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公司每年的年会(1/2)
我属马,一直觉得 “千里马需要伯乐” 这句话特别在理,就算我这匹 “马” 快要到退休的年纪,也还是盼着能有施展价值的地方,没有伯乐赏识固然可惜,但我更不甘心就此停下向前的脚步。
再说,通过这两年和罗站长的相处,我也摸透了他的脾气,他是个说一不二的人,做决定的时候很少会听别人的意见,就算下属提出不同想法,最后大多也还是按照他的思路来。
认清了这些,我就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必须按照自己的路走,不能因为别人的挽留就动摇。
罗站长对工作的 “细致” 有时候也让大家有点无奈,每次给我们分派完工作,不管是上午还是下午,他最少会骑着自行车来监督三次。
他那辆自行车已经有些年头了,车身掉了漆,有些零件也显得陈旧,可他每天都骑着它满厂转悠,就是不放心我们的工作。
这种频繁的监督举动,让新来的年轻人十分反感。之前听厂里一些老同事反映,有时候年轻人实在受不了,就会趁着罗站长不注意,把他的自行车藏起来,要么藏在仓库角落,要么藏在车间后面,就是不想让他骑着车到处转悠检查。
每次听到这些趣事,我都会忍不住哈哈大笑,毕竟我再过不久就要退休了,这些事情对我来说也就是听听乐子,没必要放在心上。
厂区里炉上的人停了炉之后,三个班也没闲着,各自都有对应的工作要做,全都是按照保养计划一步步推进,而且每个班都有锅炉专工负责安排具体任务,不用罗站长过多操心。
也正因为这样,罗站长平时的精力几乎都放在了我带领的这三四个人身上,我们的工作状态、任务完成情况,都是他重点关注的对象。
其实我心里早就有了退休后的打算:退休后想换个工作,一方面是不想让自己闲下来,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自己的写作提供更多素材。
我琢磨着,要么去干个保安,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观察不同人的生活状态;
要么就找个有技术含量的工作,毕竟我学了一辈子技术,之前在厂里总觉得没用到刀刃上,心里多少有点不甘心,也不想就这么不甘堕落,还想趁着身体还行,发挥点余热,让自己的技术能真正派上用场。
一想到退休后的生活,我就充满期待,那会是一种全新的开始,能让我跳出现在的圈子,去体验不一样的人生,也能为我的写作积累更多鲜活的素材,让我的晚年生活过得更有意义。
每年一进入六月,公司里就开始弥漫着一种既严肃又带着几分期待的氛围 —— 按照惯例,公司会在这个月挑选一个上午召开年会,下午组织大家集中学习,到了晚上,所有参会人员还能在公司食堂里热热闹闹地聚餐,这早已成为公司多年来雷打不动的安排。
可今年却有些不一样,直到临近六月末,大家才接到通知,年会定在了周五的下午召开。消息一传开,不少人心里都犯了嘀咕:以往都是上午开年会,今年怎么改到下午了?而且年会不都是年终开吗,为啥咱们公司偏偏选在六月?
其实,这一切都是由供暖单位特殊的工作性质决定的。
对于供暖公司来说,每年的四月五号是个重要的节点 —— 这一天,漫长的供暖季正式结束,所有供暖设备停止运行。
而停暖之后,并非意味着工作的清闲,相反,大量繁杂的工作才刚刚开始。整个冬季,供暖系统日夜不停运转,产生了海量的运行数据,比如各换热站的供回水温度、压力变化,管网的能耗数据,设备的运行时长与故障记录等等。
这些数据需要专业人员逐一整理、核对、分析,只有把这些数据精准统计出来,才能全面掌握整个供暖季的运行情况,找出工作中的亮点与不足。
除此之外,每个部门的负责人还要根据本部门一整个冬季的工作情况,撰写详细的工作总结。
总结里不仅要梳理过去一个供暖季完成的任务、取得的成绩,更要深入剖析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存在的短板,同时还要结合实际情况,规划好下一个供暖季度的工作打算,比如设备的检修计划、人员的培训安排、服务质量的提升方案等。
这些工作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通常要到六月才能全部完成,也正是因为如此,公司的年会才会定在六月召开,以便让各部门能带着完整的数据和成熟的计划参会,让年会更具实效性。
今年年会召开的那天,下午两点不到,参会人员就陆续来到了会议室。
放眼望去,现场堪称 “阵容整齐”—— 董事长身着笔挺的正装,神情沉稳;
总经理穿着干练的商务装,面带微笑;
生产部部长兼副总、工程部部长兼副总、综合办公室主任、服务中心负责人、财务部人员、物资供应部代表、生安科成员,还有各分公司负责人、供热站站长以及各换热站站长,所有人都统一着装,上身是印有 “良友” 厂徽的灰色上衣,下身搭配着黑蓝色的工作服,整齐的着装让整个会场都显得格外庄重。
会议室中央摆放着一张宽大的长圆形会议桌,桌子表面擦拭得一尘不染,参会人员按照职位和部门顺序依次落座,大家坐姿端正,眼神专注。
桌子正上方悬挂着一架投影仪,白色的幕布早已准备就绪,静静等待着会议的开始。下午两点整,年会准时拉开帷幕。
按照会议流程,首先由各部门部长代表本部门发言。生产部部长率先走上台,手里拿着厚厚的发言稿,结合投影仪上展示的数据图表,详细汇报了整个供暖季的生产运行情况,从设备的稳定运行时长到各项生产指标的完成情况,再到下一季度的生产计划,都讲解得条理清晰、一目了然。
紧接着,工程部部长、综合办公室主任、财务部负责人等也先后发言,每个人都围绕着本部门的核心工作展开,既有对过去的总结,也有对未来的规划。
在整个发言过程中,每一位参会者都听得格外认真,不少人手里拿着笔记本和笔,时不时低头记录下关键信息,会议室里只有发言者的声音和偶尔的写字声,显得格外安静 —— 原来,为了防止开会时出现杂音干扰,所有人都自觉地把手机调到了静音模式,这小小的举动,尽显大家对会议的尊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