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穿成炮灰后和反派he了 > 第408章 顾昭连任

第408章 顾昭连任(1/2)

目录

顾家二老和黎氏被顾昭提前一步接进港口里面,用不着和外面那些人一些挤,这让二老脸上笑开了花,开后门就是好啊。

他们在些,不过精神头不错,给顾昭讲述这一次出行的收获,这一次比上次走过的路线延伸了不少,多走了好几个小国,遇到的风险比上一次的大,但因为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加上他们的火器让那些地方土着受到惊吓,因而折损并不大,倒是上岸后有几人因为水土不服躺了不少时间。

谭博的情况也不错,因为自进入大周海域后,他们就碰上了作短途航行的自家船只,也接触到船上的船员,这心态已调整过来。

所有物品清点过来并整理成册后,一箱箱的货物便搬下了船,依旧由乔焕主持对各商家进行竞拍,这次参与竞拍的商家更多了,因为上一次抢拍到的商家都赚了个盆满钵满,这次又怎能错过,也是因此,开年后就有不少商家提前来到姚城等着,以免错过船队的归来,抢不到运回的货物,再次错失良机。

顾家二老和黎氏也去凑了热闹,看到的场景让他们震撼得很,那成箱的珠宝,竟都是以论斤卖出去的,便是比二老见识多的黎氏,见了这样的情景也要惊异。

老太太惊叹道:“乖乖,我老太太这回真开了眼界了,那宝石能论斤卖的,海外的宝石这么便宜?”

边上有人为他们解释:“海外宝石数量不少,但他们不懂得制作瓷器丝绸,更别说那玻璃和镜子了,所以当地的贵族愿意掏出大把的宝石,用来换他们眼中更加金贵的物品。”

“当然这些会论斤卖,也是因为品质稍次一些的,品质好的价格不会这么低。”

饶是如此,这些宝石在大周朝也属于奢侈品,经过打磨加工制成饰品后,售价肯定不会太低,老太太和黎氏凑热闹,也跟着各买了一小箱,带回去送自家孙女外孙女当陪嫁,黎氏没女儿孙女,那就送给嫂子还有娘家侄女。

这次顾昭没急着进京汇报情况了,而是等所有物品清出,各种资料整理完毕,派专人将这些随同一批质量上乘的物品运送去京城送给皇帝,皇帝看到这些东西已经有些麻木了,只要海运不中断,这些好东西以后多的是,不稀罕了。

原本大周朝的胡椒多珍贵,价比黄金,上回顾昭送了批品质最好的胡椒给皇帝,正是稀罕的时候,于是宫里的食物大多用胡椒烹饪,叫皇帝吃得都有些腻了,年后已经下令御膳不要再放胡椒了。

物以稀为贵,这道理顾昭懂,所以之前唐舟出海时,顾昭就已经叮嘱了他胡椒不必再大量购买,运回来这价格肯定要下跌,果然,竞拍中这胡椒最后的成交价比起上次的确下跌不少,想要靠囤积胡椒发财那是不行了。

港口的热闹持续了好久,顾老太太顾老爷子觉得,不管是回到京城还是回到水云村,他们都能跟人吹嘘上好久了,这等热闹其他地方可瞧不见。

二老和黎氏待到第三批船队出海,姚城的天气越来越热后,才启程回京城,炎热的夏天,显然还是京城的气候适宜一些。

如顾昭预料,随着第二次运回来的物资涌入各地市场,无论是香料还是宝石的价格,都出现了不小幅度的下跌,对于大众来说是喜闻乐见的,贵的买不起,那些带有瑕疵,质地不怎么纯净的宝石首饰,他们也能添上一两件作为心头好,而这也使得大周的商业变得更加繁荣。

最能证明这一点的便户部收上来的商税比起以往增多了不少,内阁也在商议,有增多的商税还有海运司上交国库的收入,朝廷可以适当地降低其他税收,比如农田税赋,以此鼓励农民耕作,哪怕海运的出现让朝廷发现可以将海外作为粮食生产基地,但大周本土的粮食种植依旧是重中之重,因为不能保证没有种种意外情况发生。

商业活动的频繁,也进一步催生了朝廷钱庄的出现,这也得益于燕沐寻找到的金矿,这还是个富矿,朝廷有足够的底气将大周钱庄建立到各个府城,再下一步的计划是发展到各个县城,尽可能遍及大周朝的每个角落,同时朝廷也有钱将各个驿站修建得更好,提升驿站的功能,让信息流通更为发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