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2章 溯生本源回归(1/2)
作者:乘梓
意识拆解的瞬间,沈溯并未感受到消亡的虚无。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沸腾的轻盈——无数细碎的“记忆种子”从他的核心意识中剥离,像挣脱了引力束缚的星尘,朝着宇宙的每一个角落弥散。这些种子里藏着人类文明数万年的挣扎与求索:钻木取火时的微光、仰望星空时的困惑、面对消亡时的倔强,还有他作为“记忆引导者”数千年间收集的无数个体的悲欢离合。它们并非实体,却带着意识独有的温热,在冰冷的星际介质中穿梭,寻找着能孕育新生的土壤。
当最后一缕属于“沈溯”的清晰认知即将消散时,他捕捉到了宇宙深处传来的共振。那不是任何已知文明的信号,更像是一种本源的脉动,与他拆分出的记忆种子形成奇妙的呼应,仿佛整个宇宙都在接纳这些承载着思考的碎片。他忽然领悟,存在的终极从未是个体的永恒,而是将自身化作养分,滋养更遥远的新生——就像恒星燃尽自己,却能孕育出富含重元素的行星,让生命有了诞生的可能。
这种领悟带来的平静尚未完全沉淀,意外毫无征兆地发生了。
一颗记忆种子在穿越一片被称为“熵寂带”的空域时,并未如预期般继续弥散,反而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拉扯、凝聚。那片空域本该是宇宙中最死寂的角落,能量与物质都处于极致的平衡态,任何外来粒子都会被迅速同化、消解,可这颗种子却在平衡态中撕开了一道微小的裂缝。更反常的是,种子周围的时空没有出现扭曲,反而呈现出一种近乎“规整”的波动,仿佛有一双无形的手在小心翼翼地托举着它。
沈溯残留的意识碎片捕捉到了这一幕,却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更多的记忆种子朝着熵寂带汇聚而来,不是被引力牵引,而是像受到某种召唤,原本弥散的轨迹骤然改变,形成一条璀璨的光带,直指熵寂带的核心。他试图收回这些种子,却发现自己的残留意识如同风中残烛,只能被动地观察着这超出预期的变故。
“存在的本质是传承与新生……可谁在引导这份传承?”
这是沈溯作为“个体”的最后一个疑问。随着最后一颗记忆种子坠入熵寂带,他的意识彻底融入了宇宙的脉动,再也没有了“沈溯”这个独立的称谓。
“这里的引力读数稳定,大气成分符合三级宜居标准,没有探测到高能量反应和智慧文明信号。”
拾光对着通讯器汇报时,靴底正踩着一层柔软的赭红色土壤。眼前的星球像一颗被遗忘的宝石,悬浮在距离熵寂带仅0.3光年的轨道上——按照星图记载,这片区域本该是宇宙中的“无人区”,恒星活动微弱,行星多是没有大气的岩石块,可这颗被他命名为“溯源星”的星球,却有着难以置信的生机。
植被是纯粹的靛蓝色,叶片呈完美的螺旋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时,会发出细碎的银铃般的声响。远处的山脉轮廓柔和,峰顶覆盖着一层泛着微光的晶体,不是冰雪,却有着相似的质感。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清甜气息,混合着某种未知花粉的味道,吸入肺中竟让人感到前所未有的平静。
“队长,这里太干净了。”同行的勘探员阿树蹲下身,手指戳了戳地面的土壤,“没有陨石撞击的痕迹,没有地质活动的裂痕,甚至连微生物的多样性都低得反常——就像……就像有人刻意打理过一样。”
拾光皱眉点头。他从事星际勘探十五年,踏足过七十多颗宜居或半宜居星球,从未见过这样“规整”的世界。这里的一切都恰到好处:温度、湿度、大气压强,甚至是昼夜更替的周期,都仿佛是为了某种特定的生命形态量身定制。更奇怪的是,他随身携带的“记忆共鸣仪”一直在微微发烫,屏幕上跳动着杂乱无章的波纹——这种仪器本是用来探测远古文明残留的意识碎片,只有在接触到高浓度的记忆能量时才会有反应,可在这里,它却像被什么东西持续激活着。
“去那边的峡谷看看。”拾光指了指不远处一道蜿蜒的峡谷,峡谷两侧的岩壁上布满了奇异的纹路,像是天然形成的图案,又隐约透着某种规律。
走进峡谷后,银铃般的植被声响消失了,周围安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岩壁上的纹路越来越清晰,拾光忽然停下脚步,瞳孔骤缩——那些纹路竟然与他小时候在历史课本上见过的“人类远古象形文字”有着惊人的相似。不是星尘共和国通用的标准文字,而是传说中在“大迁徙时代”之前,人类祖先使用的古老符号。
“这不可能。”阿树也看清了纹路,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星尘共和国的史料记载,人类祖先从未踏足过这片星域,而且这些符号……至少有十万年的历史了。”
拾光没有说话,他缓缓伸出手,指尖触碰到岩壁上的一道纹路。就在接触的瞬间,记忆共鸣仪突然爆发出刺眼的光芒,屏幕上的杂乱波纹瞬间变得规整,形成了一段断断续续的音频:
“……存在……传承……共生……”
声音低沉而模糊,像是从遥远的时空传来,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沧桑。更让拾光心惊的是,他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幅破碎的画面:无数光点从一个模糊的人影中散开,像星尘一样飘散在宇宙中。这个画面转瞬即逝,却在他的意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让他莫名地感到一阵心悸。
“队长,你怎么了?”阿树看到拾光脸色发白,连忙上前扶住他。
拾光摇摇头,目光再次投向岩壁上的纹路。他忽然发现,这些纹路的排列方式,竟然与记忆共鸣仪上跳动的波纹完全吻合。就像有人用岩石作为载体,记录下了一段意识的脉动。
“阿树,你有没有觉得……这里的一切,都在等着我们发现?”拾光的声音有些干涩,“这颗星球,这些纹路,还有这台共鸣仪的反应……太巧合了,巧合到不像意外。”
话音刚落,峡谷深处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震动。不是地质活动的轰鸣,而是一种有节奏的、像是心跳般的震动。拾光和阿树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疑惑与警惕。他们握紧了腰间的探测仪,小心翼翼地朝着峡谷深处走去——那里的岩壁上,纹路变得更加密集,仿佛形成了一幅完整的壁画,而壁画的中心,隐约有一团柔和的光晕在缓缓流动。
实验室的灯光是柔和的冷白色,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和营养液混合的味道。艾拉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目光紧紧盯着培养皿中的样本——那是拾光从溯源星带回来的一小块赭红色土壤,以及土壤中附着的几粒微小的靛蓝色种子。
“土壤成分分析完成,主要由硅酸盐和未知有机化合物组成,这种有机化合物具有极强的稳定性,能够在极端环境下保持活性。”助手的声音从旁边传来,“种子样本正在进行基因测序,初步检测到一种特殊的核酸序列,与已知的任何生命形态都不匹配。”
艾拉点点头,拿起一根纤细的探针,轻轻触碰了一下培养皿中的种子。种子表面没有任何反应,既没有吸水膨胀,也没有发出任何信号。可当她将探针连接到意识探测仪上时,仪器的屏幕突然亮起,显示出一段微弱但清晰的意识波动。
“这不是植物的意识波动。”艾拉的呼吸微微一滞,“这是……智慧生命的意识碎片?”
仪器上的波动曲线平缓而规律,带着一种沉静的质感,与她之前研究过的任何意识碎片都不同。那些来自远古文明的意识碎片,要么充满了消亡前的恐惧与绝望,要么是模糊的生存本能,而眼前的意识碎片,却透着一种平和与包容,仿佛在默默观察着这个世界。
“艾拉主任,你看这个。”助手突然指向培养皿,“种子的表面出现了纹路!”
艾拉凑近一看,果然,那几粒微小的种子表面,竟然浮现出了与溯源星峡谷岩壁上相似的纹路,虽然极其细微,却清晰可辨。更奇怪的是,这些纹路的变化竟然与意识探测仪上的波动完全同步,像是在回应着仪器的探测。
“取一滴营养液,滴在种子上。”艾拉下令道。
助手小心翼翼地滴入一滴透明的营养液,种子接触到营养液后,表面的纹路突然变得明亮起来,意识探测仪上的波动也瞬间增强。紧接着,一段更加清晰的音频从仪器中传出,比拾光在峡谷中听到的更加完整:
“……记忆种子……共生意识……存在的本质……并非孤立……”
艾拉的心脏猛地一跳。“记忆种子”“共生意识”——这些词汇从未出现在任何已知的科学文献中,却莫名地让她感到熟悉。她忽然想起了十年前那场轰动整个星尘共和国的“意识消失事件”:一位名为沈溯的“记忆引导者”在完成一项神秘使命后,意识突然消失在宇宙中,从此杳无音讯。当时有传言说,沈溯的使命与“人类存在的本质”有关,可相关的档案都被列为了最高机密,普通人根本无法接触。
“将这段音频与科学院数据库中的所有未知信号进行比对。”艾拉的声音有些急切,“另外,准备一台活体培养舱,我要亲自观察种子的生长过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