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2/2)
周围人跟着热热闹闹的着实看了场好戏,等到那两个江家弟媳赶过来的时候一群人早就散伙了,得知事情经过的江老三媳妇当即坐到地上哭闹起来,嘴里大骂着江老大一家忘恩负义,纵使是看不惯江老大一家发达了的村里人听了都撇撇嘴,谁说忘恩负义都行,就江家那两个好意思说江老大忘恩负义?他们有什么恩施予江老大的?
江父知道这件事不会这么简单就结束的,他猜的没错,等他两个兄弟发现大哥一家软硬不吃的时候就去找了族里的长辈。
他们这样的小户人家不像大家族一样有个什么都和同姓族里德高望重的长辈商量,一半有什么事都是自己解决,就算是分家这样的大事也是不需要通知多少人的,最多就是找就近的亲戚和村长等人做个见证,平时都是各过各的,现下却是不一样了,江家那两兄弟指望有个年纪大的长辈来为他们说说话谋点好处。
别人也不是蠢的,知道他两打得什么算盘自然不会同意,无论他们许诺多少好处都没有年长的长辈点头帮着说和,平时感情不算深的人去指点人家家里事那不是上赶着惹人嫌吗?更何况老大一家有本事,就算沾不上也不能得罪了,再说了,谁说长辈去说和就能达成目的,从人家手里扣钱谁能愿意。
就这么拖了几天江家两兄弟一看不成就决定破斧成舟去闹了,这个时候江垣正好回来了,他是个主意多的,没两天就把那两家人收拾回家了。
江父知道江家长辈拒绝掺和进这些事之后感念他们的大义,又听了三儿子江垣传达大儿子的一番话,离开前去见了几个长辈,他把家里的屋子、田地送了出去,至于怎么分由这几个长辈商量着决定。
江潜开始做生意这几年没少挣钱,自然不会亏待了父母,现如今不论是田地还是屋舍可以说是当一个小地主也不为过,在村里生活的都知道,买什么都不如买地强,那才是活着的根,所以这些年江家置了不少地,现如今他们知道以后应该不会回来了送出去的田地那是相当可观。
送走江老大一行人的江家长辈心里庆幸没帮着那两兄弟干浑事,当初要是听了那两人的现在毛都得不了一根,同时几人暗暗下定决心,最近若是有需要他们就多帮衬着老大一家拦一拦那两个不着调的。
之后就顺利多了,没了从中阻挠的人他们一行人很快就收拾好了东西,周氏心里痛快,看伍家安安份份的就不太计较之前的不愉快了,她知道以后基本不会有回来的可能了就让二媳妇送了些银子过去,怎么说伍娟也养了这么大了,以后作为女儿的不能在身边尽孝送些银两是应该的,更何况二媳妇这几年表现良好,她愿意给二媳妇这个面子。
伍家看着桌上的几十两银子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生气,江家有钱,绝对不是一星半点的有钱,给这几十两像是打发叫花子似的,可是比起江老头那两个兄弟他们伍家好的不是一点点,他们也不是没想过去闹,晚了一步后就想着观望观望,观望后的结果可想而知,好在还有这几十两安慰一下。
说到底伍家是知道当初打错了算盘,那个泥一般的闺女嫁了人是个由婆婆拿捏的根本不由伍家拿捏,这么些年下来伍家除了平时孝敬的分文拿不上,都已经对这个女儿麻木了,好歹江家日子好过,这点孝敬拿回来也不少,闹了几年已经没有当初那个心气了。
安排完所有事一家人上路准备进京,周氏也是在听说了大儿子夫妻两没少在京城买地的情况下才痛痛快快的放手家里那点东西。
看两个老人情绪都有些激动,伍娟抱着儿子上前缓和气氛“这些年娘一直念叨你们,现在可算是一家人在一起了,以后一家人都孝敬爹娘,让爹娘每天都开开心心的”
米豆也不知道听不听得懂,跟着一阵咿咿呀呀,逗得众人都忍不住笑出声来,涂瑶看的欢喜上前抱了抱小豆丁,小家伙好奇的看来看去。
天色快暗的时候涂瑶本是打算一家人去芝一阁吃饭的,但是却被婆婆制止了“外面哪有家里舒服自在,咱就在家吃,咱们婆媳三人好好做顿大的,大家伙也能好好唠唠,想出去吃什么时候不能出去啊”
涂瑶不赞同道:“娘和弟媳刚来还没歇息怎么能劳累呢?既然想在家里吃我让人把菜送来,这样既不劳累也能在家里舒服自在”
周氏也痛快“那就按儿媳妇你说的来,娘没意见”
涂瑶听了后差吴婶去跑一趟,顺便给她放天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