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3章 二老的奔头(2/2)
分了家后两房人虽没立即离开,但到底不一样了,因为两房人都踌躇满志地规划未来,脸上那股兴奋劲是没办法掩饰的,所以二老很快就知道顾老大在忙起房子的事,顾老二则早出晚归,但看他满脸的兴奋之色也知道是有好事,不是为起房子也是为其他。
哪怕顾昭再哄着,情绪的恢复也只是短暂的,顾昭心知这需要靠时间来治愈,又或者拿其他的事来分散二老的注意力。
他原本打算再过段时间说豆腐方子的事,毕竟现在豆腐的价格还没跌太多,但现在顾不上了。
这天吃了晚饭,顾昭没有立即回房温书,而是神神秘秘地掏出一张纸放在老爷子面前。
老爷子知道老儿子是想哄他们两个老的开心,但就是一时半会儿习惯不了,打起精神敲了记他脑袋:“又作怪,说吧,这是什么东西。”
顾昭怪叫一声捂脑袋,惹得老太太心疼不已,一边替老儿子揉脑袋一边瞪老头子,老爷子无语之极,就知道护短。
顾昭偷笑,然后适可而止,不逗他爹老人家了,说:“爹和娘吃了两天豆腐觉得怎样?你们不是一直好奇我到底帮了县里齐家少爷什么忙么?”
二老吃过豆腐后都喜欢上了,年纪大了,古代农村人又不知道护牙,所以上了年纪后牙齿难免都有些松动,那些太硬的不怎么吃得动了,可这豆腐却不怎么需要咀嚼,入口可化,很适合他们老人吃。
“好吃,可惜太贵了,只有大户人家才吃得起,经常起,咱家尝尝味道就很不错了,这事跟县里齐少爷有关?”
顾昭作乖巧状点头:“可不是有关么,当初啊我刚去县里……”
顾昭将如何走到齐家酒楼发现两家生意差别,以及如何卖出豆腐方子一事说了出来,至于豆腐方子,他当然不会说是自己琢磨出来的,而是说在一本杂书中看到的,至于哪本书,现在已记不得了。
老爷子老太太听得惊呆了,这方子居然是老儿子拿出来的,而且一个方子就卖了五十两银子,而非五两,难怪大手大脚地往家里买了这老些东西,让他们看得都心疼。
五十两啊,他们顾家攒了那么些年,手里的现银也统共六十两,这让二老心头也激动起来。
老太太儿啊心肝地叫起来,抓着顾昭一顿搓揉,顾昭只得被迫无奈地享受他娘的疼爱。
“娘啊,儿子都大了,”顾昭痛并快乐着,赶紧接下一个话题,“爹,我将方子卖给齐二少的时候跟他说好了,这方子自家也要使的,不过不会把豆腐卖到县城里,就做镇上还有这四邻八乡的生意。”
老爷子激动起来:“昭儿是说咱家也做这豆腐生意?咱家能做?”
顾昭拍胸脯说:“当然能做!不过可以再等等,这段时间可以做做准备工作,等我再把府试考完得到童生头衔,爹娘就可以将咱家的豆腐坊开起来了。”
老爷子乐了,又想敲老儿子:“你就这么有信心,还能参加府试拿到童生头衔?”
顾昭故意得意地摇头晃脑:“那是肯定的啊,也不看看我是谁,我顾昭出马会不成功?”
老爷子手更痒了。
但不得不承认,这豆腐坊能开起来的话的确是个好营生,这年头有门手艺多么吃香,没看顾仁为了学会木工,要给木匠师父当好几年学徒,还是做白工的,可本事学到手了,那就是一辈子受益了,说亲事也会容易些,并且还能传给后代。
村里有会做大酱的,那日子过得比顾家还红火,都在镇上买了房子铺子。
想到顾家也能有门可以传承给子孙后代的手艺,老爷子激动不已。
老太太同样的想法,这时二老的情绪哪里还低落得起来,而是欢天喜地地畅想起顾家的未来。
一夜过去,第二天的二老依旧充满干劲,于是顾昭在纸上画了些做豆腐需要用到的工具,可以让二老先找人做起来,还有豆子也可以准备起来了。
昨日当顾昭说起豆腐的制作材料时,老爷子还来句难怪:“难怪吃进嘴里觉得有股豆腥味。”当时是不敢想,毕竟是个金贵物。
二老倒没贪心,想要跟县里一样卖出一块豆腐四五十文的价钱,在他们看来,哪怕只是四五文也很有赚头的。
因为顾珍跟她爹的早出晚归,宋母又严防死守,所以回来这几天宋泽的日子还是挺清静的,就在家中温书,准备两个月后的府试,顾昭这时登宋家门,宋母还是挺欢迎的,因为从儿子这里知道,顾昭特地提醒过她儿子要防着顾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