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穿成炮灰后和反派he了 > 第334章 互市的事

第334章 互市的事(2/2)

目录

有大臣认为跟关外异族做生意那属于资敌,所以坚持关闭边境国门,杜绝双方的来往。

然而真能杜绝得了商队跟关外异族的生意往来?明面上不允许,可私下里照样有商队为了利益铤而走险,毕竟其中的利润非常大。

姚首辅对边境的情况也是作过详细了解的,包括杜绝不了的私下的交易,因而他对开办互市持支持态度:“既然杜绝不了,还不如放在明面上,明面上的交易官府可以进行控制。”

“就现在情况来看,我们可以从关外购买他们放养的羊肉羊油脂,还有顾大人提及的羊毛,只要有利可图,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牧民增加羊群的放养。”

“互市上的税收可能用来充作军饷,减轻户部的压力,如此既有武力威慑,又有经济上的牵制,边境的压力也会减小不少。光靠互市牵制不太可能,因为这明显是个长期的过程,可能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见效,所以军队的威慑必不可少。”

这次讨论的重心转移了,原来是针对要不要开互市,这次开互市的反对声音小了许多,常大人提供的数据虽然不算太大,但也可见此法对关外异族的影响力,虽然持续时间会比较长,但明显是投入最小的一种方式,又潜移默化,最不容易引起关外各族的反弹,大周朝可以一点一滴地渗透进关外各族中。

内阁取得统一意见后,朝堂上的反对声就不是问题了,接下来要讨论的就是互市的地点安排在哪里最为合适,以及负责互市的官员,鉴于常大人这几年所下的工夫,皇帝直接决定将互市一事交由常大人负责。

在朝堂上为着互市的地点进行争议的时候,顾昭这边迎来了常大人那边的第一批羊油脂,这也让尧昌府的羊脂作坊可以放开手生产,而不用担心原料供应不足的问题,顾昭觉得,羊脂市场稳定下来后,还可以因地制宜地寻找其他油料作物来制作肥皂。

当收购羊毛的消息放出去后,那些养羊的人家最为高兴,如今一羊可以三卖,羊肉、油脂以及羊毛,收入不说翻上三倍,翻个两倍应当没问题吧。

这回的老百姓积极多了,不像第一次收购橡胶草时许多人都不敢相信这消息,最初只有极少一部分人试探性地采了些野草送去,然而这回,那些放牧的人家将家里积留的派不上用场的羊毛主动送进城里来,更有那机灵的人拉了几人跑周边村子里去收集羊毛,有的人家为了省点路费,愿意以稍微便宜的价格卖给这些人。

当第三个作坊建起来后,收购的这些羊毛都送进了作坊的仓库里,等待作坊的管理者黎氏到来。

顾昭还出了图纸找木匠制作纺车,这消息传到一直盯着他和作坊动作的房同知耳中,他很是费解,难道这羊毛是用来纺纱织布的?

房同知自以为已经掌握了第三个作坊的真相,不愿意再让顾昭折腾下去了,如今顾昭的名声已越来越响了,因为他的一直不出现,如今来到尧昌城的那些商队,谁还记得他这个同知。

还没等房同知制造让顾昭出城的理由,他就得到消息,顾昭要前去才知道这米合县的成县令,竟不知何时背着他跟顾昭勾搭上了,否则那姓成的怎会折腾出种植橡胶草一事的?

这也让他越发按捺不住,再拖下去,不仅外面人,就是本地的那些家族势力都要倒向顾昭了,毕竟顾昭可比他会赚钱,那几个生意有谁不眼红的,可因为他们站在房同知一边,所以根本没办法从顾昭手里瓜分利益。

顾昭要出城,范师爷还想劝说:“此时大人并不适合出城,暗地里不知有多少人盯着大人。”

顾昭老实跟范师爷说:“师爷可知,我这是化被动为主动,不然这般下去,就算我想死守在城内,也会有人想方设法让我出城,到时我又该如何?不要太高估那些人的底线,我不想多造无谓的伤亡。”

范师爷听得心里一个激灵,越了解房同越是不对他抱有任何期待,大人所说的真的极有可能发生,如果哪个地方百姓发生天灾人祸,到时大人是去还是不去?不去的话就会给敌人留下一个把柄,很可能前面所做的成绩都要打上折扣。

“可大人的安危……”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