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9章 儿孙自有儿孙福 (19)(2/2)
柳氏这才知道顾家二老给她男人找了什么活干,柳氏很不爽,凭什么那豆腐坊大房把着,都是顾家的儿子,她男人也该分一份的,可惜她这些话也只敢在顾二牛面前念叨,却不敢跑到二老面前指手划脚,可想而知会被喷个狗血淋头,这顾家还轮不到她当家作主。
顾二牛也很憋屈,可除非他不想在这个家里待着了,否则就不得不听老太太的话。
顾昭和顾沐看得乐呵不已,顾沐还说:“活该!”
“早点睡吧,明天不会清闲的。”
“好,睡觉。”
果然第二天天还没亮就被外面的动静吵醒了,尽管过来的人已放轻了动作,顾昭也没啥起床气,反正在家也待不了多长时间了,顾沐也觉得尽快回府城他们自己的家好,清静。
天还没亮就有人帮忙做豆腐了,还有想挑豆腐出去卖的人,也早早来了,甚至帮忙一起干活,好能早点拿到豆腐。
老太太见顾昭他们起来了,就知道被吵醒了,好在明天就走了,否则这样下长可不行。
顾昭也觉得欠考虑了,和老爷子一起吃早饭时建议道:“爹,咱再起个房子吧,就我这房跟爹娘单独的房子,以后豆腐坊肯定越来越忙,爹娘留在家中要受影响的。”
“我原本就想另起房子的,只不过后来带爹娘一起去了府城才暂时放下的,起还是起,只不过挪后,以后肯定还会回来住的,现在看来要提早了,我不想爹娘日日被影响了睡不好觉。”
老爷子听得窝心不已,有个让人头痛的老二,可有孝顺贴心的老三大大补足了缺憾,老儿子的孝心老爷子没反对,而且现在的确不差这点钱,再说以后儿子回来了,也能住得好些,不能像现在天还没亮就被吵醒了。
“好,听昭儿你的,咱们起大房子。”
“那我趁早之前将房子图纸画下来,我走后爹就可以找人建房子了。”顾昭得想想,要盖个什么样的房子,最主要的是自己要住得舒心,这房子建好后可能几十年里都不会动了,指不定他以后要在这房子里养老呢。
因而吃完早饭顾昭就回房间画图了,顾沐凑在一起提自己的意见,顾昭可是发现,他眼光比自己还挑还高,不过这正合他的意。
顾沐主要提的是景观和房型的构局方面,顾昭则着重细节处,比如重要的卫生间和洗澡间,还有地暖和火墙,以及水下道问题,外面可以不弄得太过张扬,但里面的细节一定要能保证住得舒舒服服的。
空间里也有资料可供他参考借鉴,因而当顾昭的大姐顾桃一家子到来的时候,顾昭已画好大致的草图,就等着再细化了,对于细节方面的内容,顾沐显然非常感兴趣,还提议可以将他们府城的房子也改造一下。
顾昭觉得可以,府城的房子都买下来了,怎么动都是自己的事,再说离乡试还有三年时间,至少得在那里住上三年。
自从大姐二姐嫁出去后,顾昭见他们的时间就少多少,这一年时间又忙于考试又去了府城,见面时间更少了。
两个姐姐出嫁前照顾小弟的时间也不短,因而都很疼这最小的弟弟,顾桃的性格有些风风火火的,因而一来就叫嚷起来:“小弟走了没?小弟人在哪里?快看看你们小舅舅还在不在家。”
顾桃嫁的是隔了两个村子的吴姓人家,当然跟县里的那户吴姓人家丁点关系没有的,丈夫是个老实的,公婆也不强势,因而家中顾桃可以作大半的主的,如今顾昭又有出息,顾桃在吴家的地位自然更高了。
如今顾桃和吴栋育有两子一女,长子已经十岁,
这时候顾家清静了不少,豆腐做好后想去卖豆腐的人都挑着担子离开了,顾二牛也被二老压着挑着豆腐出去了。
顾昭带着顾沐走出房门,笑道:“大姐,大姐夫,知道你们要来,总要见你们一面才能走吧。”
“小弟!”顾桃欣喜地叫起来,又催促她的孩子,“快叫小舅舅。”
“小舅舅。”三个孩子整齐地叫人。
“乖了。”
顾桃来到顾昭面前,上下一打量,抿唇笑:“小弟越大长得越好看了,这就是娘提过的顾沐吧,跟小弟一样俊。”
顾沐一样乖巧叫人:“大姐好,大姐夫好。”
“诶!”顾桃爽郎应下,这个面子不会不给小弟的,再说嘴甜又长得好看的人,总会容易让人心软的。
吴栋也在边上笑着应声。
顾昭回房拿了点心零嘴来招待三个外甥,没过多久,距离远一些的二姐顾杏也带着一家子赶回来了,姐妹俩碰面,又见着久没见面的小弟,顾家院子里热闹极了,孩子们也玩在一起笑声不断。
之前因为顾珍的事,两个姐姐姐夫也出了些力帮忙,可惜他们能做的有限,顾桃和顾杏对大嫂还好些,对这个二嫂同样都没什么好感,就算性子软和些的顾杏,以前也受不住柳氏摆出一副受委曲的表情,她当然护着她娘,总不能是她娘欺负了二嫂吧,何况她娘也没那么做。
嫁了人后顾杏很清楚,她娘比别人家的婆婆好很多,并不会插手儿子的房中事。
二姐夫家在邻镇,姓刘名跃,膝下如今有两个儿子,顾昭印象里记得二姐夫家境比起大姐夫家要好些,因为精力放在读书上,其他事情知道得并不多,但这回见到二姐,似乎脸上有些倦色,光看气色,日子似乎过得并没有大姐来得舒心。
也许这跟二姐性子也有关,二姐这人性子有些软和,软了容易让人欺负,欺负了还不知道要怎么反击回去,如果跟婆家有关系的话,那二姐的处境就更不好了。
顾昭以为随着他考上秀才,大姐二姐应该都会受益的,在府城那边也没听娘提及过,难道是二姐对自己爹娘也是报喜不报忧?
显然不是顾昭一人看出来的,顾桃也发现了,将妹妹拉到一边说悄悄话。
二姐夫的性子也不差,比起大姐夫还要灵活些,带着吴栋主动找顾昭说起话来。
外面,顾杏根本就是她姐的对手,几句话被顾桃问出究竟是怎么回事,顾桃恨铁不成钢地用手指戳妹妹的额头:“你啊,当初我就担心你这性子,嫁去那样的人家要受欺负,偏偏你自己看中那刘跃非要嫁过去,又什么都不说,爹娘也只当你日子过得不错。”
顾杏苦笑:“我不想让爹娘还有小弟为我烦心,再说她闹归她闹,我不理睬她就是了,而且哪家不是如此。”
“你知不知道,你越不说,爹娘如果知道了越发担心,心里也越不好受。这事你别拦着,我找个时间先跟娘说说,小弟明早就要走了,你也别担心会被小弟知道。”
换了以前,顾昭的确不够心细,或者发现什么也不会多想,可现在不同了,想要瞒过顾昭却不是那么容易的。
如今娘家日子越过越好,顾桃顾杏也是高兴的,尤其是顾桃,在夫家腰杆那是越来越直,如今公公婆婆也都听她的,她在吴家那是里外一把抓。
姐妹俩刚说完话,老太太就过来了,她是找顾桃的,既然豆腐可以给村里人卖,那给女婿卖也是一样的,两个女儿,顾桃的夫家条件差了点,老太太哪里会不想着女儿的。
老太太跟顾桃一说,顾桃便高兴起来,抱住她娘不停地说好话,老太太拍她:“行了,少黏乎了,娘就是想着给你们添些进项,也别说昭儿不帮着你们,连你们二哥今早也被我逼着挑豆腐出去卖了,我可不惯着他的懒劲。”
“娘这回回来不走了吗?”爹娘去府城,做女儿的也怪想念的。
“唉,昭儿是想我们去的,可这家里情况我跟你们爹哪里放得下,先留下待段时间吧,总要把你们二哥身上的毛病给掰过来才行,不然别的不怕,就怕他给你们小弟拖后腿。”
“真没想到二哥竟然会变成这样!”对顾桃顾杏来说,这样的二哥都叫他们快不认识了,还有顾珍那侄女,做出来的事也叫她们无法想像。
顾桃说完就去找自己男人说卖豆腐的事了,吴家跟大部分庄户人家一样靠种地讨生活,如今有这等好事顾桃当然高兴了,也就她娘惦记着她,连妹妹顾杏的事情也顾不上了。
吴栋听得光摸脑袋傻笑:“真的可以?”
“小弟不就在这儿,不信你问小弟。”
顾昭点头:“大姐大姐夫愿意做的话当然可以,还有大哥今天还要做豆干,到时可以拿了一起去卖。”
“谢谢小弟,那我去大哥那边,看看有什么事可以搭把手的。”吴栋感激不已,媳妇和媳妇的娘家人真好。
刘跃在边上听得心动不已,只是没好意思开口,那边顾杏则主动开口跟她娘提了这事:“娘,我跟刘跃可以跟着卖豆腐吗?”
老太太一听这话不对劲了,用狐疑的眼光打量二女儿:“怎么回事?刘家还缺你这一口吃的?老实跟娘说,是不是刘家的人欺负我顾家女儿了?”
两个女儿,按说顾杏是嫁得最好的,因为刘家在邻镇开了个油铺,铺子里卖的豆油也是自家榨出来的,所以当初顾老太太将女儿嫁到刘家是满心欢喜的,以为这个女儿从此不用愁吃喝了。
虽说刘家也有三个儿子还有一个姑娘,但就算最后分家,身为老三的女婿刘跃,也应该能到些家产,怎么看也不会吃亏的,可现在女儿跟女婿竟也想跟着卖豆腐。
对水云村里的人来说,卖豆腐也就是挣个辛苦钱,哪里比得上豆油的买卖好,要说刘家唯一不好的就是女婿他老娘性子强势了点,可老太太原本想着女儿性子软和,又不会跟其他妯娌掐尖要强,婆婆哪有不喜欢的道理,再加上以前顾杏回娘家从来没有说不好的,所以老太太以为她日子过得最舒心。
“娘,没有的事。”顾杏小声辩解。
“没有?”老太太拔高了点声音,“没有的话女婿何至于要跑出来卖豆腐?那油坊里没有他下手干活的地了?女婿不是老刘家的儿子?就算分家了,我就不信老刘家拿不出点家产来分!”
“娘……”顾杏急了,担心被其他人听到。
老太太捶了女儿一记:“快说,不然的话我就亲自去问女婿,再不行我跑刘家去问问怎么欺负我女儿了,以前娘没这底气,顾家日子是比不上刘家,可现在有你小弟给咱们撑腰,这腰杆自己还不挺起来,说过得去吗?你小弟这么争气为的啥?还不是让我们过上舒心日子!”
顾杏知道她娘是说到做到的人,她要真什么都不说,娘真会跑去刘家的,因而只得捡些事情告诉老太太了。
另一边,顾昭也看出二姐夫意动的神色,他转身找了二姐家的两个外甥,在点心零嘴的诱惑下,二姐不想说的事顾昭都知道了,并且知道得比他娘还多。
两个外甥说完后才发觉说了不该说的,连忙捂住嘴,又靠近顾昭身边眼巴巴地看着顾昭说:“娘不让我们说的,小舅舅千万不要跟我娘说。”
顾昭撸了撸两个小孩的脑袋:“放心吧,小舅不会说出去的,你们跟哥哥姐姐玩去吧。”
这两个孩子起初没大姐家的孩子放得开,挺拘束,也就慢慢地被带得稍微活泼些,这性子肯定是在家里养成的,光从这一点就看得出,二姐一家子在刘家的生活并不顺心如意。
顾沐从身后趴在顾昭身上说:“这刘家人太欺负咱二姐了,哥哥你要怎么帮二姐?”
顾昭伸手摸摸他搁在自己肩上的脑袋说:“我可以帮,不过也需要二姐和二姐夫自己立起来才行,不然不还得被刘家老人拿捏住,没想到我这二姐夫的性子跟二姐也差不多。”
刘跃跟顾昭一样是家中最小的儿子,可处境却大不相同,顾昭身为老来子最得二老看重偏爱,可刘跃却是刘家最被忽略的那一个,连刘家的大姑姐在刘家都比刘跃这小儿子得到的待遇好,可偏偏因为这样的处境,刘跃又是个极为孝顺听话的。
刘家自然是最看重长子的,可又因为女儿是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又是唯一女儿,所以也看重得很,也许正是因为孩子多了,所以这重心也移不到最小的孩子身上。
如今刘跃和顾杏的两个儿子,一个七岁,一个五岁,按说以刘家的条件,将两个孩子都送去读书也没问题,可偏偏去年没送成,今年又出了问题,刘家老太太将两个外孙都接到身边养着,这个上学堂的名额也要被抢去,眼看着大外甥读书一事又要遭耽搁。
甚至顾杏的那个大姑姐还给刘家以及她三弟刘跃提了个建议,不是顾昭考上了秀才么,让顾杏将孩子送到顾昭身边不就好了,有秀才亲自教导可不比镇上学堂夫子还教得好。
那日当场就将顾杏给气哭了,结果刘老太太还觉得女儿提的这个主意好,甚至还想将外孙一起送过来,以为自家亲戚怎么着也比外人要用心吧。
顾昭摸下巴:“这刘家未免也太欺负人了,将我顾家当成什么?随便他刘家唿来喝去的?大概我二姐给他们刘家的感觉是太好欺负了,以为我们顾家人都是这般了,嗤!”
顾沐到底跟在顾昭身边有段时间了,知道有些事情不是简单弄死就可以的,当然他依旧觉得直接弄死最便捷了:“那哥哥要怎么做?”
“唉,小孩读书的事可不能耽搁了,要我说,最好的办法当然是让二姐夫跟刘家人分家了,就算分不到什么家产也是好的,到时跟刘家其他人撇清关系,只可惜我这二姐夫又是个孝顺的,只怕不容易啊。”好在这二姐夫没跑来直接跟他说让他帮忙教孩子,不仅教自己孩子,还有他大姐的孩子,否则顾昭非得直接将他啪死不可。
“真是烦人。”顾沐嘀咕道。
“看我爹娘怎么做吧,我娘这方面肯定比起我们有经验多了。”这回就算二姐不肯说,顾昭也得在他们走后将实情告诉爹娘,故意瞒着,只报喜不报忧,不见得就是真孝顺,有些问题就该趁早曝露出来,然后将矛盾趁早解决,时间拖得越久,最后给所有人造成的伤害越大。
顾昭最见不得的是,大人还好些,可孩子最容易受影响,一影响耽搁的就是一辈子。
读书的事如果二姐二姐夫自己不去争取,那要让两个外甥一辈子做个睁眼瞎子?那在刘家的地位也永远是最低的。
孝顺老人是好事,可如果连孩子的前程都可以牺牲了去孝顺老人,简直愚不可及,就算刘跃这姐夫待二姐再好,顾昭也要忍不住出手拆散了这对夫妻。
顾昭还是欣赏性子爽利的女人,如他大姐这样的,大姐夫可什么事都听大姐的,三个孩也养得落落大方,见人一点不怕生,就是大外甥因为家里条件不算多好,所以十岁了还没能读书,早早帮家里下地干活了。
顾昭想了想,回房提笔写下个方子,不是多好的东西,依旧是豆腐的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