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新一届会试(2/2)
哦,顾昭懂了,这不就是拿海运的收入去建立海军么,当然这跟他想法一样,但派谁去?顾昭试探问道:“那陛下会派谁?”
皇帝似笑非笑地看了顾昭一眼:“顾爱卿想让朕派谁去?”
顾昭挠挠脸不说话了,皇帝笑得更加开心,但没正面回答顾昭的问题,而是说:“爱卿回去先写个章程送上去,朕这几日会与内阁大臣商量此事,会尽快落实好,正好爱卿趁这段时间多陪陪家人。”
顾昭谢恩。
等他退出去,顾昭不由嘿笑了两下,想到人还在西南抱怨皇帝不厚道的燕沐,心说他还是不提这个醒了,给燕沐留个惊喜,没想到皇帝也如此促狭。
顾昭从皇宫里出来,京城各方就在打探皇帝到底给他派了什么官,结果宫里什么消息也没传出,也没有旨意传到吏部,所以这到底是几个意思?
但不管宫里什么说法,见过皇帝后,顾昭可以出来交际了吧,因而又有帖子送到顾昭手里,宫里没消息,从顾昭口中可以知道更直接的消息吧。
就是黎大舅这天也特意去了妹妹那里,关心顾昭今后的去向。
因为事情还没最终敲定,顾昭也不好直说,只说:“应该不会留京城,也跟其他人没太大冲突,大舅再等几日,朝廷上就会有风声传出来,陛下也许还会在朝会上提起此事。”
大舅也不是蠢人,否则也走不到今天这地步:“陛下又要有大动作?陛下总不能让昭儿你再去干得罪的人差事吧。”
黎大舅想到江南那事,幸好顾昭这三年远离京城这是非之地,才得以安宁三年,这回如果再像那次一样,黎大舅感觉头皮发麻。
顾昭连忙摆手:“不会,大舅误会了,大舅再等几日看看。”
“好吧,我就等等看。”他心想,陛下应当要重用顾昭的,那肯定不会总让顾昭去干得罪人的事。
黎氏和顾家二老也关心顾昭是留京城还是外派,他们当然希望顾昭就留在京城,但这事也不是他们能作主的。
顾家人商量了一下,决定将顾旸和彭家的亲事提前,争取在顾昭离京前就能喝上这杯喜酒,因而给人在庆凌府的顾旸去了信,自订亲以及乡试后,顾旸基本留在庆凌府,除了就近照顾彭家人外,还看管下顾家在庆凌府的生意,知道顾昭回京,之前写了信不久会出发来京城跟三哥团聚。
这事顾昭没拒绝,一切由顾旸和彭家人作主便是了。
接下来几日,顾昭一直在外忙于应酬,他要请客吃饭,当初一起在翰林院以及工部共事的官员,赶考中结识的人,还有别人的请客也不能全都推拒了,顾昭挑了些没多大利益牵扯关系还不错的去赴了宴,比如工部尚书家办的宴席他就不能不去,当初得了工部尚书不少照顾。
之后户部尚书的母亲大寿,也邀请了顾昭还有黎氏以及顾家二老,顾昭同样推拒不得,心里还在嘀咕,怎这么赶巧,刚赴了工部尚书的宴,没几天就要赴户部尚书的宴。
每回赴宴,顾昭身边都围了不少人,就没有个清静的时候,有关心他的,也有想从他这儿打探消息,或是跟他套近乎的,这几年官场顾昭也不是白混的,而且身份不断走高,别人心里怎么想另说,面上却不会轻易得罪了他。
他还和宋泽一起赴了一场由今年考生举办的文会,那些考生将上一届的进士请了不少,在文会上看到当初的榜眼杨卫展,恍惚觉得好久没得到过杨卫展的消息了,一问才知这位虽然早一步离开了翰林院,但如今却有些默默无闻了。
顾昭也才想起来了,当初杨家也卷进那几位宗室之子争夺皇嗣的纷争之中,不过不同于丁家站队站得那么明显,丁家被处理了,杨家还留在官场里,不过不再如之前那般风光了,就连杨卫展也带了几分郁郁不得志的神色,见到顾昭和宋泽时,杨卫展的目光是回避的,也不跟其他人一样过来套近乎。
能一路闯关斩将走到会试这一关的,大多是聪明人,看这三甲三人,宋泽和顾昭关系一如既往的好,杨卫展却跟他们疏离得很,也没人自讨没趣地凑上去问个究竟,但多数人下意识地跟杨卫展远了些,毕竟他们过了会试的话以后也要进入官场,没必要得罪顾昭和宋泽这两位陛下和太女面前的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