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开局食摊,郎君靠捡(美食) > 第139章 柚子皮糖、卤鲊坊 大娘子还是有些不信……

第139章 柚子皮糖、卤鲊坊 大娘子还是有些不信……(2/2)

目录

“是的,柚子皮其实有许多益处。这糖止咳去火,您给孩子买一些正好。”

大娘子听了难免暗自后悔。

哎,能做成这么好的东西,以前扔的那些柚子皮岂不是都浪费了!

柚子的清香还在口中萦绕,她脱口就想问做法,可这毕竟不妥,话到嘴边又生生忍住了。

一直观察她表情的关鹤谣却是看出了端倪,又见好些人也被这柚子皮糖吊起了好奇心。

她忽然福至心灵,仔仔细细讲了做法。

可只这么听一遍,就算众人听得再仔细,还喃喃自语想要记住一些诀窍,到底只能理解个七七八八。

于是关鹤谣最后又道:“其实这做法妾都写下来送去一家报坊了,就是昌明街那个《东朝条报》。这几日会登出一些食谱,各位有机会可以看看。”

众人都恍然回应,到底听没听进去是不知道,只是关鹤谣今日的宣传任务是完成了。

可以这样不时配合着卖的吃食提提这一茬,渐渐那些食谱就会为人所知。

她一边这样想,一边随口回答食客们的问题。

“对,要反复清洗好几遍,这样苦味就被洗去了。”

“下锅前一定要攥干,炒得就能快一些。”

“这回加了橙皮调味,也可以加丁香或是紫苏一类做别的口味。”

这柚子皮糖要削去表层黄皮,将白絮切成小块焯熟后反复浸泡、清洗、攥干,随后以小火翻炒,直到干燥的白絮重新吸足糖浆,饱和之后表面结出糖霜。

便有人惊道:“还挺费事的。”

怪不得一两柚子皮糖要卖十八文钱。

关鹤谣笑着点头,食客理解了这糖果的价值总是让人欣慰的。

只是,他们怕是怎么也想不到——这些“挺费事”的糖果,都是半大不小的孩子们做出来的。

这就是关鹤谣最近在慈幼局忙活的事情。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可教会了孩子们捕鱼,最好还得再为他们承包一个鱼塘。

这家卤鲊坊就是鱼塘。

关鹤谣给慈幼局赞助了一批厨具器皿,在按照大纲教学之余,又重点带孩子们练习一些应季糕饼果品的制作。

而后将原料运到慈幼局让他们制作,再在卤鲊坊售卖。

今日的柚子皮糖和山楂糕就是刚从慈幼局拉回来的成品。

需要反复浸泡、清洗的柚子皮,需要仔细挑选、去籽捣碎的山楂——都是劳动重复性极高,却制作难度较低的吃食。

关鹤谣想,左右都是要雇短工帮忙,还不如把这份钱让孩子们挣了。

虽然他们做得肯定没有短工快,没有短工好,但是这份活计对身如浮萍的孩子们却意义重大,争相参与。尤其是上次制糕大赛过后,窥见了以后的出路,他们学习的热情可谓被完全点燃。

就连那些年纪太小,不能真正动刀碰火的,只要他们愿意,也被安排做一些捣栗子茸、剥坚果之类的简单劳动。

随后关鹤谣按照正常市价算工钱,再将其分为三份:

一份折成肉蛋等给他们加餐,一份直接发给他们,最后一份先存在她手上。

只是,考虑到他们在慈幼局其实没有太多花钱的机会,手上有了钱反而容易遭人觊觎,发到他们手上的钱是最小的一份,顶多算一份零花。

最大一份则是存在关鹤谣这里的,由她妥善保存。

如此,以后孩子们离开慈幼局时,就可以直接从她这里领取一份现成的积蓄,给日后的生活加一层稳定的保障。

关鹤谣精力有限,事又分轻重缓急,连慈幼院也只能先安排南城这一家,更无暇帮助福田院中的成人。

但她和萧屹商量着,以后若是手下帮忙的人更多了,手上暂存的工钱也更多了,就可以效仿一些大家族经营族田、义庄的经验,做些别的买卖以钱生钱,相当于还能给众人赚一份盈利。

换言之,她要成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互助基金会。

虽然目前这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但是——

擡头看看这第二家冠了自己名字的店铺,低头看看每一张标签、每一包油纸上印的logo章,关鹤谣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

蒸一锅新饭,就着留的各种卤味鲊物,众人吃了个舒坦又丰盛的夕食。

关鹤谣牵起掬月,“那我们走了啊,玉姐明早卯末过来就行。”

毕二的娘子——盛玉赶紧答应,带着一双儿女送两人到门口。

现在有了两家铺子,人员上自然也做了变动。

正好盛娘子平常在家做零工,关鹤谣之前对她印象不错,干脆也将她雇来。

于是,毕二一家四口和小胡住在卤鲊坊这里。

卤鲊坊卖的那些成品,毕二和小胡已经掌握了不少做法,剩下的则有关鹤谣、慈幼局的孩子们做来。

除去做饭这一步,卤鲊坊营业时只用称重、收钱、记账,他们二人再加一个跑腿运货的短工绰绰有余。

盛娘子则每日来新铺,和雇来的两个短工一同帮衬这边。

她做事认真麻利,性子柔婉,和关鹤谣与掬月相处得极融洽,还渐渐能在做厨上帮一些忙。

整洁的环境,细致的服务,最最重要的是——那些美味新奇的菜肴……

没过多久,新的阿鸢食肆便在成宁坊外街打响了名号。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