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星际上将穿到古代后 > 第117章 人心向背 “今日是您的生辰呀。”……

第117章 人心向背 “今日是您的生辰呀。”……(2/2)

目录

林映兰折身出去,过了一会,带着人押了一个乞丐模样的人进来。

那人进了中军大帐,扑通一声跪倒就拜:“小人钦天监监正瓮永寿,拜见西北王!”

“起来吧。”谢韫之和蔼道,“怎么回事儿?”

“殿下明鉴!”瓮监正擡起头,几乎是哽咽着讲述了事情经过,“……禀报天象本是小人职责所在,黑星掠月,此乃大不吉之兆,小人不敢隐瞒,据实以禀,没想到,会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哦。”谢韫之听完他的讲述,点点头,感慨,“哎呀,陨石都砸到宫里了,这该不会是上天觉得皇帝缺德,特意警告吧?”

“谁说不是呢?”瓮监正十分委屈。

皇帝还不承认!非但不承认,还要拿他出气!

瓮监正打心眼里觉得这皇帝多半是有点昏聩的。

作为一个搞玄学的,他一想,老天都明明白白地砸了陨石下来了,这是天意啊!

上天注定,大晋要亡!

于是他卷了卷包袱,连忙跑路了。

看着谢韫之帮助朝廷抵挡鞑靼,觉得这哪怕不是明主,至少也不会把他一刀宰掉,于是跑来投靠谢韫之。

他小心翼翼地擡头,打量这位新主公的神色。

“瓮先生据理力争,犯颜直谏,实在是不可多得的良臣啊。”谢韫之亲切地对他道。

“既然先生愿意奉我为主,我自然也不能亏待了先生。”她说,“这样,先生可愿做我大周国师?”

瓮监正被这从天而降的馅饼啪一下糊了一脸。

他晕头转向:“愿意,当然愿意!谢过主公恩遇!”

“带瓮先生去安顿一下。”谢韫之对身后亲兵道。

瓮监正脚踩棉花一般跟着亲兵出去了。

帐帘放下,林映兰忍不住问:“一个没啥用的钦天监监正罢了,老师为何如此厚待于他?”

她十分不解。

“是没啥用。”谢韫之点点头,居然肯定了她的话。

“不过是拿他当个招牌,抛砖引玉罢了。”她笑着道,“国师不过是个虚名,给些俸禄,养着也就是了。”

林映兰有所明悟。

“映兰,你把这个消息宣扬出去。”谢韫之交待她,“务必广而告之。”

谢韫之厚待钦天监监正,将其封为国师的消息,很快四海皆知。

天下名士,闻风而动。

……

半个月后,一个青年人风尘仆仆地赶到了西北军大营。

他并非孤身而来,而是由远在凉州的郑礼亲自派人,护送他到达营地。

“郑先生说,此人是可用之才。”负责护送的士兵拱手,“主公可试他一试。”

来人姓舒,名弘深,字远扬,自称陵县舒氏家主。

“陵县不是在南边吗?”谢韫之问他,“怎么先去了凉州?”

“这个说来话长。”舒弘深苦笑。“三十年前,新朝初立,先考被强请出山,入朝为官,后又因触怒先帝,被贬西北……后来定居宁州,至今已有近二十年。”

“原来如此。”谢韫之叹息。

“不久之前,在下曾在宁州与主公有过一面之缘。”舒弘深眉头舒展,笑着道,“说起来,主公还是在下和舍妹的救命恩人呢。”

谢韫之仔细回忆了一下,突然想起来了。

“哦,你是那个……”她问,“长生牌位?”

当日岱钦图率一万精兵包围宁州,她率兵解围,在鞑靼手中解救下一群晋朝人,其中有一对兄妹喊住她问她姓名,说是要给她立长生牌位,被她拒绝了。

“……是。”舒弘深顿了一下,面露尴尬之色,“……当日在下见主公气度不凡,想要结识一番……”

没想到,理由没找好,被人家拒绝了。

“哎呀。”谢韫之给他倒了杯茶,“原来还有过这般交集,可见我与先生实在有缘。当日不知内情,便以茶代酒,向先生赔个礼。”

“主公言重了。”舒弘深摇摇头,直接切入正题,“来之前在下和郑先生简单聊了聊,对于用兵上的策略,在下一窍不通;但对于用人,倒是略有心得,不知主公可愿一听?”

“先生请讲。”

“在下以为,用人有六策,运筹为首,权责其次,辨才、育才、考校、赏罚四策为辅,方能知人善用,人尽其才。”

舒弘深和谢韫之谈了很久。

从理论谈到实践,又聊了一些对当前局势的看法,对彼此都有了一定了解。

谢韫之觉得舒弘深此人的想法相当超前,体系还是很清晰的,放在她那个时代,怎么也能当个高级HR。

舒弘深没想到,她居然对于如何用人也有相当深刻的了解,而且似乎经验还很丰富。

他原本就对她的一系列基建民生政策多有赞许,一番交谈下来,更是心悦诚服。

足足聊了两个时辰,直到天色将黑,谢韫之才起身道:“先生远道而来,一路辛苦,我送先生前去安顿。”

舒弘深也起身,对她郑重下拜。

“在下不才,愿为主公成就大业添一瓦之力。”

……

谢韫之让舒弘深负责筛选前来投效的各路人士,理出名录,方便她选用。

舒弘深很快就上了手,迅速地理清了人事安排,梳理出了清晰的管理框架。

郑礼倒是心思细致,送这么个人来,解决了一项繁杂的重要事务。

他虽然人不在谢韫之跟前,却狠狠刷了一把存在感。

文臣以郑礼,舒弘深等人为首;武将有纪禀,沈林等人。文武官员班子,俨然已经初具雏形。

谢韫之轻松了不少,以前只是隔几日接收一次凉州传来的文书,现在偶尔想起来,还问问凉州的情况。

沈云霁觉得此人非常心机深沉。

他正在沉默,突然被林映兰捉住,叽叽咕咕说了一阵。

沈云霁:“!”

……

西北军这边一切都走上了正轨,一片欣欣向荣景象,另一头的京城却是风雨飘摇。

狄岚尚未兵临城下,京城却出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晋朝的文臣第一人,备受倚重的左相崔韶光,跑了。

这个消息简直像是一记重锤,将本就人心浮动的朝廷锤得几乎散了架。

延景帝暴怒,想要追查,但与崔韶光有关的重臣实在太多,他透露出一点清算意图,立刻就有人接二连三地叛逃。

人心涣散,惶惶不安。

乡野之间,不知何时有儿歌流传,说的却是君王失德,天命在周。

……

舒弘深并非独自一人抵达,他还带来了他一母同胞的妹妹,舒婉宁。

本着举贤不避亲的原则,他举荐他妹妹接管抚恤工作,负责清点伤亡士兵人数,安排抚恤,并且对难民发放粮食和种子,进行安置。

舒婉宁文笔不错,还能撰写一部分文书,于是宣传工作也交给她来做。

谢韫之总算能把林映兰抽出来,让她去做点别的事情了。

西北军尚有余力,能够安置难民,魏烨那边却是自顾不暇。百姓选择用脚投票,谢韫之在辽东地区的名望涨得飞快。

谢韫之在中军帐内收到了京城传来的消息。

狄岚终于攻破了闵州城,他率军穿城而过,只过了部分兵马,就被闵州撤出的守军和京城的火铳营两路夹击,沉重的火炮并没有在野战中体现出任何优势,反而成了负累。最终,他不得不丢下一门火炮,带着部队退守闵州城。

“闵州么?”

谢韫之看着舆图。

“这可真是巧了。”

狄岚的兵马数量很是不少,但他既然选择退守闵州,而不是包围京城,一定有其原因。

那么有哪些可能?

闵州城上的火炮已经被送往京城。京城城防牢固,并没有闵州那么好攻破。

狄岚目前能调动的资源有限,他无法在短期内造出多门火炮。

他害怕西南的援军赶到,占据闵州城,对他两路夹击。

她还在思考,帐外突然传来通报声。

林映兰掀开帘子,探了个脑袋进来:“老师,您来一下,有急事找您。”

“什么事?”谢韫之出了帐门。

“您不是派云霁独自带兵去攻打融县吗?”林映兰道,“他回来啦,有好消息带给您呢!”

“不过他请您亲自过去一下。”

谢韫之微微敛眉。

沈云霁回来了,却不直接来见她?

“他没事吧?”她问,“受伤了?”

林映兰:“……情况有点复杂,不过您去了就知道了。”

谢韫之跟着她到了沈云霁营帐前,掀开帐帘。

营帐里满满全是人,纪禀谢明秀舒弘深舒婉宁等人都在,还有她亲近的几个高级将领。

谢韫之愣住。

“今日是您的生辰呀。”林映兰道。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