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风靡京城(2/2)
“真的假的?”
“真的,跟个照妖镜似的,去看了绝不会后悔。”
玻璃都出来了,玻璃镜还离得远吗?需要的材料作坊里都有,这可是朝廷工部的作坊,跟外面私人的作坊当然不一样,这回是顾昭自己直接动手的,因为想叫镜子被人无意中弄出来,过程太不容易,所以顾昭直接找来锡箔纸和水银,先在玻璃上贴上一张锡箔纸,然后倒上水银,水银能溶解锡,溶解后会紧紧粘在玻璃上,这就成了镜子。
做出来的镜子第一批自然是送进了宫里,皇帝第一次照玻璃镜子也吓了一跳,然后那些等身镜尤其受后宫还有公主的喜爱,铜镜立即被她们抛在一边闲置了。
满足了宫里贵人的需要,第二批玻璃镜才送到店铺里,自然再度引起轰动,这回都不需要等待,效果立显,进了铺子里的人都会看到那老大的等身镜,于是那些富贵之人,也如同乡下人进城一般跑到镜子前瞧稀罕。
这玻璃镜照得比铜镜清晰多了,价格自然不会太低,然而照过玻璃镜后,谁还能接受得了铜镜?哪怕开价再高,一个个也等不及地在铺子里下了单子,就怕晚了一步,这镜子卖光了,要等上老长的时间才能轮上。
安装玻璃窗户不就如此,不是下了单子交了银子就能立即安装上的,就那么些工人,自然是下单越早的人越排在前面,下单晚的人只能等着了。
因而玻璃镜刚摆出来的第一天,几台等身镜立即叫人订走了,晚来一步的人后悔不叠,因为铺子里的管事说了,镜面越大做工越是不易,所以后面得要等一等。
那最先买了等身镜的人,还给相熟的人家下了帖子,邀大家一起来参观他家的镜子。
因而根本不用做广告,玻璃镜便成了风靡京城之物,巴掌大的小镜子都要卖上好几两银子,让缺银子的人家看得更眼红了。
其实工部不是不可以赶制出更多的等身镜,如今烧制玻璃的工艺越发熟练起来,可顾昭说了句,物以稀为贵,所以就是要少放出一些吊着大家的胃口,而且那些等身衣镜做得是极尽奢华,框架描金画彩,传到后世绝对价值连城,框架的价值远远超过了镜子本身,这样的镜子放出去不仅没被嫌弃,反而受到追捧,只要这般高规格高档次的镜子,才能衬托出某些显贵的身份。
那些权贵捧着银子想要镜子要,可对于自己人,顾昭是豪不吝啬的,平南子爵府,顾家黎家,两位舅舅,还有西南王妃那里,统统收到顾昭送来的镜子,大的小的都有,虽然不是那么精致华丽,但功能足够,就这般,还让两家黎府在京城出了回风头,不少人家都往黎府投帖子想去参观衣镜。
顾昭往这些人家送镜子,也没过分遮掩,毕竟是要日常使用的东西,这样的动作也就让京城权贵越发肯定,玻璃和玻璃镜的出现真的跟顾昭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这位顾子爵的脑袋到底是怎么生的?我看跟他做文章考科举相比,他揽银子的手段才是第一的,看户部还有那些富商,谁能比得过这位顾子爵?看来以前他也就是没放开手脚大干,否则他到如今要挣下多少身家了。”
“甘拜下风,听说最近户部尚书走路都带风的,哪里还有以前哭穷的模样,还有这京城内外不少道路都开始修建的,据说用的就是卖玻璃的银子。”
“这很好啊,免了从户部拨银,亏的也就是顾子爵本人吧。”
“亏吗?不见得吧,顾子爵亏了银子,可得了圣心啊,不说现在的陛下,便是以后,无论哪一位上位,都无法亏待这位顾子爵吧,他身上真是实打实的功绩。”
“最后悔的还是虞子爵府吧,啧啧,不仅将一个子爵弄丢了,还丢了座金山啊。”
“你还不知道吧,那虞子爵府上出事了。”
“出啥事了?怎没听到动静?”
“呵呵,当那府上还是侯府啊,有点什么动静就传出来?也就沾了点顾子爵的关系,才会让人谈论一二,不过不巧,这段时间又是水泥又是玻璃,这事闹得都没几个关注那府上的事了。说回正题,听说那府上放印子钱还差点逼死人,被人一状告到奉天府去了。”
闻者皆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