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穿成炮灰后和反派he了 > 第390章 新一届会试

第390章 新一届会试(1/2)

目录

两日过后,顾昭算好了时间,提前进了宫等着皇帝退朝。

皇帝下朝后看到顾昭已经等他,非常高兴,顾昭也恭敬地见了圣驾。

顾昭暗暗打量皇帝的气色,虽说三年没见,皇帝看上去老了不少,但就他有限的医学知识来判断,皇帝不像身体要垮的模样,应当还能再坚持个几年,会比书中世界活得长些,如果真是这般,那对大周对太女而言,都是大好事。

也许是因为要将皇位交给他最疼爱的女儿,也许因为抱上了亲孙子,使得皇帝的心情比书中世界好得多,哪里像书中世界,皇帝不仅要将皇位传给并非他直系血脉的宗室子侄,还要被他们的争斗闹得一个头两个大,这心情哪里好得起来,心情越发糟糕,这身体也越发差劲。

皇帝活得长些,能使得朝局更加稳定,将来太女继位也能更少些震荡,太女同样也能多得到些指导与锻炼。

皇帝很是亲切地问了顾昭一些尧昌府的事情,虽然很多事他都知道了,但远不如亲耳听顾昭说来得更详细贴切,除了尧昌府地方经济民生的发展外,皇帝对顾昭的办学同样很有兴趣,因为他知道,如果这一模式能够推广,在他和太女手上实现的话,将来史册上定会留下他们父女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谁不想在后世留下一个明君的好名声,想不开了才想成为被后人骂的昏君。

如今的大周已有中兴之相,皇帝想将大周推向更高峰,顾昭的出现和不断展露出来的才华,让他看到了这一点。

也许老天注定大周要走向更强盛,所以才会送来顾昭这样的能臣,又有宋泽这样的六元状元,这一届的考生也比往年要活跃得多,因而皇帝也越发心情好,这一点顾昭没有判断错,皇帝的心情对他的身体的确有不小的影响,加之他对太女毫无猜忌之心,分了太女不少政务,有太女帮忙,他政务也清松了不少,这身体也就越发的好了,并没有显露出要驾崩的迹象。

皇帝还从旁边翻出一叠纸,正是顾昭在尧昌府时送来的,出自学堂学生和夫子的手,自制的纸张,比起最初的那一批,质量有所提升,不敢跟外面出售的纸张相比,但皇帝挺重视。

“看看这纸,将来那些学生即使其他本事没学到什么,凭这一手制纸本事,也能过上不错的日子了。”

顾昭谦虚道:“哪里,当初也是因为银钱紧张,也不想让这些学生养成铺张浪费的习惯,所以才不得不出此下策,幸好这些学生都是懂事的,很珍惜如今的学习机会。”

皇帝点头说:“如果不是朕的年纪大了,朕都想亲自去尧昌府实地看一看,不过照尧昌府如今情况,只要以后不变,将来定会有尧昌府的学子来到京城赶考的。”他看不到,他女儿也会看到的,这就足够了。

“如果朕想在整个大周推广此种模式,顾爱卿看是否可行?”

顾昭心说陛下果然有这样的野心,太女跟他聊天时也提起过此事,顾昭便知这对天家父女是要竭尽所能促成此事了:“这需要大笔投入,光靠地方上的财政恐怕难以支撑,还需要朝廷拨款。”

“可朝廷也支撑不起这笔投入,如今进账多了,可花钱的地方同样在增多。”皇帝摇头,国库能有现在这般收入,也多亏了顾昭,现在这事还是得交给顾昭来办,交给其他人,其他人没他这能力不说,也不如顾昭来得纯粹。

是的,皇帝知道顾昭的私心很少,并不喜好享乐,否则凭他如今的身家完全可以过上奢靡的生活,然而看他穿着,看他府里的情况,与刚来京城时相比并没有太大变化。

所以他真的觉得顾昭是难得的纯粹的人,心里有百姓,有这个朝廷,想让大周朝变得更好,否则他何必要去撬动盐商的根基,当其他大臣不知道江南官场的那些事吗?他们当然知道,但也清楚办成这件事吃力不讨好,所以又何必去得罪一大串的人。

皇帝说:“朕也在考虑这件事,朕以前听爱卿和沐儿提起过海运一事,如果朕将此事交给爱卿,爱卿可能为朕与太女办好?”

果然和他想的一样,顾昭当即跪下来说:“想开海运容易,可没有强有力的武力作后盾保障,那也无法长久。”

皇帝起身走了几圈:“顾爱卿说得不错,只是发展海上武力,建立一支海上的军队,从来没有人涉足过,朕怕朕下了这样的命令也没几人敢去做,如果交给顾爱卿,怕是要你从零开起,难度不小。”

顾昭愣了下:“臣是文臣,不会治军。”

皇帝哈哈大笑起来,心说居然还有事情将顾昭难住:“如果定下此事,朕当然会派得力的干将去协助顾爱卿,依朕看,爱卿与姬将军之间的合作就非常愉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