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9章 儿孙自有儿孙福 (27)(2/2)
“老爷回来了!”宋程的马车刚到府前,府内就立即从里面打开大门,欢唿着迎接宋程归来,老爷立功,他们作为下人也与有荣焉,走出去别府的下人也会高看他们一眼。
宋府的主子也哗啦全都跑出来迎接宋程了,同一条街上的其他府宅,也有不少人跑出来看的。
宋程与顾昭他们被热情地簇拥进府内,一番问候后就立即让人将顾昭顾沐送去早收拾好的客院,宋程上路的时候就已派出一匹快马先回府报信了,再说京城这边传旨公公出发的时候,宋府就准备着宋程回来了。
顾昭也看到了宋程的一双儿女,果真是京城长大又是精心教养的,长子不过九、十岁的模样,给宋程行礼跟小大人似的,举手投足颇有名门公子风范,反正跟顾昭他们这种放养长大的就是不一样啊。
关注宋家的人都知道了,宋程以及那个被圣上特别召见的秀才顾昭进京了,不少人都在揣测,圣上这回会给顾昭什么赏赐,上回他可就得了圣上的嘉奖。
不少人家还打听到顾昭的年纪,并且尚未订下亲事,便有人蠢蠢欲动,想要提前投资,勇毅侯不就是靠个庶女拉拢到宋家,得了个有前程的好女婿么,嫡女他们舍不得,可出一个庶女配这个农家出身的秀才很够了。
于是一些人家的夫人们打算往宋府递帖子,要前去拜访宋老夫人了。
顾昭可没精力去想别人会做些什么,这几天虽然坐着马车,可也颠簸得够累的,他再次想要将避震马车给弄出来,就为了这出行方便。
现在完全放松下来,感觉浑身骨头架子都要散了,因而洗漱过去早早用了膳食,便和顾沐一起上床休息了,史丁山那边让他也同样如是。
狠睡了一大觉,第二日起床后顾昭才觉得人精神多了,这古代的出行交通真是太不方便了。
大概也就他和顾沐能没心没肺地唿唿大睡,史丁山还替他操心面见圣上的事呢,宋程都没顾昭这般坦荡。
当宋程来找顾昭一起用早膳时,顾昭正和顾沐史丁山一起在院子里做晨练,仿佛跟在庆凌府没什么区别,叫宋程看得也是一个恍神。
“宋大人怎这么早便来了?可是宫里有消息了?”
宋程回过神来看向顾昭,分不清是他心大还是无知无畏了,抽抽嘴角说:“现在是早朝时间,有结果也得等早朝结束后,所以过来叫你一起用早膳。”
“没问题,我们收拾一下就来。”
宋程挥挥手,转身走了,他一个在朝为官的人还没顾昭来得心态好。
顾昭带着顾沐一起跟宋程用早膳,史哥那边有人照顾,无需顾昭担心的,早膳还没吃完的时候,宋府就来客人了,是勇毅侯世子,特地过来看望妹夫,以及来见识下顾昭这位挺神奇的小秀才。
勇毅侯世子也不年轻了,蓄着短须,看着挺壮实,跟顾昭见过的宋夫人那是一点不一样,也许他更像他们父亲勇毅伯吧。
勇毅侯世子对顾昭印象挺好,先有罐头制作方法,后又有牛痘接种法,关切问了顾昭几句后,便同妹夫宋程说:“父亲上朝之前与我说,陛下可能在下朝之后便会召见你们,让你们有个心理准备。”
毕竟御医院都有小道消息传出来了,圣上更不可能不清楚这些情况,所以不会拖延召见顾昭的,这件事本就对大周朝以及圣上重要得很。
“不过顾公子看着有点面善。”勇毅侯世子第一眼看到顾昭时便有点恍神,将重要的事情说完后,这才看着顾昭的脸来了这么一句。
宋程也立即看向顾昭,大舅子不可能无缘无故来这么一句,再说顾昭和永宁侯府之间的恩怨,岳父家也是清楚的。
顾昭对此已有预料了,上次那卢文柏看到他这张脸不也是如此表情,他就料到他和京城中某人长得相像了。
顾昭伸手摸了把自己的脸,作出惊讶状:“是我像京里的某个人吗?上回从京城去庆凌府的一位公子,看到我这张脸时也露出奇怪的表情,那时我就有些猜测了。”
“谁?”宋程和勇毅侯世子都惊讶道。
“那位自称姓卢名文伯,来自京城,当时同在齐家酒楼用膳,特地将我叫过去给他看看的。”
“卢文柏?”听了顾昭的描述,勇毅侯世子便轻嗤一声,什么人跑庆凌府去还摆这么大的架子,当顾昭是什么人,还将人特地叫过去给看看?“这是哪家的,这般没规矩?”
勇毅侯不知道,宋程却是清楚这人的,因为顾昭可是托他打听消息的,因而卢文柏是什么来历他自然一清二楚,对那永宁侯府越发没好感,因为在他看来,那小子就是冲顾昭来的。
“大哥忘了永宁侯府的侯老夫人娘家姓什么了?这位卢公子跟永宁侯世子走得挺近。”
“原来是他!”这么一提勇毅侯顿时知道这没规矩的人是谁了,看向顾昭的眼神就更是带了点古怪,要是顾昭像别人也就罢了,人有相似本就是难免的事,可偏偏像的是永宁侯府的人,那就说不清楚了。
勇毅侯世子没提像的人是谁,顾昭却关心上了,直接提出来:“不知在下的相貌究竟和京城哪位公子冲撞上了?”
宋程也看向大舅子,勇毅侯世子只得说:“和顾公子相像是的人不是旁人,而是那永宁侯府的世子,而永宁侯也曾经放出过话,声称世子最肖他。”
宋程听得瞪大眼睛,所以说顾昭像的人其实是那永宁侯本人?再想到永宁侯曾经给他写过的那封信,宋程风中凌乱了。
凌乱过后宋程一脸复杂地看向顾昭:“你是不是什么都猜到了?”
顾昭皱皱眉头说:“有些猜测,毕竟有些东西不会是毫无缘由的,高家对我出手总需要一个理由的,只是有些东西还需要来到京城证实一下,现在我大概明白了。”
看顾昭一脸平静,宋程都有些佩服了,换了他碰上这些事情可能无法如顾昭一样保持平静吧:“那你打算怎么做?”
顾昭忽然笑起来:“从始至终我就是顾昭啊,顾家的儿子顾昭,我爹娘在几个子女中最疼的那一个。”
宋程拍拍顾昭的肩,真的很佩服这个少年了,面对这样的侯府也能不动摇,顾昭可算不得没见过世面了,怎会不知权势的重要,可他依旧作出这样的选择,难能可贵。
勇毅侯世子和勇毅侯一样也是武人,同样佩服顾昭作出的选择,妹夫在信中可是很看好顾昭的科举之路的,将来顾昭的前程不见得比那府上差,靠顾昭自己也能打拼出一番锦绣前程来。
几人又聊起旁的事,用完早膳刚要移步他处,宫里就来人了,宋程和顾昭急急赶过去,果然是皇帝陛下要宣二人进宫见圣驾了,宋程和顾昭连忙应下。
关于进宫见驾的礼仪问题,传旨公公在路上就给顾昭培训了下,所以不必担心的,将自己衣冠整理一下,又跟顾沐史丁山交待了几句,顾昭就随宋程一起进宫了。
看着马车转过弯不见踪影了,顾沐还有点苦恼,不能陪哥哥一起进宫见皇帝,不知为何,他对宫中的皇帝竟然没有全然陌生感。
“沐公子?”
顾沐深吸口气说:“走,我们也出去,帮哥哥打听消息去。”
“好。”
顾昭进宫了,给顾沐和史丁山也留了个任务,他是将自己当成顾家的儿子,而且这一点是不会改变的,但爹娘真正的儿子呢?
看书中所写就知道那一位在侯府中有如透明人一般,不仅被所有人忽略,还要被那女人教导处处不可露锋芒,就从没有用心教养过他。
所以在越来越确认自己身世之后,顾昭对那少年也无法放下心,他想,就算爹娘知道了当年的事,不会不认自己的时候,对那一位也会牵肠挂肚的。
所以就算为了爹娘,顾昭也不能对那少年放任不管,其实最好的结果便是最后所有事情曝露后,让那少年跟他一起留在顾家好了,可他不清楚那少年是怎么想的,而且也不能真的让他被那女人养废了,能挽救还是要挽救一二。
顾沐和史丁山当然不是自己单独出门的,宋程留了自己的亲随陪同他们,免得二人两眼一抹黑到处乱跑,冲撞了京城的贵人。
到了宫门前,顾昭和宋程便弃了车步行入内,顾昭并没四下张望到处看,而是规规矩矩地低垂着眼跟着公公走,当然眼角余光还是会打量一下的,毕竟他也是曾经参观过皇宫的人,免不了会两相对照,似乎,这里更有气势,也许是因为环境的缘故带来的。
走到皇帝要接见他们的宫殿外面,可以听到里面有声音传出来,显然里面除了皇帝,还有其他大臣呢,皇帝正跟这些大臣谈论朝务,外面的公公见他们到了便进去传报了。
公公的声音一响,里面的声音便安静下来,然后顾昭便听到一个温和中又带着威严的声音响起:“请宋爱卿和顾昭一起进来吧,朕等他们已多时了。”
“是。”
公公立即出来请顾昭宋程入内,两人互看一眼,然后一起踏了进去,顾昭依旧没有擡头,但能通过眼角余光看到殿内主位上坐了一位身着明黄服饰的人,显然是皇帝本人无疑,旁边还有四位年纪不算小的大臣,很可能是内阁大臣。
走到近前,顾昭便随着宋程一起跪下拜见皇帝,跪皇帝嘛,顾昭倒没什么心理不适的,因为他如今就身在一个皇权社会,这样的情况早有心理准备的。
“快快请起,快近前让朕好好瞧瞧。”
一个大臣捋着胡须笑道:“陛下,这位顾公子果然少年英才,也许再过几年,这殿上又要添一位年轻的官员。”
皇帝龙心大悦,甚至从位置上起身,绕过桌案走到顾昭面前,顾昭一擡头便看到皇帝的笑眼,约莫近五十岁的模样,比起实际年龄显老了,面色的确和健康之人有所不同,所以关于皇帝身体不好的话的确并非虚言。
顾昭露出受宠若惊的模样,皇帝却笑起来,指着顾昭说:“你们看,这位顾昭顾公子看着可有些面善?”
宋程也露出讶色,顾昭的身世不会这么快就曝光了吧,他心中不免对那永宁侯要生出同情心了。
那四位大臣也好奇地向顾昭看来,一人说:“是有些面善,可臣一时想不起来为何面善了。”
皇帝笑道:“是和一位卿家年轻的时候有些想像,不过那卿家年纪已长,所以你们一时半会儿猜不到他身上。”
皇帝说着又摇了摇头,顾昭虽然也面露好奇之色,可心里却在犯嘀咕,皇帝会说出这番话真的是一时兴起吗?还是皇帝已经心中有数,是特意提起这番话题的?用意何在?
皇帝摇头后没再具体说出顾昭跟谁年轻时候相像,像是要故意给在场的大臣们放个饵,宋程听得心里也有些古怪的,但陛下不再说了,他总不能抢话题吧。
皇帝又回到位置上坐下,再开口时便谈起正经话题,也就是关于天花与牛痘,虽然通过折子还有从庆凌府回来的人口中了解到很全面的情况了,但他依旧愿意听听当事人是怎么说的,宋程和顾昭都尽可能地满足了皇帝的要求。
皇帝对牛痘一事非常关注,而顾昭,可以说是接种牛痘的第一人了,因而皇帝又叫来御医为顾昭检查了番身体,还看了肩膀上接种后留下的印记,而御医很肯定地告诉陛下,顾昭的身体很康健,同样接过种的宋程亦是如此。
皇帝问顾昭:“顾昭你以为何时适合向大周百姓推广牛痘接种?”
在场四位大臣都很惊讶,陛下竟拿这样重要的事来问顾昭。
顾昭也是愣了一下,然后直言回道:“陛下,学生以为越早推广越好,因为眼下时节正是疫情会高发的季节,而推广也需要一段时间。”
“可你如何保证不会有意外发生?”这是其中一位大臣问的。
宋程听得也替顾昭捏把汗。
顾昭倒是无惧,反正只要皇帝听得高兴就行了,因而说:“想必自陛下知道牛痘接种一事后,除了交由御医们验证外,应该也调查过民间的案例,我以为相比接种牛痘的风险,天花给人带来的风险更大。”
都说到这儿了,宋程不得不接上一句:“臣在庆凌府境内推广牛痘接种,至今尚未有一起意外事件,反应最大的也就是接种者出现发热情况,但过上一两日热度都退去了,因而牛痘接种可行。”
皇帝这时看向在场四位内阁大臣:“你们听了还有不同意见?”
其实这时候皇帝和内阁也在商量牛痘接种时间一事,依照皇帝的意思,此时便可进行了,要等全大周百姓都接种上,估计可能需要一两年的时间,所以不必拖延下去了,但大臣中难免有态度保守之人,希望再谨慎一些。
四位内阁大臣互相看看,看来陛下将宋程顾昭二人叫来,就是要向他们现身说法的,陛下心意已决,他们再阻拦显然也不会改变陛下的决心了,而且听过御医院的判断,牛痘接种的确不存在风险的,就是预防天花这还需要大量的时间去验证。
四位大臣想明白了,一致道:“那就听陛下的,尽早为我大周子民接种牛痘。”
“可!”皇帝当场就下令,着内阁拟旨,要求大周全境推行牛痘接种,由御医院出详细的接种册子,地方官员严格按照册子上的要求来进行。
宋程和顾昭就在边上老老实实听着,这一旨意跟宋程也有关,庆凌府下辖的县市都要推广,和顾昭就全无关系了,但也能从中听得出来,皇帝虽然顾及朝臣们的意见,但一旦有了决断后,朝臣们意见相左也改变不了陛下的决心的。
这皇帝真的挺不错,就是可惜身体不好,依第二本小说中,皇帝的寿命可不长久,唉,他怎就没有觉醒个什么治疗异能啥的,不过就算有的话,他敢用?
“顾昭你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