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 > 第133章 终章(1)

第133章 终章(1)(1/2)

目录

洛阳城的朱雀门被晨雾浸得发灰,砖缝里的枯草沾着霜气,宋云笺的靴底碾过门前青石板,靴跟叩地的声响在空荡的长街上格外清晰。

他一袭玄色织金纹劲装,腰间佩剑的剑穗随步履轻摆,远远便望见朱雀门内立着的身影——李存礼身披银甲,玄色披风在风里猎猎翻卷,脸上挂着三分笑意,却眼底无温:“岐王殿下,洛阳宫已备下薄茶,殿下请随我来。”

宋云笺眼皮都未抬,只是缓缓颔首,脚步未停。穿过朱雀门,宫道两侧的石狮子沾着晨霜,鬃毛上凝着细碎的冰碴,一路行至紫宸殿外,殿门大开,殿内烛火通明,檀香混着墨香扑面而来。

他抬眼望去,殿中两侧已列满朝服大臣,冠带整齐,神色却各有玄机;而御座之下的客座上,竟齐刷刷坐着五位藩王——蜀王孟知祥一身锦袍,指尖漫不经心地摩挲着玉带扣,眼底藏着疏离;吴王杨浦捋着颔下短须,目光在殿中扫过,带着几分审视;吴越王钱镠闭目养神,似对周遭一切漠不关心;楚王马希声年轻气盛,手指无意识地叩着案几,难掩躁动;汉王刘?则斜倚着椅背,嘴角噙着一抹玩味的笑,视线直勾勾落在宋云笺身上。

御座之上,李嗣源身着常服,面容在烛火下显得愈发温润,却那双眼睛里沉得像深潭。见宋云笺踏入殿中,他缓缓抬手,声音带着几分熟稔的温和:“岐王,自岐地一别,倒是许久不见了。”

宋云笺停下脚步,与他隔着数级台阶遥遥相对,声音平淡无波:“监国也是。”只四字,不卑不亢,既不认他的权势,也不违基本的礼数。

李嗣源闻言笑了笑,转头扫向两侧诸臣,目光在人群中一顿。下一秒,便见一人缓缓出列——正是安重诲。他身着绯色官袍,腰束金鱼袋,步履沉稳,走到殿中丹陛之下,躬身行礼时,官袍的褶皱都透着严谨。

此人早年便追随李嗣源,从镇州军中小吏一路走到如今的枢密使位置,李存勖称帝时虽曾暂投其麾下,却始终暗通李嗣源;待李存勖死于兵变,李嗣源初掌大权,他因太过刚直一度被闲置,直到近来李嗣源收复岐地,声威日隆,才又被重新起用——人人都知,李嗣源缺的,不过是一个称帝的由头,而安重诲,便是要递上这把钥匙的人。

“监国殿下,”安重诲的声音浑厚,在殿中掷地有声,“自先帝(李存勖)驾崩,天子之位空悬日久,天下人心浮动,藩镇虽暂安,却暗藏隐患。如今殿下亲率大军收复岐地,拓土开疆,声威遍及四海,实乃天命所归。国不可一日无主,臣恳请殿下顺应天意、民心,登基称帝!”

话音刚落,殿中诸臣像是早有默契,齐刷刷跪倒一片,齐声高呼:“请监国称帝!”声浪掀得殿内烛火都微微摇曳。

李存礼也从殿侧走出,单膝跪地,银甲在烛火下泛着冷光:“请监国称帝,以安天下!”

李嗣源脸上露出几分“为难”,他抬手虚扶,语气带着几分迟疑:“诸位卿家,朕本无称帝之心,天子下落不明……”

“监国殿下此言差矣!”安重诲抬头,目光灼灼,“如今天下纷乱,唯有殿下能镇得住局面。若殿下不登帝位,恐生更大祸乱!至于天子,若他日归来,殿下再行退位便是,此乃万全之策!”

李嗣源“沉吟”片刻,似是终于松了口,长叹一声:“既然诸位卿家与诸王都如此恳请,朕便勉强担下这副担子吧。”

宋云笺目光扫过下方的孟知祥等人,只见五人对视一眼,随即一同起身,对着李嗣源躬身行礼,异口同声道:“臣等恭请监国称帝!”语气里听不出半分真心,倒像是在完成一场不得不走的过场。

李嗣源满意地点头,转头看向安重诲:“称帝之事,繁琐复杂,便交由重诲你全权操办吧。”

“臣,遵旨!”安重诲躬身领命,眼底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锐利——这从龙之功,他势在必得。

出了洛阳宫,安重诲便立刻召来幕僚商议,当即便拍板:“祭天称帝之地,就定在和陵!”

消息传到李嗣源耳中时,他正把玩着一枚玉扳指,闻言先是一怔,随即低低笑了起来,连说了两声“好啊好啊”,眼底却掠过一丝阴翳:“和陵……倒是个好地方。”

祭天之日转眼便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