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佛至临安,心魔纠缠(1/2)
临安,西湖。
往日里碧波荡漾、画舫如织的盛景早已不复存在。
湖水变得深沉,甚至隐隐泛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墨色,倒映着岸边垂柳也显得无精打采。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莫名的压抑,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死寂,连蝉鸣鸟叫都稀疏了许多。
金山寺,这座矗立在西湖畔、千年以来香火鼎盛、梵音不绝的佛门圣地,如今更是被一层无形却沉重的阴霾所笼罩。
寺内,往日的晨钟暮鼓似乎都失去了几分清越,变得有些沉闷。
往来穿梭的僧人们大多面色惶惑不安,眼神躲闪,行色匆匆,低声交谈时也带着难以掩饰的忧虑。
整座寺庙仿佛都在一种无声的恐惧中微微颤抖。
所有的异常,都指向后山那座孤寂矗立的雷峰塔。
塔身依旧有佛光流转,那是历代高僧加持、经文刻印所留的守护之力,试图维持着它的庄严与神圣。
然而,若有灵觉敏锐者仔细感知,便能发现那佛光之下,透出一股令人心悸的沉重压力,以及一丝丝如同毒蛇吐信般冰冷邪异的气息,正不断从塔基深处渗出,无声地侵蚀、污染着周围的佛力与地脉。
塔下,金山寺住持法海禅师正盘膝而坐,闭目调息。
他脸色灰败,嘴唇缺乏血色,周身气息起伏不定,显然之前强行镇压白素贞、并持续维持这已被魔气渗透的封印,消耗了他巨大的佛力与心神。
但更令人不安的是,他周身原本璀璨纯粹、如同赤金般的护体佛光,如今却像是被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光华黯淡浑浊。
而且,在那黯淡的佛光之中,清晰可见一道道如有生命的、纤细却坚韧的黑色魔气,如同附骨之疽般缠绕游走,尤其在他背部袈裟之下,那黑气更为浓郁,映衬得他原本宝相庄严的面容,都平添了几分难以言喻的阴鸷与偏执。
“阿弥陀佛。”
一声平和、舒缓,却蕴含着无尽悲悯与坚韧力量的佛号,如同穿透乌云的阳光,轻轻响起,打破了雷峰塔下令人窒息的沉寂。
法海猛地睁开双眼,眼中一抹凌厉暴躁之色一闪而逝,但在看清来人的瞬间,又被他强行压下。
他站起身,双手合十,动作略显僵硬地行礼,声音干涩沙哑:“弟子法海,拜见旃檀功德佛。”
来的正是唐僧。
他风尘仆仆,月白色的僧袍下摆沾着夜间的露水与尘土,脸上依旧是那化不开的悲苦之色,眼神中充满了深深的疲惫,那是源自佛门衰微、众生沉沦的重压。
然而,在这无尽的悲苦与疲惫深处,那份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磨砺出的、对众生的大慈悲与大愿力,却如同磐石般坚定不移。
他的目光,首先落在法海身上,那清澈如同镜湖水的眼眸仿佛能照见一切虚妄,让法海下意识地避开了对视。
随即,唐僧的目光移向那座镇压着白素贞、更镇压着恐怖魔源的雷峰塔。
他的眉头,在看清法海状态与塔身那诡异气息的瞬间,便紧紧地锁在了一起,心中的不祥预感达到了顶峰。
“法海禅师,不必多礼。”
唐僧的声音温和,却带着一种直指人心的力量:“贫僧此来,一为化解你与那白蛇素贞之间的这段因果业障,寻一线超脱之机;二为……”
他顿了顿,目光再次回到法海身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痛惜:“亦是为禅师你而来。”
“功德佛!”
法海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丝被冒犯般的尖锐和强烈的抗拒!
“那白蛇乃是千年妖孽,惑乱人间,与凡人结合,触犯天条,更水漫金山,造下无边杀孽!”
“弟子将其镇压于雷峰塔下,乃是秉承佛旨,行除魔卫道之正法!护佑苍生,何错之有?此间因果,唯有镇魔,何须化解?”
“弟子心中唯有佛法正道,清明如镜,更无需功德佛度化!”
他的话语又快又急,仿佛要将一切不同的声音都驳斥回去,更像是在拼命说服自己。
“当真!清明如镜么?”
唐僧望着他,眼中悲悯之色更浓,最终化为一声悠长的叹息。
他知道,言语在此刻已是苍白无力。
唐僧不再多言。
他于塔前寻了一处干净之地,缓缓跏趺而坐,双手结禅定印,低眉垂目。
下一刻,一股浩瀚、精纯、温暖、充满无尽慈悲与智慧光明的佛力,如同初升的朝阳洒落第一缕光辉,柔和却不可阻挡地从他那看似单薄的身躯中散发出来,无声无息地向着法海和整座雷峰塔笼罩而去。
这不是攻击,也不是普通的佛光普照。
这是旃檀功德佛历经无量劫难、证得果位后所具的无上佛法神通——他心通!
并非为了窥探他人隐私,而是以大慈悲心、大智慧力,去感知、映照众生心灵深处的业障、执念与魔障!
温暖祥和的佛光,如同母亲的手,温柔地拂过法海的身体,试图探入他那紧闭的心神灵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