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翰林院编修(2/2)
“可宋夫人和靖安伯世子夫人就没必要参加了吧?”
孙夫人带了点不屑之色道:“谁知道黎氏靠什么本事说服她们的,听说还收留些无家可归的小丫头片子,她倒心善。”
听这语气酸熘熘的,也就她走得近的人会附和两声,其他人笑而不语,对她说出来的半信半疑,毕竟黎氏过得不好,她是最开心的。
孙夫人心里也郁闷得很,原本黎氏儿子被人抱错,将庶子当成嫡子宝贝了十多年,事情曝光出来时她幸灾乐祸得很,后来黎氏想不开跟永宁侯和离,她更加开心,如果不是黎氏后来就跟着她那亲儿子离开了京城,她非得上门好好拜访下这位旧友,黎氏离开了京城,她只觉神清气爽。
可谁想黎氏还有回京城的一日,而且还是风光回来的,她也有儿子,可儿子连个举人都考不上,更别说搬个探花郎回来了,比家世的话,黎氏那亲儿子都不用靠家世就给自己挣了个子爵爵位,比来比去,除了身上的诰命外,其他不见得能比得过黎氏。
尤其是和离后,永宁侯被削为虞子爵,当初笑话黎氏的人纷纷转口,说她有远见,不过一个子爵夫人,舍了也没什么要紧的,毕竟她还是子爵的母亲呢。
夫人们在谈论黎氏,小姐们则在谈论顾瑶,她如果仅仅是顾子爵的侄女,也得不到这么大的关注,可她还跟公主似乎有着过近的关系。
“公主怎会看上这样一个抛头露面的掌柜娘子?”
“我的丫头有次去铺子里买点心,看到公主的马车停在铺子外面,可铺子里并没有公主的人影,我的丫头怀疑公主进去里面找那位顾姑娘了。”
“你们也别说公主怎会看上抛头露面的掌柜娘子了,咱们这位公主,本就是特立独行的一个人,你们忘了她替天巡视一事了?不比顾姑娘更加抛头露面?当时一起做事的还都是些男人,前不久听说在琼林宴也跟新科进士们相谈甚欢,想来公主并不介意的。”
“其实……这样似乎也没什么不好的,我听说一件事,那铺子有顾姑娘的份子的,她一个未出阁的姑娘,靠着品香点心铺子就挣下不少身家了。”
“可……这样跟商户女有什么区别?没得辱了门楣。”
有人不屑顾瑶的行径,也有人十分羡慕,这些人里有的偷偷去铺子外面瞧过顾瑶,觉得她十分鲜活,并不觉得苦和累,身上好像有光似的。
她们都依附家族活着,不久后家里一副嫁妆出嫁,又要依附夫家而活,可顾瑶似乎并不用操心这些事。
顾瑶并不知道这些,她的心思都扑在铺子里,公主还抽空来了铺子里看她,让她十分高兴,送了公主好些口感好的果酱,可以泡水喝。
公主回宫后往后宫还有皇帝那些各送了一份,得到一致的好评,还有宫里的娘娘特地让自己的宫人出宫去铺子里买点心回来。
没几日,品香铺子的日销售额就上升了不少。
顾昭则开始了他的翰林院编修的生活,有句老话叫文人相轻,顾昭以为他在翰林院的日子不会很顺利,结果发现,里面的人出乎意料的好说话,观察了几日,顾昭以为,原因更多的落在宋泽身上,他是蹭了宋泽的光。
谁叫宋泽是六元状元呢,在读书人看来,这就是个吉祥物,恨不得将他供起来了,顾昭还听说过,结果刚出来宋泽成为本朝第一个六元时,翰林院里好几个泼墨作诗,兴致高昂得很。
于是,他这个六元的同乡又是同窗,也得到了些微照顾,这就让他在翰林院里的日子相比其他人显得轻松多了。
叶秀鸣也通过不久后的朝考,成为庶吉士,进行为期三年的学习,同在翰林院,顾昭三人又可以日日碰头,对这样的日子非常满意。
顾昭在翰林院里也就帮着理理书籍资料,事务并不忙碌,因而不久后在得知黎氏等人想要办织布作坊后,他空闲下来的时间还能往工部跑跑,黎氏她们这么努力,做儿子的当然得给以支持,所以顾昭便想着对现有的织布机还有纺纱机稍微改进一下,能提高些效率,因而就需要借用下工部里的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