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索初现(2/2)
走在宁静的校园里,我问屈成:“你刚才给保安说了什么,他也不查证件?”
“我说你是给打算给这个学校两个亿赞助的大Boss,今晚来视察。”
我不信。
“查什么证件啊,你以为是那些大城市啊,小区进出都要查证件……”
我突然想起来了,我之前也做过功课的,阆中的人文情怀等我都非常的了解,这里的人民很朴素,如果没有旅游业的兴起的话,这里说不定是一方真正意义上的“世外桃源”。
不过,纵使旅游业兴起,阆中也没有发生过重大的例如“宰客”这类的事情,是真正意义上的旅游胜地。
趁着第二节晚自习下课的时间,我们请了几位女孩的同班同学,问询了一些情况。
因为民风朴实,所以小孩子们很单纯滴配合着我们的问询。
也许他们以为我们是便衣警察呢,谁知道呢,反正没人怀疑。
在谈话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更多的资讯。
女孩名字叫殷莹,在学校是个极为内向的女生,不善言辞,但同时是校排球队的主干力量。
“打排球的女孩子力气会不会很大啊?”我问道。
屈成摇摇头,“这个倒不一定,但是肯定很灵活,比方说,排球来了,如果手脚不灵光的人肯定不能够运动自如的。”
我想想也对,又不是掷铅球。
就在我们快要离开的时候,有个小女孩跑过来叫住了我们:“请问你们是警察吗?”
我和屈成对视,然后迅速地齐齐点头。
小女孩微微犹豫一下,然后道:“殷莹是我的好朋友,我们之前是一个排球队的,后来我的学习比较吃力,所以就退出了。”
我点点头,尽量平静地面对着女孩的面庞,因为我感觉她有些事情要告诉我,因此我不能在面部呈现出任何可能会引起她误会,致使她“住嘴”的表情。
“殷莹有一个兴趣爱好,就是看书。”说着她往回回头。
我顺着她的目光后看,是——图书馆。几个大字在路灯下显得宁静而和谐。
“每一天的体育锻炼完了不累吗?”我问道。
女孩摇摇头。
我突然想起了,年少时候哪里会累,永远都是不知疲倦的,特别是对于自己喜欢的事情,更是如此。
“殷莹经常去图书馆吗?”
女孩点头。
“谢谢你告诉我们这些。”我表示感谢。
女孩有些抱歉地道:“之前没有告诉你们,我觉得很抱歉。”
我摇摇头,表示没有关系。
看来她真的把我们当成警察了。
而我也觉得奇怪,为什么她会把殷莹喜欢去图书馆看书这件事情特意告诉我呢,而且之前一直没说,难道这里面有什么样大的隐情吗?
或许只是我想多了吧。
告别了女孩子,屈成告诉我:“学校的这个图书馆是整个西南片区最大的校园图书馆,甚至比某些大学的藏书量还惊人。上过报纸呢。”
我顿时再次回望,然后点评道:“是啊,越是小的地方,对知识的渴求就越发的强烈。”
“是邵逸夫捐赠的。”屈成介绍。
我心生敬佩,读书改变命运,这样的句子在小城市更为适用。
突然间,一句话在我的脑海里反复的交缠,我突然意识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因此我大呼身边的屈成,“屈成,我有新的发现。”
屈成不解地看我。
“马上跟我去警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