日里那些吃喝玩乐的欢愉时刻,和此时相比,竟然让她生出一种不过如此的感觉。
夫妻同心,勠力向前,原来是这般滋味。
想想她上一世追求的所谓爱情,简直就是一场笑话。
宋弦歌的这些计划,施行起来,需要做的事情多得很,宜早不宜迟。
何渡声斟酌之后,选了几个人跟进负责这些事。
这些人各有分工,有的负责选址谈地皮盖房子,有的负责聚拢一批有技术基础的人,听鹿逐号令编写技术教材,有的根据宋弦歌的总纲制定工人的福利等级……
路长庚也被编入这些人中打下手,他才是最了解工人的人。
时间长了,更显出他的能耐来。
宋弦歌用他用得顺手,起先让他当个常随竟是埋没了。
及至于鹿逐,当宋弦歌找到她,告知她的工厂学校计划,以及她在其中将起到的重要作用时,鹿逐有一瞬的茫然。
“原来,我也是历史的参与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