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阳和启蛰(三) “行善作恶,都要更彻……(1/2)
第181章 阳和启蛰(三) “行善作恶,都要更彻……
这边陈京观还没来得及回应, 莫汝安倒是突然出声道:“关策,摆清楚你现在的位置。”
“哦?我向他求饶,他就能饶了我吗?”关策仰头微笑地看着陈京观, “不能吧, 毕竟无论是我还是我二叔, 当时就差跪下来求你了, 可你还是把我们关家所有家产都没收了。”
“陈京观, 这南魏有多少关家,又有多少比关家更手眼通天的王公贵族,我当然理解你新官上任三把火, 理解你想用我们家开刀, 好撑一撑你少将军的场面,可你觉得我二叔活该受这么些罪吗?景州的百姓在你抄了我家后念你的好吗?你怎么不想想这是为什么?”
陈京观沉默不语,关策轻笑一声却也叹了气。
“是,我当初看不上我二叔那些来路不明的银子,也看不上他用歪门邪道替我谋来的官路, 可我能怎么办?我是既得利益者, 我二叔有句话说得好,我不能不喝奶了就骂娘啊。可你呢?做得真绝啊, 但凡你亲自下令查抄我家而不是让我去说服我二叔,我也不至于这么绝望。”
“所以你是怪我把你逼上了绝路?好, 我承认当初的我是一根筋,是我把所有问题都想得过于简单了,所以朔州的人命我和你各背一半, 我不死,你也可以不死。但是,”陈京观抿了抿嘴, 再开口时语气冷了些,“为什么偏偏是我出现后你接受了崇宁的命令?在此之前呢?崇宁不会做亏本的买卖,纵使你那知州的位置是你二叔给你买的,你也不可能全身而退,崇宁没找过你?”
“找过,可那时候我身上还有股子文人清高,而且那时的我并不知道我的一切是我二叔买来的。”
“那你是什么时候知道的?”
“你查抄了我家家产,彻底断了我的后路。”
“可在这之前你就想要我的性命。”
“你是指火烧府衙?对,因为我没骗你。无论哪日萧霖派来的是不是你,我都会如此行事。我就是看不惯左疆奇心无点墨却能骑在我头上的样子,他就是该死。”关策斜着眼睨了陈京观一眼,“你能活,是因为你命大。”
二人的交锋容不得旁人插一句嘴,不过即使他们遮遮掩掩,莫汝安也听懂了不少,他从前以为是崇宁的威逼利诱让关策走上了这条路,所以他对关策没有既往不咎的心思,倒也不至于赶尽杀绝。
如今关策倒是被陈京观逼出了另一副模样,莫汝安同他共事快三年,他第一次听到关策如今日般巧舌如簧,他从前总说自己嘴拙,现在看来那些让人浮想联翩的话不尽是他的无心之失,他将分寸把握得极好,足以讨得人信赖,又不会让人觉得他城府颇深。
“那你说过你想用自己的羽翼替关家谋一个新的未来,这也是假的吗?”
“我现在的所作所为,不正是在信守我的诺言吗?”
关策说这话时,他低垂的眼眸里,陈京观看到了说不清的情绪在泛滥成灾。
“我跟你了,你却没有能力给我指一条明路,因为你也是在摸索着向前。那些同你出生入死的小孩要么就是非富即贵,要不就是烂命一条,可我做不到啊,你把关家的担子扔在了我身上,我的确得背着整个关家的命向前跑。那时候我跟着你看不到未来,崇宁比你更像是赢家。你觉得这是假话吗?”
陈京观一时间失去了反驳关策的能力,他咽下了欲脱口而出的话。
关策没有一个字眼是错的,是他把人从景州带到了阙州,也是他让萧霖给关策谋了个如坐针毡的位子,如果关策的背后不是崇宁,那他在西芥的时候,听到的应该是关策和苏晋的死讯。
可随之而来的是一阵冷笑,陈京观眉眼弯弯望着关策,那双眼睛锐利又明亮,关策像是没想到他会有如此反应,望着陈京观的时候眼神里有藏不住的颤抖。
“可是关策,你不能既要又要,你犯了和崇宁一样的毛病。我的恩惠你要收,崇宁的利诱你也要收,连夏衍都知道一人不侍二主的道理,你一个前朝进士犯了糊涂?”
陈京观朝后退了一步,他行进间带来的气流给了关策一个喘息的机会,他望着眼前面红耳赤的人,关策好像又变成初次见面时瘦弱的样子,唯唯诺诺,畏手畏脚。
“你如果打定主意要跟着崇宁,那你就不该对我手软。景州你接到的任务不只是除掉左疆奇吧,或许一开始我没出现的时候是,可我出现了,崇宁势必下了命令要你除掉我。”
陈京观的视线从不知名的角落转移到关策脸上,“关策,你很聪明,你该知道那是你最好的机会,我试探了你很多次,你无懈可击,那时候若你一把利刃要了我的性命,就没有后来这些事情了。不是我命大,是你给我留了一条命。”
如果关策真的想要陈京观的命,他大可以在放火前封掉整个府衙,让所有人无处遁逃,事后崇宁会保下他的,甚至会给他高官厚禄作为奖赏,一笔带过陈京观的死对那时的崇宁并不算难事。
关策也说不上是因为哪一刻,让他动了要留下陈京观的心思,他没有指望这个后生能替他换命,也没指望他能完成陈频的愿望,他就是突然不想杀他了。
吃饭时陈京观笑着望他,说起自己来自雍州时满是骄傲,这让关策想到了那年他去阙州赶考。
那时能进殿试的无不是达官显贵家的亲眷,关策小声报出自己的籍贯,引得全堂哄笑。
“你是第一次来阙州吧,考完我带你逛逛阙州城,你们那可没这多好东西。”
关策看不出说话的人是真的热情好客还是假意逢迎,那一刻他只想跑,跑回自己的茶田去。可后来放榜他意外被封了官,那个放言要带他去逛京城的人却落了榜,关策承认自己是小人得志,他觉得阙州留下了他,他从此也是阙州人了。
而这一切虚伪的荣耀在见到陈京观时不堪一击,关策发现自己对于阙州来的人还是有一种不自觉的自卑,在陈京观面前他总是卑躬屈膝。虽然陈京观没有说过他的来处,关策却先入为主认为传闻中他来自雍州只是说辞,可陈京观亲口应下了,甚至说得趾高气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