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穿成炮灰后和反派he了 > 第379章 教材的事

第379章 教材的事(1/2)

目录

姚首辅心想,这京城权贵中有几个没尝过的?便是没尝过也会想方设法弄来一些品尝一下。

尽管心里在吐糟,面上姚首辅还是乐呵呵地,而且这五香瓜子的味道的确不错,顾昭跑去尧昌府又弄来一样能生钱的好东西,等以后这五香瓜子在京城还有其他地方风靡起来后,尧昌府就等着赚钱了。

燕向熙也觉得味道挺不错。

皇帝再不担心尧昌府那地方会一直穷下去了,而且他知道顾昭也没放松抓粮食种植,顾昭之前的折子里写了,等和西南的商路打通后,尧昌府便可从西南运送粮食过来,解决尧昌府缺粮的问题。

与尧昌府不同,西南那地方气候适宜,雨水也充沛,粮食产量一直不低的。

对顾昭新的包裹,大家都带了几分好奇的,结果打开来后发现是几本书,皇帝没先看书,而是先看顾昭送上来的折子,看完折子后眉头挑了下,没发表什么意见,将折子让其他人传阅,他则翻看起那几本书,也就是顾昭折子里所谓的通识教材。

姚首辅他们看完后震惊极了,这回顾昭的手笔不可谓不大,居然敢让适龄孩子都上学堂,而且不仅男孩能上,女孩也能上,这要放在其他地方早就被喷个狗血淋头了,但在尧昌府那地方,说难听点,也许顾昭的话比皇命都来得有用,谁让顾昭是带着当地百姓走出困境,让他们日子过得越来越好的人呢。

姚首辅看看公主,倒没说出反对女孩子入学堂的话,而且顾昭折子里也写了,是分开来授课的。

燕向熙看了果然大喜,她其实最近也有办女子学校的想法,但想实现有些困难,所以她有想过,等她日后掌权了再下这样的命令,受到的阻挠应该会小许多,没想到顾昭在尧昌府就先行推广开了。

燕向熙以为,待尧昌府这模式成功后,完全可以在整个大周推广开来。

“妙啊!”有大臣赞道,这是于读书人极好的事,怎可能反对,有意见也只在女子读书一事上,但在公主面前,他们都不会大声嚷出来,“只不过这开支可不小,顾大人那边可支撑得住?”

姚首辅乐了:“谁支撑不住,顾大人都不会支撑不住,这不又有五香瓜子么了,他这财神爷的名头不是白担的。”

得,商人中流传的关于顾昭是财神爷的说法都传进朝堂里来了。

其他人也乐了:“也是,此法只适合于顾大人和尧昌府,在其他地方可没办法推广,一年的投入实在太大了。”

“如果以后朝廷能负担得起这笔开支呢?”燕向熙说道。

“这……那自然是好的,可这大笔银钱从哪里来?”

燕向熙看了眼她父皇,没继续往下说,这时大家又关注起顾昭寄来的教材上,三字经和百家姓图文并茂,增添了不少趣味性,算术与格物思路清晰,简洁易懂,连他们看得都有些入神。

算术教材中,顾昭拿一直没动用的阿拉伯数字开刀了,因为用这数字让算术更加简洁,一目了然,便于学生的学习,他在折子里说明了这些数字的来源,都是有迹可寻的。

这时候的数字并不叫阿拉伯数字,也非由大食人发明的,而是天竺那边传来的,但并没有在大周引起多少重视,后世是由大食人也即阿拉伯人发现并将其带入到西方,又由西方传进这片土地上。

虽然起初看得有些不习惯,但皇帝研究了下,发现用这数字,算术题看上去简单了不少,又看看顾昭折子里关于这数字的来由,好奇道:“这数字真是天竺那边传过来的?”

姚首辅不愧活了不少年头,又见识广博,经顾昭的提醒,对此事的确有了印象:“臣是见过的,但与顾大人所写的数字又略有区别,顾大人所写的数字看上去更加简明清晰,想是作了改进。”

“那依爱卿看,这数字是否适合推广?”

姚首辅建议道:“不如将这教材给户部送去,看看他们是否用得习惯。”

皇帝一想也是,户部是跟数字打交道最多的地方:“那这事就交给永福吧,永福正好在户部待过一阵子。”

燕向熙欣然领命:“儿臣遵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