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节(2/2)
唐衍作了个揖,淡淡地说:“臣遵旨。”
刘秀笑指了指常惠,“你跟着朕也多年了,不如跟在唐爱卿后面,看看他是如何做事的。以后也学着些,好为朕办事。”
常惠心里讶然,莫不是陛下知道了什么,这才让自己也参与这件事情?他是怕自己在背后耍花招吗?所以然将一切的生路都堵死。常惠心里说不清是何滋味,只是重重地磕头。
刘秀面无表情地说:“朕还有事,你们下去吧!”
因为所降者原是公孙述的部下,只因公孙述而良,所以不得不投降刘秀。但这些人原是跟随公孙述出生入死,刘秀对他们心中存有怀疑。做帝王者大约心都是如此,未得天下时,投降的叛军可以重用,因为是要利用他们打江山;得天下之时,投降的叛军却不会相信,因为他怕这些人会将自己不易打下来的江山毁之。
常惠先行吩咐说,陛下感叹这些成家的军人迷途知返,所以想要设宴款待三军。但如此的话,朝中文武百官会有异议,所以陛下只是简装而来,并且将设宴地点安排在洛阳城外。
军中人的性格都是豪爽,他们想,不过刚刚投降,陛下就这样的对待他们,陛下仁德之名,绝不是虚言。所以聚集了兄弟们,一同出了洛阳,在原先约定的地点等待刘秀的大架。
他们离开洛阳之后,常惠按照唐衍的吩咐,事先埋伏了陛下特意训练的精英的树林中,就等着杀了这一群的乱贼,不留一个活口。
一切都已经安排妥当,常惠匆匆去找唐衍,禀奏:“唐大人,下官已经安排好一切,如今该当如何?”
唐衍正靠着车辕闭目休息,似乎十分疲惫,不愿将眼睛睁开,只说:“等我们到了安然山,你再叫我。”
常惠呆呆地站了一会,跳上了马,打马向安然山行去。
常惠已经做好了一切的心理准备,怎样面对这些无辜的人。既然自己无力改变他们的结局,那么就尽自己的努力让他们走的安然一些。可是当他看到这满山的尸首之时,他整个人的心中全然都是沸腾,他完全不相信自己眼前所见的,这不是真的。他们支离破碎的肢体,满地的红色,一片狼藉。原来自己根本就没有想象中坚强,他顾不上唐衍还在他的身边,立刻向这些尸首跑去,走到近前,却又止住步子,不敢再向前半分。他跪在地上痛哭起来。
从小没有父母,八岁便入了宫,本来因为自己的犯错所以差点被王莽处死,但幸得公孙述救了他。从此,他便发誓,一定要尽其所以的力量帮助公孙述得江山。所以他选择来大汉,做细作,好套取线报给公孙述。还好他的聪明机智帮助了他,他成功得到刘秀的信任,成了他身边最信任的宦官。但刘秀心思他始终猜不透,表面上看起来温和,但实际上,谁也不知道他的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唐衍负手立在他的身边,静看着一切,等常惠哭了一会儿后,淡淡地说:“哭够了就去清点人数,回去也好向陛下回话。”
常惠擡头,看着那样淡漠的唐衍,满眼的恨意。为什么,为什么要选择这样残忍的方式?他已经想好了可以让他们安乐走的方式,可是为什么要这样残忍?自己虽和这些人不熟,但他们都是成家军的精英,也就是自己的亲人,为什么要让他们这样痛苦地死去?
唐衍毫不在意地笑起来,将怀中的一包药粉丢到他的面前:“这是迷药,兑入酒中,可以让人全身无力。该怎么做,你心中清楚。”说完,挥了衣袖,禁自下山。
常惠看着地上的药包,手颤颤地拾起。
赵阳顺利地将成家军杀死,以为已经完成任务了陛下布置的任务,正退避到山林中等待下一步的指示。
从天还未亮他们便接到指示,完成任务时,如今已经夕阳西落,他们一日未吃饭,早已经饿得咕咕叫。但他们是军人,没有指令不敢擅自乱动,只有忍着。
忽然一阵酒香不知从何处飘来,肚子中馋虫开始活动了。常惠笑着抱着一坛酒,正禁自下山而来。常惠边笑边说:“这是陛下赏赐的酒,陛下说大家辛苦了,所以让我在大家完事之后,请大家喝他赏赐的酒,犒劳犒劳大家。大家先吃东西,等天色黑了,再悄悄返回营地。”
赵阳命大家放松状态,休息片刻,又命人去常惠所说的地方取酒取肉。
常惠殷勤地替赵阳倒了酒。但做为一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