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庶子功名路(科举) > 第120章

第120章(1/2)

目录

绿萝见寻芳态度认真, 知道自家爷是真的将杨家姐姐当成了自己亲姐姐一般对待。

她却还是调侃道:“我倒有个主意,既能让杨小姐出嫁,又能保管叫杨少爷跟杨太太无忧。”

寻芳道:“什么?”

“不如, 就让二爷你,娶了她!呵呵呵呵。”说完,绿萝自己也笑了,“就是爷年纪小了些, 只怕杨小姐还要再等两年, 不过爷是个好人, 只要决定了要娶她, 就一定不会爽约的!”

寻芳见她如此, 觉得好笑又觉得她可恨,说道:“小妮子, 平日是我待你太宽了, 如今连我都不放在眼里了。”

绿萝知道寻芳不是真的生气, 所以闷闷在一旁笑着。

这会儿寻芳正洗好了手,绿萝把帕子拿来给寻芳擦拭, 寻芳为了报复方才绿萝调侃自己的行为,伸手轻轻洒了些水在绿萝脸上。

“啊呀!”绿萝小声叫了一下。

“又不是小孩儿了,都考上举人了, 还这么喜欢玩。”

寻芳笑笑并不反驳,喜欢玩是人的天性,谁会因为自己长大了,就不喜欢有意思的事情呢?

小小玩闹过后, 寻芳睡下,这床上没有帘子,不过好在现在不是夏天, 倒是不怕有蚊虫叮咬。

平时吃完饭后,寻芳回屋还会看一会儿书,今天并绿萝也带了书过来,但是寻芳并没有心情去看,所以比平时早了半个时辰睡觉。

原本这两日精神头不太好,寻芳觉得自己能很快睡下的,但可能是因为睡早了的缘故,所以并没能马上入睡。

他心里想着的,都是今天师父给敏哥儿寄的那封血书。

寻芳怎么都无法想通,为什么俞师父这样一个正直豁达的人,会在最后关头写上让敏哥儿为父报仇的话。

但是随即想一想,又觉得这在古代应该算是正常。

就说春秋时候,赵氏孤儿一案,后来被编成戏曲故事广为传颂,里面赵武就是赵氏孤儿,他的家族被奸人所害,赵氏满门被杀,只留下他一个孤儿。

后来赵武杀掉了陷害自己家的屠岸贾,为家族报仇,后来又复兴了赵氏。

可见替父报仇这样的事情,是能够被世人所理解的。

甚至到了民国时期,张雪良的父亲张做霖被倭国人害死,临死前也是留下遗言让儿子张雪良为自己报仇。

张雪良因此恨透了倭国军,也正是因此,他后来才会跟杨护城推动了茜安事变,促成了国公两党的合作。

实际上,这就是在威胁蒋结石。将蒋结石绑来关起来,逼他就范的。

而蒋结石本人是个记仇的人,茜安事变之后,杨护城知道自己不能再去蒋结石手下待着,于是离开了蒋结石。

但是张雪良并不这么认为,他自己觉得这是为父报仇,只要好好解释,认为蒋结石还是能原谅自己的。

结果一回去,就被软1禁,好好的一个大帅哥,恢复自由身的时候,已经是个糟老头子了。

这也是一个为父报仇的典范。

从春秋到民国,跨越千年的时间,华夏人的仇恨心里依旧存在。

甚至到了华夏建立公产国之后,许多电视剧里的男女主角,必须要有杀父之仇,开始一段虐恋。

这都能说明,为父报仇,在大部分华夏人眼里,是能够被理解,并且很正常的事情。

这是国仇家恨,就是放到现代来说,也是无法原谅。

只是嘱咐儿子为自己报仇这种心情,寻芳还有些不能理解。是否选择仇恨,或者选择用什么方式去报仇,应该是由俞敏来决定的。

但是俞鹏子在死前就说让俞敏去参军,就寻芳对俞敏的了解,父亲的遗嘱,俞敏是绝对不会不去遵从的。

但是俞师父已经去世了,寻芳是无法去问一个已经去世了的人,他为什么会这么做的。

因此越想越是无法入睡,今日也是白白早睡了,在床上翻了大概半个时辰,也就是现代的一个小时,寻芳才睡着。

难得的是,寻芳晚上虽然在床上翻来覆去许久睡不着,但今日晚上却不像往日那般,睡眠极浅。

到了第二日早上,他的精神状况明显好了许多。这让寻芳觉得神奇的同时,也有些庆幸。

早上在杨家用过饭,俞敏并没有过来用早饭。

杨母先问了杨雪松道:“你怎么不叫敏哥儿起来用饭?他昨晚就没怎么吃。”

杨雪松解释道:“他昨儿哭到很晚,我半夜睡醒了还瞧见他哭呢。这会儿让我叫醒他,我也不忍心啊。”

杨母听了这话,才作罢,对身边的小丫头说道:“留一些饭菜,去厨房热着,一会儿俞少爷醒了,再端给他吃。”

小丫头应了,捡了些饭菜,准备下去热着。

杨家仆人是不跟主人一起吃的,他们早晚都吃菜跟粗粮,偶尔会有鱼跟鸡蛋,一月里头,有两天能开一顿荤。在这种时候,杨家仆人吃的还算可以了。

绿萝过来也是跟杨家仆人一样吃食,平时的话,她吃的是跟叶家主子差不多的。但是这会儿来了杨家,她不好搞特殊,索性只是吃几日,不是天天跟着他们这么吃。

杨母节俭惯了,况且老人年纪越大越不喜欢杀生,他们家基本是两天见一盘荤菜的,一般不会天天开荤。

这是寻芳他们来了,所以顿顿有一两盘肉菜。

寻芳他们吃完早饭,商量了一下俞师父的丧葬事宜。一致是决定要小办,不要太过夸张。

俞师父原本就没有留下多少钱,今年收成不太好,估计俞敏是拿不出多少钱的,就是寻芳他们帮衬着出一些,那俞敏身为儿子,怎么都要出一些钱的。

到时候开宴,就准备请一些邻居,还有俞敏相熟的朋友,其他事宜都不需要了。

俞敏家不在这里,俞先生的尸体这会儿不在这里,杨雪松已经托人去官府问了,要是俞先生当时已经被埋了,这会儿也很难找到他的尸体再运回来。

这时候去参军的人,大多都没什么钱财。没有人有这个本事为俞先生打一口棺材的,最多就是帮着跟一些战友合葬了,不至于让他的尸体露在荒野罢了。

寻芳他们也对找到俞先生的尸体不报什么希望,好在俞先生身前用的东西还有存在这里的,等俞敏大一些了,回老家的时候,能为俞先生立个衣冠冢。

“这会儿真的叫你说中了,我真是后悔当初赞同师父去参军。都说富贵险中求,其实支持先生去参军的时候,我想的大多都是师父能够富贵,却缩小了其中危险。原以为凭他一身本事,就是没有富贵,至少能保住一条命。”

但是世事无常,是寻芳想得太乐观了。

杨雪松叹了一口气,摇头道:“你这会儿倒想不开了,你心里该是清楚的,就算你不支持,依照你师父的性格,他迟早都是要去的。不会比这更晚些。”

寻芳听他说到这里,心里泛起酸涩,眼眶一下又红了。杨雪松说的是事实,他也清楚自己就算竭力阻止,俞师父还是会走的。

但他就是为自己当初的支持感到难受,多少有些罪恶感。

杨雪松见寻芳红了眼眶,就只能不停叹气边说道:“我想,这会儿趁我离开前,赶紧先把事情都安排好。联系人找俞鹏先生尸体的事情,我去办了。那你就负责将这事儿告诉亲戚邻里,还有朝廷的补贴,也要你费心,先生死了,敏哥儿是能拿到几两银子的。还有置办酒席,请和尚念经,我想就办在你那院子去。你觉得呢?芳哥儿。”

寻芳对此没有意见,只是说道:“这事儿你计划的很好,我是觉得。在你离开前,不如大家一起去庙里结拜成异性兄弟。到时候,咱们也算是他的亲戚了,就是帮衬着,也不算过线。”

俞敏比他小一岁,如今才十二,就算真的长成一些也要等到十五六岁才能真的懂些事儿。

寻芳不觉得自己一定能扶持得了他,这会儿他失去了一个父亲,母亲又去得早,家里实在没有亲戚能够帮得上忙的。

寻芳就想着,不如让他结交些异姓兄弟,将来也好互相扶持。

像是找了叶寻芝他们,都是知根知底的朋友,然而朋友总没有兄弟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