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前往互市(2/2)
心中再度佩服顾昭的精明和会做生意,但本人又没在其中沾一分好处,好处全是官衙的,面上并没有否认这回事,反正等到时跟着顾昭一起前去互市时,全城的人都会知道。
消息得到阎家主本人确认后,那些商家都激动起来,纷纷找门路往衙门内递话,表示他们也愿意加入,做生意的哪有不明白的,只要进了互市,就没可能不赚钱的,这可是天上掉馅饼的大好机会,还没有什么风险。
当然他们都没能见到顾昭本人,一部分商家到了范师爷面前,剩下的那部分,就算往衙门里塞银子也没能到范师爷面前,而且这银子也没人敢收,之前因为房吉信一事清理了一批差役,留下和后来补充进来的人,那是半点不敢违反各种规定的,其中就有不得私下收受钱财一条。
范师爷依照顾昭的意思,最后敲定了五个商家,但也对外放出风声,包括阎家在内,获得的只是这一次的资格,不代表永久,下次会重新确定名额,这样的风声让其他没能加入进去的商家,总算稍稍安了些心,这次不行就争取下次吧,一定要拿好表现,同时也知道了这次挑选商家的标准,决定以后都老实遵守衙门定下来的规矩。
那些还停留在尧昌城内的外来商队,则对以阎家为首的那六户商家羡慕妒忌不已,他们也想加入尧昌府官衙的队伍,只可惜他们是外来的商队,这样的机会哪里轮得到他们,甚至连点意见都不敢有,除非以后都不想来尧昌城进货了。
谁能想到顾昭会将官衙的名额玩出这样的花样来,怕是那位给出名额的常大人也没料到。
接下来的日子顾昭处理事情越发雷厉风行,面上别人看不出异样,但内心因为一直没有接到燕沐的信越发不能安宁,所以他迫切想要达成互市之行,他在想,如果燕沐安好的话,最有可能的便是借助这次互市的机会进入大周境内,就算本人不来,也会想办法捎信过来。
所以互市之行他一定要亲自带队,同时要将尧昌府安顿好,以防他不在的时候有人故意生事,比如面上的银子,实物根本就没到他们的手,有专人负责。
明知他们贪,顾昭又哪可能会将银子往他们手里送。
当尧昌府第一场雪下来时,许多人开始了猫冬的日子,而顾昭则带着一支规模不小的官方组织的商队出发了,黎氏依依不舍地将人送走,她能做的也只能是将自己照顾好,免得在外奔波的儿子担忧,同时将作坊管理好。
作坊里烧起了火炕,倒不用担心冬日里编织毛衣时手会冷,如今女工觉得在作坊里待得幸福极了,在家里哪可能一天到晚的烧着炕。
身边申请顾昭一起去互市的人,顾昭只带了齐云飞还有顾旸与彭夫子这对师生,顾仁和彭岭都留下了,范师爷依旧坐镇尧昌府,有任何突发的情况他都可全权行使知府的权力。
不少百姓从家里出来为这支队伍送行,他们也知道,去互市货卖得越多,对他们尧昌府的人越好,作坊能招收更多工人,工人收入也更高,百姓兜里也有余钱多买些粮食。
这次就连姬将军那边也调集了一批人过去,联同其他军队一起维护互市的秩序。
顾昭带的官衙的人只带了名下三个作坊里生产出来的产品,以阎家为首的那些商家,带来的货物就五花八门了,其中阎家主弄来不少茶叶和布匹,顾昭也不管他们是从哪里弄来的货,反正在互市上卖出去了,就会有一部分利润归属衙门的,所以他们在互市上赚得越多越好。
外面的风又冷又硬,顾昭觉得吹在脸上够呛,不过他穿得挺厚实,外面也裹着狐皮大氅,那是黎氏特地做给他,让他在路上穿来防风防寒的,手里也有暖炉揣着。
这段时间道路的修建非常顺利,因而起初一段路趁着积雪还不大,他们行走的速度挺快,行走在如今的水泥官道上,来往的商队才知道顾昭投入那么大的人力财力修路的好处,来去真的方便许多。
后面一段路难走了些,不过好在也没多少距离了,没过几日他们看到原来的空地上出现的一座集镇规模的新城,城墙都是用水泥作为黏合剂建成的,外面也铺了不少水泥路面,在城门口也可见到里面都是水泥路面,来到这儿的各个商队看得都惊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