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进组(1/2)
重庆的清晨,浓得化不开的雾霭如同巨大的白色幔帐,低低地笼罩着整座山城。
嘉陵江和长江在此交汇,江面被雾气吞没,只偶尔传来几声悠长的汽笛,宣告着这座城市的苏醒。
一架从BJ飞来的航班穿透云层,平稳地降落在江北国际机场。
舷窗外的世界由湛蓝变为灰白,沈复轻轻合上一直摊在膝上的剧本,封面上《少年的你》四个字已被他摩挲得有些模糊。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已经能透过飞机的空调系统,嗅到那座城市独特的气息。
走出舱门,潮湿微凉的空气扑面而来。
通道里熟悉的重庆方言灌入耳中,带着市井的鲜活与泼辣。
“沈复老师!这边!”一个清亮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助理小林举着写有“《少年的你》剧组”的牌子,笑着迎上来,利落地接过他的行李箱,“一路辛苦啦。车已经在外面等了。”
“谢谢,辛苦你了小林,这么早过来。”沈复微笑着点头,习惯性地压了压帽檐。
“不辛苦不辛苦。”小林边走边说,“剧组的剧本围读会定在下午两点,地点在酒店会议室。
曾导特意叮嘱了,给您留了个靠窗的位置,说您喜欢安静,能看风景,找找感觉。周咚雨老师昨天就到了,还有几个年轻演员也陆续到了。”
车子驶出机场,很快汇入山城起伏的道路。
司机显然对路况极为熟悉,方向盘灵巧地转动,载着他们穿行于依山而建、层层叠叠的老城区。
窗外是飞速掠过的风景:斑驳的红砖墙、石阶缝隙里倔强生长的青苔、居民楼窗口探出的晾衣杆、悬挂着的一串串暗红色的腊肉香肠。
这些充满烟火气的细节,却让沈复感到一种奇异的安心。
他靠在椅背上,指尖无意识地伸进口袋,摩挲着那本随身携带、已经有些卷边的笔记本。
里面不仅记录着他为“小北”这个角色写下的人物小传,更有前几天在北电向胡老师请教时,密密麻麻记下的表演要点。
想到即将开始的拍摄,他的内心既期待又有些许紧张。
这是他第一次挑战如此现实、如此粗粝的角色,与他以往光鲜亮丽的偶像形象相去甚远。
下午一点五十分,沈复提前十分钟到达位于酒店三楼的临时会议室。
推开厚重的木门,发现里面已经来了不少人,低低的交谈声和纸张翻动的声音混合在一起。
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洒进来,在光洁的桌面上投下明亮的光斑。
周咚雨正坐在靠窗的位置上,低头专注地看着剧本,不时用笔在纸上做着标记,神情认真。
听到开门声,她抬起头,看清来人后,立即露出灿烂的笑容,眼角弯起熟悉的弧度:“沈复!你可算来了,快过来坐。我们刚才还在说,等你来了要好好对一遍小北和陈念的对手戏呢。”
她的声音清脆,带着一种能活跃气氛的亲和力。
沈复笑着走过去,将背包放在旁边的空椅子上。
他的目光却不经意地被斜对面一个身影吸引。
那是个穿着简约白色针织衫的女孩,微卷的发尾温柔地垂在肩头,正低头用一支银色钢笔在剧本上写着什么。
她的姿态很安静,与周围略显嘈杂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阳光勾勒出她专注的侧脸轮廓。
“看什么呢?”周咚雨顺着他的目光望去,脸上露出一个了然又带着点揶揄的笑容,“哦,那是周椰,在电影里饰演魏来。你们还没见过吧?她可是你的北电学姐,比你还大一届呢,曾导夸她演技特别有灵气,眼神里有东西。”
似乎察觉到他们的注视,周椰抬起头来。
她的目光与沈复相遇时,先是微微一怔。
随即露出一个礼貌而大方的微笑,嘴角两个浅浅的梨涡若隐若现,为她清冷的气质增添了几分甜美:“沈复学弟,你好。我很喜欢你的舞台表演,特别是那段小提琴独奏,非常惊艳,令人印象深刻。”她的声音温和,带着学姐特有的从容。
“学姐好,您太客气了。”沈复连忙回以微笑,语气恭敬。
他的目光不经意间掠过她摊开的剧本,看见上面一行娟秀而有力的字迹:“此处眼神要冷,但不能空,要藏着优越感”。这细致入微的角色心理分析,让他不由对这位初次见面的学姐刮目相看,看来她并非徒有外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