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人偶(一)(2/2)
那座古寺,那个神像,仿佛是他从时间长河里偷来的一瞥,旋即又被时间无情地收回。
连带着他灵魂的一部分,一同埋葬在了那片废墟之下。
他不由自主地寻找一切相关的痕迹,试图在纸上重建失去的幻影。
秦晔闭上眼,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
他烦躁地推开堆积如山的残章断简,露出了压在
那是他根据梦中和资料中的只言片语复原的神像素描,线条流畅,姿态传神,唯独面部是一片空白。
他凝视着那片空白良久。
某一刻,像是被某种无形的力量牵引,他拿起手边的炭笔,在那空白的脸庞上,画下了一双眼睛。
深邃,平静,蕴藏着亘古的苍茫。
…………
在他看不见的维度,一缕极其微弱的意识,正依附于那张刚刚被赋予了“眼睛”的画作上,静静地“看”着这个凡人。
越能感觉到,这个名为秦晔的凡人身上,流淌着一种让他感到熟悉又有点陌生的力量。
那是他沉睡之前,曾环绕在他座下的血脉的气息,尽管已稀薄如丝。
他看到这个人类如何在故纸堆里徒劳地翻找,如何因一个模糊的梦境而辗转反侧。
那专注的精神力与信仰虽然微弱,却像黑暗中唯一闪烁的萤火,持续不断地、温暖地烘烤着他冰冷了无数岁月的意识。
他也“听”到了秦晔心中那强烈的遗憾与悔恨——后悔没有留下照片,后悔古寺与神像被掩埋。
越的意识泛起一丝极淡的波动。
当秦晔凝视神像,与他残存意识产生共鸣,并最终将那道维系了千万年的封印纽带,以“注视”的方式无意间扯断时,
他这苏醒的最后一缕意识便已脱离了塑像,悄然依附于这个唯一的、能“看见”他的凡人身上。
失去了他最后力量维系的神庙,便在现实规则下自然坍塌了。
秦晔带走的,并非一件实物,而是古寺存在的真正核心,是神像的灵魂。
而祂,此刻就在秦晔身边,看着他为自己画像。
一种极其久远的、几乎遗忘的情绪,在越那缕残存的意识中泛起一丝微不可察的涟漪。
是好奇。
………
这是一个精神力被广泛认知、甚至初步应用于科技与艺术领域的时代。
城市的天际线闪烁着全息投影的流光,而在某些安静的工作室里,古老的技艺正与新的认知结合,孕育出不可思议的造物。
秦晔的工作室,便是其中之一。
作为业内备受推崇的人偶师,秦晔以其作品的极致精美与近乎生命的灵动感而闻名。
他的工作室陈列着过往的作品——优雅的舞者、威严的骑士、精灵般的少女……每一尊都是艺术品,关节活动流畅,神态栩栩如生。
它们能做出最微妙的姿态,能承载主人赋予的简单指令,但它们没有“灵”。
它们缺少那最关键的、源自精神力与机缘巧合碰撞出的“火花”。
在这个世界,让人偶真正“启灵”,诞生属于自己的朦胧意识乃至特殊能力,是人偶师领域的终极追求,也被认为是概率近乎神迹的传说。
它需要制作者或持有者经年累月、倾注心血的精神力滋养,更需要一丝可遇不可求的“运气”。
秦晔在这个领域已经称得上是大师,但他尚未创造过“奇迹”。
直到他画下了那双眼睛。
那幅为神像添上眼眸的画,被装裱起来,立在工作室最显眼的位置。
每次抬头,秦晔都仿佛能感受到一种跨越时空的凝视,平静,苍茫,带着某种难以言喻的吸引力。
一个念头在他心中扎根、生长——他要用自己最高的技艺,为这双眼睛创造一个完美的载体。
一尊以那神秘神像为原型的、独一无二的艺术人偶。
这无关信仰,更像是一种顶级匠人遇到终极挑战时的纯粹冲动,混合着一种他自己也未能完全理解的、想要靠近那抹神秘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