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我决定写一篇散文《竹》(2/2)
爱竹。笔直挺拔,是它的正直。
爱竹。外实内空,是它的虚心。
爱竹。高风亮节,是它的骨气。
前几天午后,阳光透过茶馆的玻璃窗,在木质桌面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我和几位老同事围坐在一起,面前的茶杯冒着袅袅热气,话题从当年一起加班赶项目的趣事,慢慢聊到了如今青岛的变化。
老张抿了口茶,笑着说:“你们知道不?青岛北站到胶州火车北站的地铁早就开通了,我上周还坐了一趟,又快又稳,比开车方便多了。”
“地铁开通了?” 我手里的茶杯顿了一下,温热的茶水差点晃出来。
这句话像一颗小石子,在我心里激起了层层涟漪,久久没有平息。
我下意识地抬头看向窗外,马路上车水马龙,远处的高楼鳞次栉比,这座城市这些年的变化确实日新月异,可我怎么也没想到,地铁竟然修到了家门口附近。
掐指一算,我已经有三十多年没坐过地铁了。
上一次坐地铁,还是年轻时在外地出差。记忆早已模糊,就像蒙了一层薄纱,只剩下几个零碎的片段在脑海里打转。
那时候我才二十多岁,背着沉甸甸的公文包,挤在早高峰的地铁里。
车厢里挤满了人,连转身都困难,空气里混杂着汗水、香水和早餐的味道。
列车启动时,耳边传来 “呼呼” 的风声,像是在耳边呼啸而过,车身偶尔会轻微晃动,我紧紧抓着扶手,生怕自己被挤倒。
那时候只觉得地铁是赶时间的工具,满脑子都是赶紧到达目的地,根本没心思去感受它的样子。
如今再想起那段往事,心里竟生出几分感慨。
时间过得真快啊,一晃三十年过去了,我从青涩的年轻人变成了两鬓斑白的老人,当年坐地铁的窘迫与匆忙,也成了记忆里的一段旧时光。
而现在,听说家门口也通了地铁,我心里满是期待,像是孩子盼着过年一样,按捺不住的激动。
我开始在脑海里想象现代地铁的样子。
它会不会像电视里看到的那样,车厢宽敞明亮,座位整齐排列?会不会有清晰的路线图,再也不用担心坐错站?会不会有方便老人的扶手和座位,还有清晰的语音播报?一个个疑问在心里冒出来,也让我更加迫切地想亲自去体验一番。
回到家后,我特意找出手机,搜索青岛北站到胶州火车北站地铁的相关信息。
看着屏幕上显示的站点列表、运行时间,还有网友分享的车厢内部照片,我忍不住笑了起来。照片里的地铁车厢干净整洁,灯光柔和,窗外的风景飞速掠过,完全没有当年拥挤嘈杂的样子。
我还特意查了从家到地铁站的路线,步行只要十分钟,很方便。
晚上吃饭的时候,我对着自己的影子说起了这件事,心里满是兴奋:“家乡门口通地铁了,这周末我想去坐一次,好好感受感受现代地铁的魅力。”
影子笑着点头:“好啊,我陪你一起去,咱们也体验体验新时代的便利。”
躺在床上,我翻来覆去睡不着,满脑子都是周末坐地铁的场景。
我想象着自己走进宽敞的地铁站,看着自动售票机,学着年轻人的样子买票;想象着站在站台上,看着地铁缓缓驶来,车门打开的瞬间,一股清爽的风扑面而来;
想象着坐在地铁里,看着窗外的风景快速后退,耳边没有刺耳的噪音,只有轻柔的语音播报。
三十多年的时光,改变了太多东西,可那份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与期待,却从未改变。这周末,我一定要踏上那趟地铁,去感受现代交通的便捷与魅力,也去圆自己一个跨越了三十年的地铁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