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听见风的声音吗 > ☆、男孩教会我的事

☆、男孩教会我的事(2/2)

目录

他的眼神非常坚定的看着我,是我觉得他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对的。我现在非常迷茫,就是这样别人的点头或者是摇头就能左右我的情感,左右我的想法。

“我有一个故事,现在讲给你听。确切的说,这个故事也是一个选择性的问题,因为你可以帮我做出一个选择。”

窗外开始下雨,有些淅淅沥沥的声音敲打在橱窗上,路上的行人行色匆匆,他们的脸上露出了慌张的神采。有的人钻进屋檐下,有的人躲进爱人的怀抱里,更多的人继续行走于雨中,对抗着恶劣的天气。

我点点头,端起咖啡,小小地抿了一口,准备回答屈成即将要讲的故事中所有的问题。因为我感觉屈成想要给我一些提示。

“我有一个姑姑,他们家普通家庭,甚至说有些贫穷。她现在得了乳腺癌,被检查出来后积极参与治疗,放化疗之类的,但是效果不好,更不幸的是:已经转移了。那么这个时候他们全家面临一个选择,继续治病还是放弃。继续治疗,这是她必须为自己身体着想的事情,毕竟生命只有一次,如果能够拿金钱买到健康那么就买吧。可是,他的家庭状况不好,前期的治疗已经花去了很大一笔费用,如果继续治疗,还要花更多的钱,治好了皆大欢喜,因此还存在一种风险:死亡,那么这笔钱就相当于付诸东流了。那么如果你现在是我姑姑的家人,你是选择治疗,还是不治疗呢?”

我蒙了。这是我们生活中都常见的问题。花钱治病,天经地义的事情,这是必须要做的。可是,如果坚持化疗等,活受罪不说,还有可能面临死亡。和不如把这笔钱拿去同家人一块儿旅游,度过最后的一个月呢。

我没有做出选择,我做不出选择。

我此刻不就面临着这样的困惑吗?

法律告诉我,必须把真相交出来。

道德告诉我,你应该把真相交出来。

道德上是“应该”而不是“必须”,所以存在回旋的余地,也就是说我可以不把真相交出来,因为真相会令伤心的母亲更加伤心更加绝望。

我问屈成:“如果我把证据真的交上去,他们提高了侦破的效率,早日找出来真凶。这是我们想看到的,也是法律告诉我们每个公民必须做的。可是,道德情感上,我该如何自处呢?”

屈成听到我要把证据递交上去,不经意间,嘴角泛起了欣慰的笑容。

随即,他告诉我:“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是残酷的,你应该比我的体会更深刻。你见多识广,看到的黑暗面更多。所以你现在有犹豫,是因为你不想再去伤害任何一个脆弱的心灵。但是,你始终要知道一点,正义的就是正义的,不对的就是不对的,坚持正义可能会造成伤害,但是更多的时候,当你维护正义的同时,很多随即而来的情况或许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糟糕。就拿这次事情而言,也许会伤害到一个悲伤的母亲,但是你作为一个公民,维护了法律的尊严。那么法律将会以它神圣而又无处不在的权威去抨击更多的黑暗面,维护更多的正义。”

屈成的话让我突然间觉得正能量满满的,以前在课本上听到这样的话,觉得是规范的政治答题。但是现在听他这么说,我竟然有一种豁然开朗感。

“如果因为我们没有及时递交证据,致使他们办案人员浪费更多的时间在这件事情上。他们管辖区域的小范围内,有更大的急性案件有预埋,有更多的不公平隐患需要被处理,有更多的不公正存在需要被磨平,而我们浪费了他们的时间,那么我们因为自己一时的情感自私而致使了更多人获得幸福和安宁的机会”

屈成的话很明确地告诉了我他的立场:递交真相。

他告诉我:上交了,结果可能没那么糟。不上交,甚至可能造成恶果。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

我瞬间明白了每个公民存在于法律界限中的意义。

我不由得想起了袁驹,我的弟弟。

就是因为法律的公正性还给了他清白,也是因为法律,也给赠与他更为崇高的丰碑。

“我明白你所说的这些句子,确实让我茅塞顿开。但是女孩的母亲这一关怎么办,我心里还是有些疙瘩。”其实我并不祈求屈成能够彻底说服我,因为在道德上,我完全说服不了自己。

没有想到,驱程问了我一句话:“你的名字是曾屹,谐音是争议。那么你的心摇摆不定,有犹疑,有争议,所以事情不能够圆满啊。”

圆满?……我突然感触深刻。

当年僧人告诉我:功德方圆满。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