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抗战风云之组团打鬼子 > 第272章 剃刀出鞘

第272章 剃刀出鞘(2/2)

目录

“妈的!他们想烧山!”李大牛勃然大怒,“二排,跟我来!其他人坚守阵地!”

战斗持续了不到半小时,袭击者在各处都迅速撤离,只留下燃烧的房屋和受伤的战士。

独立团团部,气氛凝重。

李大牛胳膊上缠着绷带,怒气冲冲:“团长,这伙鬼子太狡猾了!根本不跟你正面交手,咬一口就跑!”

赵大勇盯着地图上标注的三个遇袭点,目光冰冷:“三个地点几乎同时遇袭,造成的直接损失不大,但对士气的打击不小。”

牛剑锋补充道:“区小队牺牲两人,伤五人;运输队伤亡三人;牛头山伤四人。最重要的是,我们的防御体系暴露了弱点。”

周锐拿着一份报告走进来:“团长,政委,初步调查结果出来了。袭击区小队的虽然穿着伪军服装,但使用的是日制装备,而且在现场发现了这个。”

他递上一枚弹壳:“这是只有日军特战部队才使用的特种弹药。”

赵大勇接过弹壳,在手中摩挲:“秋山慎一这是在向我们示威啊。”

这时,机要员送来一份紧急情报。周锐看完后,脸色变得更加严肃。

“团长,地方党组织转来的情报。在区小队遇袭前一天,有人曾在附近集市看到陈安。”

会议室顿时安静下来。

李大牛猛地站起来:“果然是他!我早就说这小子有问题!”

赵大勇抬手制止他:“大牛,冷静点。单凭这个不能确定陈安就是内奸。”

“可是团长......”李大牛还要争辩。

周锐接话道:“大牛同志,团长说得对。如果陈安真是‘豚鱼’,怎么会如此轻易暴露?这可能是敌人的反间计。”

牛剑锋点头表示同意:“老周考虑得周到。但是,目前的证据确实对陈安不利。我建议对他进行隔离审查。”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赵大勇身上。

赵大勇沉默良久,终于开口:“我同意进行审查,但要讲究方式方法。老周,你亲自负责,一定要保证陈安同志的安全。”

他走到窗前,望着渐亮的,色:“秋山慎一的第一刀,我们接下了。现在,该我们出招了。”

周锐轻声问:“团长的意思是?”

赵大勇转身,眼中闪着锐利的光:“既然秋山想让我们内部乱起来,我们就将计就计。对外放出风声,说我们已经锁定了内奸嫌疑人,正在进行秘密调查。”

牛剑锋会意:“你是要打草惊蛇?”

“不,”赵大勇摇头,“是要引蛇出洞。如果陈安是清白的,这么做可以保护他;如果他是‘豚鱼’,他的同伙一定会有所行动。”

周锐若有所思:“我明白了。我这就去安排。”

平安县城内,秋山慎一正在听取战斗汇报。

“少佐阁下,三处袭击均按计划完成。”岸村一郎恭敬地说,“独立团现在应该已经乱作一团了。”

秋山轻轻擦拭着指挥刀:“赵大勇不会这么容易乱的。不过,内部的猜疑链一旦启动,就很难停止。”

他放下指挥刀,拿起一份情报:“‘豚鱼’传来消息,独立团已经开始内部排查,重点怀疑对象是一个叫陈安的文书。”

岸村眼睛一亮:“需要让他撤离吗?”

“不,”秋山摇头,“让他在适当的时候‘洗清嫌疑’。我们要的不仅是传递情报,更是要在独立团内部制造不信任。”

岸村不解:“可是这样一来,我们不是损失了一个重要眼线?”

秋山冷笑:“‘豚鱼’的价值不在于传递多少情报,而在于让赵大勇疑神疑鬼。记住,最好的间谍不是永远不被发现的,而是即使被怀疑,对方也不敢动他。”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点着牛头山:“下一次,我们要在这里动真格的了。通知部队,做好强攻准备。”

“嗨依!”岸村立正敬礼,转身离去。

秋山独自站在地图前,轻声自语:“赵大勇,让我们看看,是你的锄头快,还是我的‘剃刀’利。”

独立团驻地,陈安被带进一间密室。

周锐坐在桌前,语气平和:“陈安同志,请坐。今天找你来,是想了解一些情况。”

陈安脸色苍白,但还算镇定:“周科长,请问吧。”

“上周三你请假去县城,除了购买生活用品,还做了什么?”

“就在集市上转了转,买了点纸笔,然后就回来了。”

周锐点点头:“有人反映,在区小队遇袭前一天,在附近集市看到过你。你怎么解释?”

陈安猛地抬头:“这不可能!那天我在团部整理档案,好多同志都可以作证!”

周锐仔细观察着他的表情:“别紧张,我们只是核实情况。你还记得那天都做了些什么吗?”

陈安努力回忆:“上午我在整理文件,下午帮宣传科抄写材料,晚上还在加班。周科长,我怎么可能同时出现在两个地方?”

周锐在本子上记录着:“好,这些情况我们会核实。最近工作上有遇到什么困难吗?”

“没有,一切正常。”陈安顿了顿,“周科长,是不是有人怀疑我?”

周锐合上本子:“例行调查而已,不要多想。你先回去工作,有需要我们再找你谈话。”

陈安离开后,周锐对帘后说:“出来吧。”

赵大勇和牛剑锋从帘后走出。

“你们怎么看?”周锐问。

赵大勇沉吟道:“表现还算正常,但太镇定了,反而让人起疑。”

牛剑锋摇头:“我倒觉得他不像在说谎。如果真是老特工,应该会表现得更加紧张才对。”

周锐表示同意:“我安排人核实过他说的行程,基本属实。而且,那个目击情报来得太巧了,正好在遇袭后第二天。”

赵大勇点燃旱烟:“继续观察。如果他是清白的,我们要还他公道;如果他是‘豚鱼’......”

他没有说下去,但眼中的寒光说明了一切。

窗外,风声更紧了。一场围绕“豚鱼”的暗战,正在这看似平静的根据地悄然展开。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