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穿成炮灰后和反派he了 > 第029章 儿孙自有儿孙福 (31)

第029章 儿孙自有儿孙福 (31)(1/2)

目录

情况清楚得很,知道是在水云村,那时让高家盯着顾家的用意,是不得让顾家离开了水云村这地界。

到后来高家设计让顾昭没能考成县试,在信中也写得明明白白,以及夏姨娘让高老太太这姨母放心,会将她的孙儿推荐进京城有名的书院。

“我……”虞璐苦笑,不知该说什么,最后一丝幻想也没了。

顾昭说:“以后就叫我一声三哥吧,家中还有大哥二哥,我排行第三,对了,还有两位姐姐,我是打算年底回去,离年底也没剩多少日子了,正好顾仁的婚事就安排在年后正月,等办完婚事我们再回来。”

虞璐顿时有点紧张,眼巴巴地看着顾昭。

顾昭失笑:“既然做了顾家人,不如换个名字吧,别姓虞了,就姓顾。”

虞璐也觉得再姓虞不好了,他本就不是虞家人,何必沾了那侯府的光呢。

“那三哥帮我取吧。”

一声三哥,也代表他承认了自己的身份,三哥出口时,虞璐心中也踏实了几分,他以后就真的是顾家人,换了名字后,与那侯府就彻底没了关系。

“我取?”顾昭摸鼻子,他取名无能啊,“咱大哥叫顾大牛,二哥叫顾二牛,原本按顺序排下来我该叫顾三牛的。”

虞璐没忍住抽搐了下嘴角,不会把顾三牛这个名字给了他吧。

看到他表情顾昭哈哈笑起来:“这还算好的,幸好我们兄弟几个没取狗蛋驴蛋之类的名字。”

这么一对照,虞璐竟觉得大牛二牛这样的名字也不坏了,但无语道:“三哥你别逗我了。”

这孩子还知道自己逗他啊,顾昭认真思索起来,然后在纸上写下一个字:旸。

“旸,日出也,明也,这也是三哥我对旸弟的期望。”

虞璐,不,顾旸的眼眶一下子红了起来,然后很不好意思地背过身用手抹抹眼睛,转回来后对顾昭中行了一礼:“顾旸谢谢三哥取的名字,我很喜欢。”

他从此后就是顾旸了,不再是虞璐了,后者一听便知是没走心取的名字,也许开始只是想叫路的,但放在名字中间,又是公侯人家,到底不好看,因而就加了个王旁,变成璐了,他就是那侯府路边的一个小石子罢了。

可现在也有人珍视他了,还对他予以期待,希望他向东方的日出一样会缓缓升起。

顾昭拍拍他的肩,无声地安慰他,又说:“我会帮你另办一**份户籍,以后你就是我的双胞胎弟弟顾旸了。”

顾旸露出笑容:“我听三哥的。”

等顾昭将顾旸的名字身分说开后,张叔张婶他们立即改口叫四爷,而顾昭也在顾瑶口中升级为三叔,顾旸出任新的小叔,或者是四叔,顾昭还将他介绍给宋泽和齐云飞,又带他去拜见了宋程大人和宋夫人,宋夫人瞧这两人也瞧得稀奇,还给了顾旸一份见面礼。

顾沐一回来要盯着他的点心铺子了,虽然哥哥是第一位的,但这点心铺子也算是他的第一个生意,之前的方便面买卖只算是初次试试水罢了,他还靠这个铺子挣钱呢,好在他离开的时间有顾瑶和齐云飞照看着,小石头他们又用心得很,一切都很正常,生意也是一日比一日好了,如果不是顾昭给他们定下的规矩,他们都想一直做到宵禁了才关门。

顾昭则忙着给顾旸找夫子,路上就测试过他的真实水平,觉得除了启蒙类书籍,其他课目最好都从头教起,将根基打扎实了,顾旸还是想要考取功名的,也许这是读书人唯一能证明自己成绩的途径,顾昭当然不会不满足他这愿望。

为这,他请府学里几个朋友去齐家酒楼吃了顿饭,因为庆凌府里的读书人,府学里的这些人比他更为熟悉。

这顿饭还是请得值得的,因为彭岭给他推荐的一位夫子挺符合顾昭的要求的,鉴于顾旸之前跟过的两位夫子都属于那种过于迂腐死板的人,现在的夫子最好比较开明些,教学方式也要深入浅出些,而不能照本宣科。

彭岭口中之人是他的一位族叔,年纪已经四十多岁了,才学是不差的,可惜一次出游中出了点小事故,导致一条腿带了点残,这就导致他的科举路就此中断了,可一条腿有点跛也没能阴止他继续出游,并且不太将自己的跛腿当回事,顾昭听得也觉得这位是奇人了。

太过中规中矩的夫子教顾旸的话不太合适,他需要的还就是这种比较特立独行的,让顾旸见识一下世上还有这种人,至于会不会因此将顾旸走上另一条路,咳咳,眼下也顾不得了,先将他掰过来要紧。

只要顾旸学得彭岭这位族叔的一分洒脱劲,他相信就足够顾旸受益终身了。

顾昭都要等不及去拜访彭岭的族叔了,与彭岭约好时间后,顾昭将彭岭他们送走,看他们马车驶远,才要转身回家,将这一好消息告诉顾旸,让他高兴高兴。

刚走出十几步远,路边停着的一辆马车帘子从里面掀开,露出里面的人,叫住了顾昭:“顾子爵,可愿与我一谈?”

“石姑娘?”顾昭讶异的挑了下眉,便十分淡定地说,“既然石姑娘相邀,那顾某恭敬不如从命。”

“请。”

顾昭十分自然地登上了马车,然后马车慢慢动了起来,顾昭就在马车里与石姑娘面对面坐着。

马车里面挺宽敞的,顾昭还很有闲心评价下里面的摆设布置,比起宋程的都来得阔气,便是手里的这只天青色茶杯,让顾昭怀疑它身价不菲。

“石姑娘想问什么?能回答的顾某会知无不言。”

石姑娘莞尔一笑:“你倒是大胆,就不怕本姑娘对你另有歹意?”

顾昭失笑:“石姑娘不是石侍郎家的千金么,我一个小小秀才还怕什么?”

石姑娘玩味地看着顾昭:“你当真以为我就是石侍郎家的姑娘,没丁点怀疑?”

“我怀疑什么石姑娘会承认吗?”

“啧啧,你可跟瑶姑娘口中稳重有担当的小叔形象一点不相符,罢了,本姑娘不跟你绕圈子了,我想问问你身边的顾沐是怎么回事?”石姑娘的眼神凌厉了许多。

顾昭摸摸鼻子,心知这位如果就是他所料的公主本人的话,不会不过来询问关于木头的情况的,所以第一眼看到是石姑娘本人时,顾昭并没有担心什么,很坦荡地上了马车。

顾昭也干脆地说:“那我也不跟石姑娘绕圈子了,木头本名可是燕沐?”

“你知道?”石姑娘惊讶地看向顾昭。

“这是我推测的,而且发现木头的时候,他身上还有块玉佩,上面是个”霂”字,所以我大胆推测了下。”

“凭一个”霂”字就能推测出燕沐的身份?顾昭你煳弄谁呢?当我是顾瑶你说什么就是什么?”

“姑娘要是不相信那我也没办法了,我顾昭来历清清白白,姑娘一查便知。”顾昭摊手说,其实他心里还不爽呢,怎么看木头都不像是杀人不眨眼的大反派,所以尽管他怀疑木头就是燕沐,但还是很不愿意承认的,结果现在从石姑娘的反应看出来,木头就是燕沐无疑了。

他很不高兴书中将木头写成那样的角色,木头多好的孩子啊,还会救助小乞儿,怎就是动不动杀人的残暴反派了?

石姑娘完全没想到,顾瑶口中那么完美的小叔,在她面前竟展露出无赖的一面,她竟也被噎了下,她一点都不相信顾昭说出来的话。

石姑娘没好气地瞪了眼顾昭,又问:“我不管你是怎么知道他身份的,那他现在究竟什么情况?”

昨日在发现燕沐的存在后,她小心在顾瑶面前试探了几句,但可能是被顾昭叮嘱过,顾瑶明显不想多提关于他的情况,石姑娘也不想让顾瑶认为她别有居心,所以只得将主意打到顾昭身上,也才会有今日这一出。

顾昭倒也没隐瞒:“我是在前来庆凌府的路上救了他,当时他身中箭伤,脑袋又撞了个血窟窿,等救醒他之后,他便什么也不记得了,能证明他身份的也只有那块玉佩,但当我们进入庆凌府的时候,便发现有人通过府衙在搜拿一个偷了东西的逃犯,很不巧,那逃犯据说也中了箭伤,但因为那时府试在即,不断有考生赶往庆凌府,因而不久之后这件事便不了了知了。”

“虽说宋大人配合了对方,但想来宋大人对个中详情并不知晓,而且很可能对方的身份让宋大人也无法推脱,此事石姑娘只需前往府衙问一声宋大人,便可知道全部情况,只是担心木头身份会曝露,也不想宋大人卷进来,所以我才一直没有向宋大人打听此事。”

“就在天花疫情之前,从京城又来了两位客人,我怀疑其中一人也可能是冲着木头来的,一人还和永宁侯府有着亲戚关系,姓卢名文柏,另一人却来历成秘,而且据我观察,此人身份应该在卢文柏之上,只可惜他们也很快离开了庆凌府。这件事我托宋大人打听过,他们离开庆凌府后,卢文柏是朝京城方向走的,而另一人,却背道而驰。”

“如果石姑娘能知道木头的身份更好,我希望石姑娘能保证木头的安全,显然背后向他下手的人并未罢休。”

石姑娘猜到这中间的事情不会简单,她就说那小子怎会耐得下性子待在顾昭身边不挪窝的,连去京城都跟着一块儿去了,原来这小子已不记得自己身份了,估计还因为顾昭救了他而对顾昭有种雏鸟心态,将他当成最亲近的人了。

难怪昨日那小子见到自己毫无反应,原来是根本就不记得她了,能有反应才怪。

石姑娘也听得出来顾昭是个心思缜密的人,便不跟他绕圈子了,说:“我要带他回京,让最好的御医给他治病,他不能一直这样下去,而且你也说了,他留在你身边并不安全,说不定还会给顾子爵带来杀身之祸。”

顾昭只用黑黝黝的双眼看石姑娘,石姑娘被看得气极:“行了,不就是想让本公主亲口承认我的身份么,真该叫瑶妹妹看看你现在的模样,让她知道她小叔的真面目是什么样的。说吧,你是怎么猜出本公主的身份的?”

顾昭失笑,不过倒是对这公主的印象颇为不错的,他说:“我问了瑶儿姑娘的名讳,才知道姑娘是向字辈,后来姑娘又声称自己是石侍郎家的,当朝唯一的公主的外家还是很容易打听到的。”

顾昭是知道,当朝唯一的公主并非皇后所生,而是宫中一位并不算起眼的妃子生育的,但这妃子并没有因为生下皇帝唯一的子嗣而越过皇后去,而且因为后宫只有这么一个孩子,可以算得上是非常和谐了。

只是在书中,这位圣上唯一的公主,最后的结局却很不好,可见后来上位的那位宗室子,心胸并不是个多么宽广的,连如今皇帝唯一的血脉也没能容下。

现在亲眼见到这位公主,顾昭也知道她的真性情并非如书中所写。

石姑娘自以为自己隐瞒得很好,可没想到在这个家伙眼里,她身上的破绽竟这么多,真是该死的家伙,难怪让父皇见了一面,就哄得父皇给了他子爵的爵位。

石姑娘咬牙切齿道:“你就不怕我会对你不利?”

顾昭摊摊手:“我以为公主的心胸与旁人不同,要真是想对顾某动手,又岂会容得顾某在此放肆?”

顾昭说的时候还对外面看了一眼,他在发现马车里公主的时候,便注意到无论是驾车的人还是跟着的随从,那身上的气息可都不弱,身为皇帝唯一的血脉,出来行走身边怎可能不将保护级别提到最高?

石姑娘最后竟没忍住噗哧乐出声,这个顾昭真是太有意思了,没想到她这趟庆凌府之行,竟能遇到这么有趣的人,挥挥手说:“放心吧,本公主大人大量,不会计较你的放肆的,看在瑶妹妹的面子上,放你一马,不过人我是要带回京的,怎么劝说他跟本公主回去,就看顾子爵你的本事了。”

说罢,石姑娘便端茶送客了,好走不送。

顾昭能怎么办?刚刚夸过公主的心胸,现在就跟他计较起来了,要说服木头跟公主前去京城,这可不是件简单的差事,没想到会落到他头上,公主可真给了他一件难办的事。

可公主有令,顾昭又不能不从,也不能再死赖在马车上了,只得起身给公主行了一礼,这才撩开袍摆下车而去。

终于能见到顾昭为难的脸色,可将公主乐坏了,因而顾昭下马车之前还没走远,就听到马车内传来的愉快的笑声,顾昭心说,报应来了。

公主笑了好一会儿才止住,刚刚避开的侍女进来了:“公主这么开心?可见那顾子爵也是个有趣的人物。”

公主摆摆手,又托起下巴凝起眉头:“真没想到,来这庆凌府散心游玩,竟会发现燕沐的踪迹,西南那边可从来没传出燕沐失踪不见的消息,他们真是好大的胆子,竟敢在父皇眼皮子底下动手。下令回去,我要写封信,尽快送到父皇手上。”

“是,公主。”

遇到顾瑶实属意外,当时她乘坐的马车真的在快进城的路上出了点岔子,却不想遇到正要回去的顾瑶,还被邀与她同乘。

那就是个挺简单的小姑娘,跟京城里的那些千金小姐完全不同,被她几句话便套出身份,当时公主就惊讶了,没想到还没进庆凌府就遇上顾昭的侄女。

她来庆凌府,除了散心游玩,也是想顺便帮父皇看看庆凌府真实情况,以及那位提出牛痘接种的顾昭秀才,就算他去了京城,来到这里也可以听到关于他的真实风评。

在来往中,她倒是真喜欢上顾瑶这小姑娘了,虽然出身贫穷,却很努力地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努力地充实自己而不是寄希望于嫁个好人家,从她口中听得最多的便是我小叔如何如何,她有这般改变也正是因为小叔的鼓励,让公主对这顾昭越发有兴趣。

与时下男人不同,顾昭身为一个读书人,竟鼓励自己的侄女走出门做事,也鼓励她读书明理,从不将她关在家中,很难想像,如今她接触到的顾瑶,年初还是个从未离过县城未见过世面的农家姑娘。

与公主分开的顾昭,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了木头的点心铺子,果然在那里看到跷着脚收钱的顾沐,这模样的木头让顾昭看得就忍不住要笑,可想到要劝说他跟公主回京的事,顾昭又笑不出来了。

相反顾沐一眼便看到顾昭的出现了,顿时将收钱的活儿撒开手,开心地跑到顾昭身边,一把抱住他:“哥哥这么快就办好事来看我了?我还以为哥哥心里只有那个家伙了。”

这还要跟顾旸计较一下,果然还是他熟悉的那个木头,顾昭拍拍他脑袋:“来看看你生意做得怎样。”

顾沐顿时得意起来:“当然好了,哥哥你看店里的点心卖得多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