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顾昭再进京(2/2)
这一次,海运司共放出二十艘淘汰下来的旧船,根据新旧和需要整修程度的不同,起拍底价也有所区别,每艘船叫价时都引来哄抢,最后的成交价都非常可观,等这些船都有了着落后,海运司又收获一大笔银钱。
这些商家都是早早备好了大周钱庄的银票,而海运司最终将获得的这些银票又存入大周钱庄,对众商人来说,虽说大周钱庄最初成立时让各种大小钱庄遭受不小损失,但朝廷也出了政策加以补偿,比如可以加入大周钱庄,尽可能减少损失,等到大周钱庄遍布各地后,各地的商人感受最为直接,做生意时方便了许多。
顾昭和燕沐没直接出面,而是待在一个包厢里,外面那些商人都不知道他们来围观了。
看到一艘艘海船以不低的价格卖出去,燕沐啧啧道:“这些商人身家可真丰厚,大几千两银子说撒就撒出去了。”
顾昭并不意外:“这年头,做生意交的税再多,也比老老实实种地的百姓挣得多多了,小商人都如此,大商人赚得更多,否则又怎会有那么多人宁愿担着风险也要加入这一行,不过如今朝廷的风气也开放,商人的地位在不断提升,只要这些商人依旧在朝廷约束之下行事,为朝廷贡献商税,那就没什么问题。”
官商官商,商总归还是排在官后面的,如此顾昭便觉得没有问题,但朝廷也需要时时警惕,因为多数商人眼中只看得到利润,为了暴利往往会铤而走险,这就需要朝廷的监督以及调控。
顾昭对顾家人也是如此要求,老实交税本就是该做的事,还让大家熟读大周律令,凡是触犯大周律法的事都不能伸手碰,这些年下来他给顾家人定下了一些规矩,这些规矩以后也许会成为顾家的族规,尽管严格意义上来说他并非顾家血脉,然而他说的话定的规矩,顾家人也没有反对的,他在顾家内部拥有最大的话语权。
不是他自夸,因为顾家能有现今的发展,都是由他带出来的,而且他定下的规矩,就连水云村的村民也很自觉地遵守着,因为他和顾家将水云村也带飞了,水云村如今成为远近最为富裕的村子。
燕沐把玩着顾昭的手指,捏了捏他的指腹,叹了口气说:“我刚得到京里送来的密旨。”
顾昭惊讶道:“这个时间传密旨,难道……”
顾昭想到一个可能性,那就是皇帝的身体可能要支撑不住了,皇帝本已经书中世界多活了几年,不过顾昭心中依旧希望皇帝能再活几年的,换了别的皇帝,可不见得有现在的陛下这般信任他,敢放手让他大胆行事,还在背后一直支撑着他,可以说,陛下对他有知遇之恩,也因此,顾昭愿意为大周朝廷尽心尽力。
燕沐同样对皇帝感情深厚,皇帝在他心目中位同于父亲,相比起燕重山这个生父合格多了,所以接到这个密旨心情也不是很好:“还不到时候,不过先传了密旨让我做好准备,随时带人进京,以防生变。”
顾昭默了下说:“到时我跟你一起进京吧。”如果能见到皇帝更好。
“好。”
虽说现在储位已定,皇帝驾崩后由皇太女接位是名正言顺的事,但保不住依旧会有野心家想在这关头闹事,新君即位,朝廷动荡,边关外的异族也不见得会安稳。
二十艘海船花落各家,让姚城百姓热议纷纷,有那财大气粗的商家,一举拍下两艘船,更叫大家好一阵八卦。
也有不少人替海运司算了笔账,这二十艘船卖出去,海运司进账了多少银钱,这数字出来后叫人乍舌不已,也许,最大的赢家还是海运司和顾大人啊。
这样的热度会持续上一段时间,因而外面人都不知道,就连顾昭自己也有些意外,他在继燕沐之后也得到一道密旨,是命他立即赴京的,皇帝希望见他一面,顾昭哪敢耽搁,让自己人给他打掩护,立即坐上海船奔赴京城,因为从海上走速度更快。
风尘仆仆赶到京城,是皇太女燕向熙亲自将顾昭迎入宫中的,燕向熙脸上带了几分忧色,可眉宇之间更多的是坚定,与顾昭边走边说:“父皇前阵子突然晕倒,幸好并非在朝堂上,否则会产生不小的动静,可自从晕倒后,这身体就……”
皇太女说不出话来了,她对父皇感情深厚,没有父皇的支持,她哪可能走到这一步,这些年又手把手地教导她如何执掌朝政,如果掌控帝王心术,因而皇帝倒下,她是最为难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