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将要回京(2/2)
顾昭说完该说的话便离开了,不过范举人追了出来,顾昭停下脚步看向他。
范举人恭敬地说:“范某想继续追随大人,大人偌还到地方为官,范某愿意给大人继续做师爷。”
顾昭讶异,没想到范师爷作出这样的决定,说实话他也有点心动,史茅两位大哥虽也能帮上他忙,但多数是跑腿的活,但衙门还有那些处理文书等事务,的确需要个读书人,这段时间他也习惯了范师爷为他处理公务上的各种琐务。
范师爷的品行经过这段时间的考量,他也是信得过的。
但是,顾昭问:“那范兄的家眷呢?”
范举人松了口气,大人没一口拒绝:“内子与小儿自然随范某一起,范某并没太多拖累。”
这是要将媳妇孩子一起带上,顾昭想了想说:“我回京后是继续留在工部当差,还是去其他地方尚未可知,如果范兄不嫌弃这些,那顾某当然不会拒绝。”
范举人露出轻松的笑容:“是大人不嫌弃范某才是,多谢大人给范某这个机会。”
顾昭也笑了:“那这几日你也轻松些,回家跟嫂夫人好好说明收拾行李,等新任知府到来,交接完后我们便可以启程了。”
“好的,大人。”
顾昭回去后将这事跟顾沐说了,顾沐也不觉得是坏事,不然什么琐碎事务都要顾昭亲力亲为,那顾昭也太累了,有范师爷在,以后顾昭便是再到地方为官,也不会出现之前手下无人可用不得不跟黎二舅借人使唤的情景了。
还有用生不如用熟。
除了乔家这样的商家,其他富商对顾昭要离开的消息则是大松了一口气,他们对顾昭的感情太过复杂了,既想攀上这个财神爷,又对他敬而远之,就怕哪一日他抄家会抄到他们头上。
这事谁能保证?没看顾昭顾沐来了江南后,先是抄了万宏镜,后又抄了金洪文这个大盐商,其他小的都不算在其中了,再让在江南继续待下去,指不定哪日就要磨刀霍霍向他们这些富商而来了。
所以还是赶紧走吧,他们多少也听说了新任知府是位姓崔的官员,有多年地方为官经验,肯定跟顾昭顾沐这两个愣头青不一样。
至于其他,也不得不说顾昭来到江南还是给他们带来不少好处的,比如这新铺的水泥路面,大大方便了他们出行,去往如指望回京继续待在工部,将这铺路大业进行到底,将整个大周的官道都换成水泥路,以后他们这些商人走到哪里都能轻松了。
不过顾昭离开前,他们也不能太不给顾昭面子,所以这些富商联合起来,请乔显庆出面,想请顾昭顾沐吃顿饭,算是为他们送行,席间当然还会有些小礼物送给他们,做商人最不得的就是随便得罪人。
可惜,顾昭并没给富商们这个面子,很干脆地推拒了,转身却自己掏腰包请衙门所有人去酒楼大吃了一顿,分作两批,因为总不能关了衙门,这顿饭叫大家吃得心满意足,还有从姚城送来的新鲜海鲜呢。
这顿饭过后的第二天,接任的崔大人便到了江南。
崔大人算得上是年富力强的官员,三十多岁便成为五品的知府,上升的空间还很大,他带了家眷一起来的江南,刚进入江南地界,这行人就惊讶不已,因为明显路面不一样了。
他的夫人孩子纷纷掀开车帘往外看去,就看到外面笔直的平坦的水泥大道,他们回过京城了,在京城看到时稀罕得不行,没想到这江南更多。
“老爷,莫非这江南比起京城还富裕?”
崔大人在出京之时就向同年友人打听过顾昭这位代知府的情况,惊讶过后便能猜到因何这般了:“并非是因为江南富裕,而是因为江南有代知府顾昭顾大人,夫人应当知道,这水泥一物的出现便和顾大人有关系,顾大人最初来江南也是负责督造堤坝,这江南有水泥作坊,用来铺路便很方便了,不过顾大人显然做的事情比我以为的还要多,难怪会受陛下重用。”
身为代知府,往往是不求无功但求无过,可顾昭哪里是无过,分明是功劳很大,都要将江南改头换貌了,接下来的情况也正证明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